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的孕产妇1227例临床资料,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时根据北京市孕期高危因素初筛表分为初筛高危组、低危组,统计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危组早产(5.9%)、胎儿不良结局(23.8%)和难产(19.8%)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5%、18.3%、16.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年龄(37.1±0.8岁)、孕前体质指数(25.4±0.4 kg/m2)均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者(30.2±0.6岁、22.3±0.1kg/m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年龄≥35岁、孕前BMI异常是高危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BMI异常是高危妊娠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产期品管圈护理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收58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改善高危妊娠孕妇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分析开展前后孕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评估孕妇心理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结果对照组孕妇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8.63±5.68)和(46.28±6.25),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4.26±5.11)和(35.87±5.07)均低于50分,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850,8.640;P0.05)。研究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55.17%(X~2=9.758,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或孕妇死亡病例,研究组产后出血及早产病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新生儿1min Apgar和5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品管圈护理可降低高危妊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效缓解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高危妊娠孕妇与非高危妊娠孕妇间的剖宫产率及分娩时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发生的情况,探讨减少高危妊娠发生的对策.方法 将具有高危因素的1 183例孕妇,与同期的1 298例非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高危妊娠的可控制因素.结果 与非高危妊娠孕妇比较,年龄≥35岁、有妇科手术史的高危孕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χ2值分别为12.25和22.38,均P<0.01);人工流产≥2次和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较非高危孕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χ2值分别为76.83和42.05,均P<0.01);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孕妇较非高危孕妇更易发生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χ2值分别为4.61和6.63,均P<0.05);本次妊娠异常的孕妇较非高危孕妇更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χ2=10.18~68.06,均P<0.05).结论 减少人工流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生育等,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高龄孕妇异常心电图变化与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13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照年龄分组,其中65例(年龄≥35岁)高龄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65例(年龄<35岁)适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32.31%)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χ2=5.12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时观察组心律失常(26.15%)、ST-T改变(12.3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9.23%,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92和3.900,均P<0.05);在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比较,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9,P=0.028),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χ2=4.775,P=0.029)、早产率(χ2=4.188,P=0.041)及新生儿低体重率(χ2=4.306,P=0.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发生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异常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高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上需要关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晚期孕妇794例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将GBS阳性11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产检检测GBS为阴性的111例纳入对照组。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1)794例孕妇中,GBS阳性率为13.98%(111/794)。(2)两组年龄、孕次、孕周、产次、流产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为GBS带菌的危险因素。(3)两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的危险因素,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会增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故妊娠晚期对孕妇进行GBS筛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PE)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9月收治的55例双胎妊娠并发PE孕妇(110例新生儿)纳入PE组,双胎妊娠正常孕妇55例(110例新生儿)纳入非PE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并发PE的危险因素。结果:PE组孕前体质指数(BMI)(30.7±3.5 kg/m2)大于正常组(28.5±2.9 kg/m2),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单绒毛膜性双胎及贫血占比均高于正常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E组早产(65.5%)、产后出血(12.7%)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45.5%、1.8%);新生儿平均体重(2.4±0.4 kg)低于正常组(2.6±0.5 kg),低体重儿占比(58.2%)高于正常组(44.6%)(均P<0.05)。BMI≥24 kg/m2、ART受孕及单绒毛膜性均是导致双胎妊娠孕妇并发P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并发PE孕妇贫血及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就诊的300例妊娠晚期(28~41孕周)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将35岁及以下患者作为适龄组(150例),35岁以上患者作为高龄组(150例),所有孕妇均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统计分析两组妊娠结局,探讨高龄组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高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心律失常、ST段改变、低电压、电轴左偏、短P-R间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电图异常孕妇中,高龄组的流产死胎率、早产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电图正常孕妇中,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龄组早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高龄孕妇的器官老化及代偿能力的减弱,更易出现心电图异常现象,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及胎儿健康,使流产、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率升高,应密切关注高龄孕妇的心电图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河北省农村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自然流产、引产、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先天性畸形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全省11个市50个县中的191个乡镇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2002年7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早期妊娠的妇女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自妊娠早期至婴儿出生满1周岁。