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陈伟  黄福光 《临床医学》2004,24(7):55-55
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检出颅外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2000年~2003年67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行高频超声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端微血管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高血压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Flow成像技术观察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手无名指末节指腹动脉和甲床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与3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与彩色及能量多普勒相比,E-Flow能更清晰地显示指端微血管的分布及走行,且随着病程的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腹动脉、甲床动脉PSV、EDV的测量值均减低(P<0.05),RI则升高(P<0.05).结论 指端微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作为衡量原发性高血压外周阻力变化的指标.E-Flow成像技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对指端微血管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三维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拇指动脉血流,评估T2DM患者外周微小动脉血流的特点。方法 本研究根据T2DM的病程,将所有患者分为T2DM组1(病程≤5年;n=47)与组2(病程>5年;n=45)两组,46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三维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技术的流速-血管深度频谱图模式,测定拇指动脉内径及拇指动脉频谱图收缩期瞬时最大血流面积(Aflow)。并且测定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 所有T2DM患者拇指动脉血管内径均较对照组缩小[正常人拇指动脉血管内径平均为(2.11± 0.19)mm,T2DM组1平均为(1.71±0.21)mm,T2DM组2平均为(1.59± 0.25)mm,P<0.001];T2DM两组患者的拇指动脉Aflo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T2DM组1平均为(61.35±10.66)mm2/s,T2DM组2平均为(46.50±6.59)mm2/s,对照组平均为(75.32±11.97)mm2/s,P<0.001]。而且T2DM组2的拇指动脉Aflow较T2DM组1更为减低(P<0.001)。结论 三维多普勒超声技术所测拇指动脉内径与相关血流参数,可应用于临床观测T2DM患者外周微小血管的损伤度,为观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创伤性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糖尿病的肾脏损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临床确诊的巨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检测,发现NIDDM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半无明显症状体征,在没有出现蛋白尿之前其肾脏结构和肾动脉血流速度已出现明显的变化,血流速度(Vs)变慢,阻力指数(RI)增高,有关参数与对照组(50例经各种临床检验正常的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这种技术是评价NIDDM患者肾脏损害的最理想方法之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变化.方法 对T2DM组包括患者37例,正常对照组42名,以常规二维超声测量桡动脉收缩期内径(Ds)和舒张期内径(Dd);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受试者桡动脉内血液与血管壁的应变比值(B/A),并将上述两组受试者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桡动脉的应变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桡动脉舒张期内径及收缩期内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评价T2DM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弹性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常乳腺、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导管内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的微血管生长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能量多普勒(PDI)、实时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VI)技术检测20例正常乳腺、20例单纯增生、20例非典型增生(AH)、20例导管内原位癌、30例浸润性导管癌微血管数目、形态及分布特征,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随病程演进,MVD增加,PDI血流分级增高,MVI显示血管数目增多,由病灶周边进展为病灶内扩张、扭曲的血管出现,紊乱的血管网形成,但在病程初期改变不明显,显著变化始于AH阶段.结论 PDI、超声造影MVI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微血管生长变化规律,是用于高危人群监测随访无创而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应变率成像(SRI)测定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的位移(d)、应变(ST)、应变率(SR)等参数,观察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弹性的变化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糖尿病腹主动脉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单发斑块组各30例,另选30名体检正常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RI技术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膈下3 cm腹主动脉的前壁及后壁上,获取同步的d、ST和SR曲线,分别测量每个位点的最大d、最大ST以及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应变率峰值(SRs、Sre、Sra),并计算腹主动脉测量位点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中内膜正常组腹主动脉后壁d、ST、PWV分别为(0.80±0.39)mm、(1.71±0.98)%、(9.19±1.52)m/s,内膜增厚组后壁d、ST、PWV分别为(0.78±0.76)mm、(1.53±0.94)%、(9.61±2.78)m/s,单发斑块组后壁d、ST、PWV分别为(0.53±0.43)mm、(1.21±1.01)%、(9.76±2.38)m/s,健康对照组的后壁d、ST、PWV分别为(0.97±0.26)mm、(2.54±1.06)%、(6.53±1.87)m/s,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或F=13.20、14.02,P均<0.01).其中内膜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5);内膜增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ST、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4.77、5.71,P均<0.05);单发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ST、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3.41、3.90,P均<0.05).2型糖尿病组3组后壁d、ST与健康对照组后壁比较均有所下降,PWV明显增大.2型糖尿病内膜正常组后壁SRs、Sre、Sra的绝对值分别为(0.44±0.39)s-1、(0.27±0.29)s-1、(0.22±0.14)s-1,内膜增厚组后壁SRs、Sre、Sra的绝对值分别为(0.31±0.26)s-1、(0.21±0.12)s-1、(0.24±0.37)s-1,单发斑块组后壁绝对值分别为(0.27±0.25)s-1、(0.21±0.16)s-1、(0.22±0.31)s-1,健康对照组后壁的分别为(1.26±0.41)s-1、(1.10±0.19)s-1、(1.01±0.28)s-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6、61.32或F=184.70,P均<0.01).内膜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3、6.90、6.03,P均<0.05);内膜增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7、6.37、5.21,P均<0.05);单发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0、5.21、6.07,P均<0.05).3组SRs、Sre、Sra的绝对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其中SRs绝对值以单发斑块组减低最大.结论超声应变率成像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弹性早期改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异常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T2DM)以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上肢主要神经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T2DM患者分为:A组(T2DM合并DPN组,30例);B组(T2DM不合并DPN组,30例)。另选取3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内部回声及结构,测量并比较三组神经的长径(D1)、宽径(D2)及横截面积(CSA)。