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体检后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注射液100 U,每日1次,连用1周,第2周2 d 1次,第3周3 d 1次;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调整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及钙、磷、维生素的食物;体育锻炼、针灸按摩;口服仙灵骨葆3粒,2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密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3.17%,观察组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骨密度分别为(0.574±0.062)、(0.706±0.037)g/m2,观察组分别为(0.577±0.067)、(0.859±0.044)g/m2,治疗前后骨密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17、22.800,均P<0.05),治疗后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39,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幼保健》2017,(21)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74例PMO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7例。常规治疗组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和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替代疗法、服用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阿仑膦酸钠及鼻喷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止痛治疗等。综合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睡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睡眠影响因素量表为测评工具,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睡眠状况及用Logical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84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PSQI平均分为9. 56±2. 85。睡眠障碍者(PSQI≥8)50人(59. 52%); 59. 5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SDS测评41. 67%存在抑郁(SDS≥50),SDS与PSQI的各成份评分有密切关系,抑郁组患者PSQI各成分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0,P 0. 05);在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 00,P 0. 05)。生理病理疾病疼痛、睡眠习惯改变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欠佳,且抑郁、疼痛、睡眠习惯改变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影视,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病因复杂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以及其他一些细胞因子如促进骨吸收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和促进骨形成的转化生长因子(TGF)、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科2010年2月—2012年9月进行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80例,所有患者视病情用降颅压、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扳聚集和支持疗法等措施,同时给予积极的综合护理,包括休息指导、心理指导、康复指导与饮食指导。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上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发展很快。本文针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从诊疗方案的设计原则到具体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以松质骨变化为主,故常见脊椎和腕部骨折。其治疗的新进展包括:雌孕激素替代疗法(HRT)是指给绝经妇女补充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各种绝经后症状的一种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它是一类对骨脂肪代谢和脑组织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双磷酸盐类是一类骨转换抑制剂,对成骨和破骨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K,L通过调节骨纤维胶质降解而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应从儿童期、青春期、生育期及绝经前期进行预防,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坚持户外运动。绝经期妇女要早期补充雌激素,坚持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钙盐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万宁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值为(0.94±0.11)g/cm2,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82±0.08)g/cm2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值(0.84±0.08)g/cm2(t值分别为9.131、8.441,均P<0.05)。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8%(χ2=9.784,P<0.05);无效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χ2=8.561,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继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性疾病[1].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7%,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0%[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文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作了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6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基本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活动护理、出院指导、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 3个月后随访,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治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水平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护理 病房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病床应设床栏、护架,室内走廊禁止堆放杂物,地面防滑,病区照明良好,并嘱患者穿防滑鞋,以防摔跤。2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病因,防治方法等,使患者对骨质疏松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积极预防。平时播放音乐给患者听,组织患者看有益的书刊、杂志、电视等,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服他莫昔芬20mg/d,对照组服倍美力0.625mg/d+安宫黄体酮2.5mg/d,治疗并观察半年(本课题总疗程为1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行骨密度、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测定,并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腰椎(L2~4)、股骨颈(FN)及大转子(GT)、Ward's的骨密度均升高,两组疗效相近(P>0.05),BGP及ALP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子宫内膜增厚、乳房胀痛及阴道点状出血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他莫昔芬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对子宫内膜刺激轻,对乳腺组织无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超过60%,其中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联合骨关节护理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患者,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12月.结果:一般组和观察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其无护理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基础药物和骨关节护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廖凤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7):164-166
目的 探究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2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后,以护理模式的不同为分组依据,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跌倒风险评分为(52.21±4.35)分、观察组跌倒风险评分为(52.51±4.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跌倒风险评分为(39.96±5.11)分,低于常规组的(48.27±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不适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恢复,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绝经前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随访 ,以 10 98例子宫切除术后作为研究组 ,95 8例自然绝经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两组间发生各种症状的发病率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绝经前子宫切除组和自然绝经组有膀胱刺激症状者和老年性阴道炎者做膀胱镜检查及阴道涂片 ,对泌尿系统症状者单纯给予尼尔雌醇治疗。对子宫切除组发生精神抑郁症状者 (44 8例 ,占 4 0 .8% )分 A组、B组、C组进行治疗 ,A组用尼尔雌醇 2 mg/ 2 w,B组奋乃静 2 mg 3次 / d,C组尼尔雌醇 2 mg/ 2 w,另加用奋乃静 2 mg 3次 / d,分别于 4 w、 6 w、 8w观察比较。对 3组抑郁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转入第 2阶段治疗 ,A组加奋乃静 2 mg 3次 / d,B组尼尔雌醇 2 mg/ 2 w,3组均每晚加安定 5 mg。结果 :研究组发生更年期症状者为 6 1.75 %、性生活障碍者 4 1.99%、精神抑郁症状为 4 0 .8%。对膀胱刺激症状及老年性阴道炎者做膀胱镜及阴道涂片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0 .0 1。研究组发生泌尿系统症状者用药 4 w及 8w,与用药前比较 ,P<0 .0 1;对精神抑郁症状治疗后显效 +有效 ,C组较 A组、B组有比较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妇女生活质量不仅受更年期症状、性生活障碍、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