结果:随访孕妇总例数为24052,自然流产率3.5%、引产率1.5%、死产率为0.64%、早产率4.2%;新生儿死亡率6‰,孕妇死亡率0.1‰;该次调查发现56种共226例畸形儿,其中单发畸形32种(172例);多发畸形24种(54例),畸形儿总发生率为94.0/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4%,与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家族病史等有关,并有明显的地区差别。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河北省农村孕妇妊娠结局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在河北省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和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俏  陈术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80-1782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6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对照组(80例),研究组中高危孕妇58例、非高危孕妇22例,对照组中高危孕妇62例、非高危孕妇18例,研究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结合胎动计数进行监护,对照组同期进行常规产检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无负荷试验监测,分别统计两组无负荷试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预后和生产情况。结果:研究组NST异常检出率58.5%,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研究组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NS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5%和50.6%,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发生率分别为7.5%和6.3%,低于对照组的17.5%和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NST异常者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4.6%,研究组NST正常者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胎儿监护应用于高危妊娠,可减少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降低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多胎减胎后双胎妊娠和直接双胎妊娠的结局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IVF-ET治疗的12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为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观察组为IVF-ET多胎减胎后双胎妊娠,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早期流产4例(6.6%),晚期流产2例(3.3%),观察组早期流产7例(11.6%),晚期流产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7、1.211,P=0.033、0.016);对照组孕周为36周,早产率为46.7%,新生儿畸形1例,新生儿死亡11例。观察组孕周为35+5周,早产率为50.00%,无新生儿畸形和新生儿死亡。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产后出血2例,胎膜早破1例,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早产率要低于多胎减为双胎妊娠的早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惠州市孕妇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一、第二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健康保健的孕妇673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基线资料、焦虑、抑郁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673例孕妇中焦虑情绪发生率14.41%(97例),抑郁情绪发生率28.53%(192例),不良妊娠发生率18.42%(12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焦虑、抑郁与不良妊娠结局中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期感染、焦虑及抑郁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孕妇高龄(≥30岁,OR=1.465,P=0.014)、孕期感染(OR=1.684,P=0.000)、焦虑(OR=2.836,P=0.000)及抑郁(OR=1.542,P=0.001)是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惠州市孕妇妊娠期间普遍存在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不良妊娠结局,且孕妇高龄、孕期感染、低学历、焦虑及抑郁均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妊娠和自然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行ART助孕妊娠的早产孕妇223例和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早产孕妇5 6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RT妊娠早产孕妇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体重、Apgar评分、近期出生结局等情况。结果 ART早产孕妇中高龄产妇比例(单胎妊娠者39.8%,双胎妊娠者26.2%)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单胎妊娠者14.8%,双胎妊娠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早产者中双胎比例(58.3%)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9.55%),胎膜早破、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孕妇主要妊娠期并发症。ART早产组与自然妊娠早产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分别为单胎妊娠者64.5%,双胎妊娠者68.1%和单胎妊娠者57.1%,双胎妊娠者73.1%)、出生结局(以平安为主,分别为单胎妊娠者97.8%,双胎妊娠者95.4%和单胎妊娠者93.6%,双胎妊娠者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其中ART早产者的剖宫产率(单胎妊娠者79.6%,双胎妊娠者94.6%)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单胎妊娠者55.0%,双胎妊娠者79.7%),以双胎的剖宫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臀位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不良出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及早产儿出生结局与妊娠方式无关,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检24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和孕妇妊娠结局;同时比较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析40株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根据药敏测试结果分析GBS耐药机制。结果 240例晚期妊娠孕妇中,GBS阳性者40例,GBS阳性率为16.67%;GBS阳性孕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5.00%和37.50%,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组早产率,患者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GBS阳性孕妇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患者在羊水污染和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40株GBS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0%、70.00%、67.50%、17.50%、35.00%和60.00%。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5.00%。