结果:C组三支神经横切面为高回声,间以细小低回声,呈网格样改变;纵切面见被条状高回声断续分隔的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A组三支神经内部回声均明显减低,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消失,D1、D2、CSA较B组和C组增大(P均<0.05);B组仅腕管、肘部尺神经管、Guyon管处神经回声略减低,D1、D2、CSA较C组增大(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DPN患者上肢主要神经的内部回声及管径的异常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3个月,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径、血流频谱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服用罗格列酮3个月后,各组数值前后对照,其IM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频谱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IMT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AI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1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T2DM未合并MA患者组(49例)和T2DM合并MA患者组(42例),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右侧颈总动脉弹性硬度系数比值(B/A值),并对两组B/A值及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合并MA患者组B/A值高于T2DM未合并MA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B/A值与血肌酐(CREA)、UAE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呈正相关(r=0.266,P<0.05;r=0.426,P<0.05;r=0.405,P<0.05);T2DM合并MA患者组餐后2h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CREA、UAER、HbA1c高于T2DM未合并MA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快捷地检测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变化,从而指导临床医师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指端微循环血流状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9名正常人的右手中指甲床内微血管网进行分析,记录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三者的达峰时间,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甲床内微血管显示欠清,连续性差;正常人右手中指甲床内微血管呈网状分布,清晰连续.②糖尿病组VI、FI、VF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三者的达峰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均<0.05).③糖尿病患者的VI、FI、VFI与其病程呈负相关(r=-0.71、-0.74、-0.70,P均<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指端末梢血流灌注,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定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部肌肉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6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56例,为T2DM伴DPN患者,B组50例,为T2DM不伴DPN患者;另选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受试者非优势足趾短伸肌(EDB)和第一、二跖趾间肌群(MIL),测量EDB横径、厚度和横截面积以及MIL厚度。结果 A组EDB横径、厚度和横截面积及MIL厚度均显著小于B组和C组(P均<0.01);B组EDB横径和横截面积及MIL厚度显著小于C组(P均<0.01)。结论高频超声技术能够客观评价T2DM及合并DPN患者足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膀胱异常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T2DM女性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病程>10年;B组,30例,病程≤10年。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采用超声诊断仪分别测量膀胱排空后、适度充盈时的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量适度充盈时膀胱壁厚度、逼尿肌厚度(DWT),计算膀胱残余尿量(PRV)、膀胱重量(UEBW)。对3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PRV、DWT、UEBW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间年龄、BMI、PR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DWT明显大于B组、C组(P均<0.05),B组和C组间D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UEBW均明显大于C组(P均<0.05),且A组UEBW大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可无创、准确地评价女性T2DM患者膀胱的异常改变,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X-Strain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动脉应变参数,探讨动脉管壁形变功能改变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T2DM组88例,正常对照组44例,应用Xstrain技术检测股总动脉应变参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应变参数与生化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股动脉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变参数与各测量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且应变和应变率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管最大内径(Ds)、全血黏度(η)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最大血流速度(Vmax)、剪切力(τ)呈正相关;GHb、TG、HDL对应变(S)的影响显著(P<0.05), TG及τ对应变率(SR)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T2DM患者下肢动脉应变及应变率明显减低;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糖及GHb超标,血脂水平异常,血黏度高,血流剪切力低等因素密切相关。GHb、TG、HDL为应变的独立影响因素,TG及τ为应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下股动脉壁弹性的价值。 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T2DM患者64例,其中34例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30例股动脉IMT≥1.0 mm,同时选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高频超声观察股动脉结构并测量股动脉IMT,应用脉冲多普勒(PW)技术测量股动脉血流频谱。使用血压机阻断股动脉远端血流后,应用PW及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测得股动脉后壁组织运动曲线,测量第一、二峰持续时间。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IMT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分别比较3组受试者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下股动脉后壁组织运动曲线第一、二峰持续时间差异。 结果健康对照组受试者、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IMT分别为(0.80±0.09)、(0.82±0.08)、(1.26±0.19)mm。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0),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IMT大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8,P=0.00)。3组受试者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前股动脉血流频谱均为一高二低三相波型,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后股动脉血流频谱也均为二高二低四相波型。股动脉远端血流阻断下,健康对照组受试者、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T2DM股动脉IMT≥1.0 mm组患者股动脉后壁组织运动曲线第一峰持续时间分别为(220.77±59.07)、(250.96±42.62)、(246.55±52.41)ms,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258,P=0.196);第二峰持续时间分别为(209.18±42.99)、(272.27±39.98)、(344.71±43.96)ms,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4.150,P=0.000)。 结论股动脉后壁组织运动曲线第二峰持续时间可作为T2DM患者股动脉壁IMT改变前评价股动脉弹性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扫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患病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灌注参数,初步探讨其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病时间分为3组, A组13例,病程1~5年,B组16例,病程6~10年,C组25例,病程>10年,行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检查,测量胰腺头、颈、体和尾部实质的径线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各组内胰腺不同部位(头、颈、体和尾部)比较,灌注参数(BV、BF、MTT、PS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组与B、C组比较,胰腺头、体部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胰腺颈部MTT、BF及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与C组比较,胰腺体、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胰腺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胰腺CT灌注成像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