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市芙蓉区居民死亡谱的特点,探讨主要死因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为今后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蒋庆琅法编制人口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对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率及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2014年芙蓉区居民的死因资料。结果 2014年长沙市芙蓉区报告粗死亡率为422.75/10万(2 234/528 441);平均期望寿命为79.54岁;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23 902.20人年,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0.70 a;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为82.55岁,造成损失寿命为3.01 a。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芙蓉区当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采用科学的综合防治策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芙蓉区居民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4年广西死因监测点数据,了解居民预期寿命及减寿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所患疾病进行死因编码,制作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对减寿人年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广西死因监测点居民预期寿命为78.29岁,男性低于女性,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去除前五位死因后预期寿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恶性肿瘤、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减寿人年数较高.结论 恶性肿瘤、伤害、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危害广西居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未来卫生战略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福建省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采用蒋庆琅的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福建省2017年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8.12岁;5岁儿童造成0.48岁的寿命损失,其中婴儿死亡损失0.19岁,幼儿(1~4岁)损失0.29岁;恶性肿瘤造成3.98岁的寿命损失,其余依次为脑血管病(1.87岁)、心脏病(1.69岁)、损伤和中毒(1.27岁)、呼吸系统疾病(0.96岁),这5种主要死因共造成9.77岁的寿命损失;2017年造成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其中肺癌(0.86岁)、肝癌(0.62岁)、胃癌(0.53岁)、食道癌(0.36岁)和结直肠癌(0.28岁),共导致2.65岁的寿命损失。结论福建省应进一步加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的防控,以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列车乘务员寿命水平、疾病特征及主要死因对寿命的损耗,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列车乘务员健康状况的因素,控制和预防其职业多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职业寿命表的方法研究其寿命水平,对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客运段的男、女性乘务员(共39553人年)进行了调查,以同期,同地居民为对照。结果 乘务员的职业人群寿命及其职业因素有关。其群体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当地居民,前3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5.
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宁波市城乡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和 2 0 0 1年宁波市城市居民慢性病调查数据 ,分析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 结果 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布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 ,城市高于农村。宁波市 35岁以上城市居民不健康寿命平均为 9.2 1岁 ,占期望寿命的比例各年龄组从 4 3.4 3%到 6 9.88%不等 ,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健康寿命女性均高于男性 ,平均高 3.0 8岁。 结论 健康寿命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结果 2012年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期望寿命76.13岁,男性73.44岁,女性79.15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最严重,对2类疾病去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可增加6.05岁、3.36岁,女性可增加7.27岁、4.57岁。循环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脑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3.37岁,女性居民损失3.23岁,呼吸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影响最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1.72岁,女性居民损失2.18岁。结论期望寿命的提高,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了解主要死因对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为75.76岁,男性和女性依次为73.41岁和78.43岁,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02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依次增加6.66、2.03、1.97、1.35和0.40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幅与全人群一致,女性期望寿命顺位与全人群略有差别,呼吸系统疾病居第2位。去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80岁、2.31岁、0.92岁、0.87岁。结论 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5年贵州省常住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制订卫生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资料,内容包括死亡率、构成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贵州省常住居民粗死亡率为586.1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59/10万;男性死亡率(693.88/10万)高于女性(473.24/10万)(U=47.73,P0.05);农村(636.05/10万)高于城市(502.96/10万)(U=85.16,P0.05)。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疾病(21.46%)、恶性肿瘤(16.07%)、心脏病(16.01%)、呼吸系统疾病(14.85%)和伤害(10.22%)。常住居民期望寿命为76.90岁,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大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伤害。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是贵州省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对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是提高贵州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居民死因顺位、减寿顺位居前列的死亡原因在城乡、性别的分布差异。方法利用2010年成都市死因监测资料,和成都市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采用直接标化法计算城乡、性别标化死亡率后,比较其差异。结果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减寿前5位、去死因期望寿命增加最多前5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以肺癌、肝癌、胃癌为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肝癌、胃癌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死亡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顺位和构成上农村和城市、男性和女性有差异。结论成都市居民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不同地区和性别人群应对不同的重点疾病采取的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庐江县七十年代中期(1974~1976年)和八十年代初期(1981~1983年)全死因寿命表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组主要死因对平均寿命的影响,并用寿命的差数和丧失寿命百分数来说明主要死因对庐江县居民的危害程度。