结论晚期妊娠孕妇感染GBS后可导致新生儿早产、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等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相应增加,应加强妊娠晚期GBS的防范工作,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感染要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原因,为孕产期管理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低龄组18例、适龄组139例和高龄组43例,比较3组不同年龄段孕妇的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妊娠年龄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高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均高于低龄组和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低龄组和适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00例孕妇中,合并糖尿病3例、心脏病8例、高血压5例、贫血25例、子宫肌瘤6例;并发糖尿病28例、子痫前期3例、羊水异常9例、胎盘前置4例、胎盘早剥1例、胎膜早破21例、产后出血2例;剖宫产65例、阴道分娩135例、早产11例、巨大儿12例、低体质量儿15例、围生儿死亡1例、胎儿窘迫13例、出生缺陷3例。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前置、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的高危因素(OR>1,P<0. 05)。结论高龄可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孕妇给予针对性妊娠期管理,及时干预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妊娠晚期35~37周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孕35~37周孕妇5 3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肛周和阴道拭子分泌物GBS-DNA,比较不同年龄段孕妇的带菌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5 361例中,GBS阳性227例,阳性率为4.2%;不同孕周以及不同产次孕妇GBS带菌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0岁的3个年龄组(<20岁、20~24岁、25~29岁组)B族链球菌感染率普遍高于大于30岁的两个年龄组(30~34岁、>34岁组)。阳性组孕妇中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剖宫产率显著提高,新生儿感染也高于阴性组。结论GBS造成了晚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广泛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门诊综合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孕期营养门诊进行规范化干预的148例GDM孕妇与127例在其他围产保健机构首次确诊为GDM的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确诊GDM孕妇干预组经2周规范化综合干预后,血糖控制正常120例(81.08%),对照组控制正常54例(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4例(2.70%),羊水过多1例(0.67%),早产5例(3.38%),胎膜早破1例(0.67%);对照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11例(7.0%),羊水过多7例(5.51%),早产13例(8.28%),胎膜早破9例(7.09%);干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6例(4.05%),胎儿宫内窘迫3例(2.03%),低出生体重4例(2.70%);对照组巨大儿16例(12.60%),胎儿宫内窘迫9例(7.09%),低出生体重9例(7.09%);干预组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规范化综合干预能明显控制GDM的血糖,降低发病率,改善围产期结局,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125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932-3933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妊娠经过及结局。方法:对125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平均年龄(31.23±5.18)岁,平均分娩孕周(35.26±2.55)周,平均住院天数(12.3±15.3)天,平均失血量(358.4±328.8)ml;新生儿Apgar评分≤3分11例(4.43%),4~7分15例(6.05%),>7分222例(89.52%);平均出生体重(2.53±0.97)kg,出生双顶径(8.66±0.53)cm,男、女婴性别比1:1.114;剖宫产96例(76.80%),阴道产29例(23.20%);妊娠并发症以早产、妊高病、贫血、胎膜早破多发。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分娩方式应结合孕周、胎方位、胎儿体重等因素;加强产前、产时监护,早期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合并症,增加孕周,防治早产,对改善双胎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35岁)妊娠晚期心电图(ECG)变化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妇产科产检和分娩的378例高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70例非高龄孕妇(35岁)作为对照组,均在妊娠晚期接受ECG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异常ECG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随访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短P-R间期、ST段压低、电轴左偏、导联低电压等异常ECG发生率,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以及房性早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窦性心动过缓、室内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发生率两组未见差异(P0.05)。两组ECG正常孕妇中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异常ECG孕妇中,观察组的流产、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在妊娠晚期异常ECG发生率较高,其流产、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适龄孕妇,应加强产前心电监护,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柏璐  白淑芳  卓娜  杨荣  赵丽莎  王欢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92-1495
目的调查西安市建档建册孕妇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并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某医院产科建档建册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危妊娠情况对建档建册孕妇进行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并跟踪妊娠结局,分析基本情况以及高危因素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建档建册孕妇6332名,其中1508例高危妊娠者,占29.97%。高危因素分布依次为异常妊娠史(43.63%)、妊娠高血压(33.69%)、年龄≥35岁(26.86%)、妊娠糖尿病(19.83%)、瘢痕子宫(13.59%)、产前出血(12.86%)、前置胎盘(8.55%)。6332名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52例,占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581)、孕前BMI≥28.0 kg/m2(OR=1.432)、异常妊娠史(OR=2.121)、产前出血(OR=1.464)、前置胎盘(OR=1.766)、高危妊娠因素数量(OR=2.667)和妊娠风险等级(OR=3.367)是建档建册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危妊娠相关因素是影响建档建册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健康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与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关系及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共342例,根据孕妇有无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及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高危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高危因素(OR=2.527,P0.05);高危组早产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胎、剖宫产、小于胎龄、胎儿窘迫、严重新生儿发病率及围生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早产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可能预示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并会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