庐江县居民七十年代中期男女性丧失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呼吸系病、传染病和结核病。八十年代初期丧失男女性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位次与前相似,唯传染病位次较前退后。两时期相比,各组死因丧失的寿命数,除循环系病较七十年代中期增加外,其余几组死因丧失的寿命数都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宁波市≥25岁居民高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使用宁波市2015年成人慢性病监测血清TC水平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ntable fration,PAF),采用2015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血清高TC相关疾病归因死亡人数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5年宁波市≥25岁居民血清TC水平为(4.92±0.97)mmol/L,男性血清TC水平(4.89±0.96)mmol/L低于女性(4.93±0.98)mmol/L,城市地区(4.91±0.95)mmol/L与农村地区(4.92±0.99)mmol/L居民血清TC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及地区居民血清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1 13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7%;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分别为771人和368人,PAF分别为33.25%和11.61%。血清高TC导致宁波市期望寿命损失0.27岁,女性0.29岁高于男性0.25岁,城市地区期望寿命损失与农村地区一致均为0.27岁。结论宁波市血清高TC水平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现况,分析各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南京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年南京市居民粗死亡率5.89‰,男性死亡率(6.54‰)高于女性(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期望寿命为82.17岁,男性为80.19岁,女性为84.28岁。居民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型。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其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别为8.62、4.12、1.70、0.92、0.51岁。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居居民减寿死因前3位。结论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慢性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影响南京地区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现况,分析各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南京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年南京市居民粗死亡率5.89‰,男性死亡率(6.54‰)高于女性(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期望寿命为82.17岁,男性为80.19岁,女性为84.28岁。居民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型。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其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别为8.62、4.12、1.70、0.92、0.51岁。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居居民减寿死因前3位。结论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慢性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影响南京地区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塘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方式、居民疾病谱及死因谱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的方法计算居民的期望寿命,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死因,为评价健康水平、卫生决策和疾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市居民死因的构成 ,对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病 )监测区内的 5万人群 1999年全死因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人口资料由江北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提供。全死因资料来自各级医院、市公安局、市卫生防疫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并经各居委会调查核实。死因分类按ICD - 9编码。结  果1 监测区 1999年按城市和农村统计 ,居民死亡情况见表 1。  表 1 监测区 1999年城乡死亡率比较区域调查人数死亡人数死亡率 (‰ )期望寿命 (岁 )城市 3 0 0 5 112 2 4 0 673 1农村 1968112 5 6 3 5 70 62 监测区 1999年城乡各病种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客观地评价了合肥市人口的健康水平。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合肥市2009年人口资料及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肥市2009年年平均总死亡率为3.73‰,其中男性死亡率为4.37‰,女性为3.05‰。全死因期望寿命为85.21岁,女性高于男性。城市期望寿命低于乡镇。对合肥市主要死因进行分析,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去除循环系统疾病后,男性期望寿命可提高10.85岁,女性可提高18.20岁。结论近年来合肥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死因谱发生了变化,影响人群期望寿命的主要死因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用去死因寿命表法就影响我县居民寿命的主要死因作一简要分析。资料与方法1.出生死亡资料:每月定期由村、乡、区逐级填报,县于当年6月和12月下旬组织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武汉市部分地区1986~1989年3441例死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年龄组中,男性居民死亡率大于女性;影响居民健康的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脑血管疾病及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已退居第六位;男性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1.04岁,女性为74.74岁,其中循环系疾病对寿命的影响最大,而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则主要威胁中壮年人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1-2003年(合并)天津市红桥区居民死亡资料为依据,编制全死因寿命表,并针对脑血管疾病死因编制去死因寿命表,以测量其对居民死亡概率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贵阳市4个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的政策措施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以及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的死亡率、死因顺位以及期望寿命和去主要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贵阳市2017年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报告死亡率564.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25/10万,其中男性报告死亡率656.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3.21/10万;女性报告死亡率为466.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8.50/10万。男女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66.25, P<0.05)。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的前5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112.83/10万)、脑血管病(105.85/10万)、心脏病(101.1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3.82/10万)以及损伤和中毒(41.56/10万)。2017年贵阳市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是77.96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5.38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88岁。男性在去除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12.47岁,女性可提高8.4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是目前贵阳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对贵阳市常住居民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5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