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热酚法从登革2 型病毒43 株(D2 43) 感染的C6/36 细胞中提取了病毒RNA,以病毒RNA 为模板,进行D2 43 株NS3 基因cDNA 片段的反转录 PCR 扩增,片段长度为1176 bp。将扩增的cDNA 片段克隆到T 载体pBluescript ksⅡ( + ) 中。通过双脱氧法测定了cDNA片段序列,与国际标准株NGC株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2.
一种直接高效克隆PCR产物的载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uescript经EcoR V酶切后,在Taq酶作用下加入dTTP使其3’端加上碱基“T”而成为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载体。用此载体直接与PCR产物连接进行克隆。克隆效率比采用平端载体克隆的效率提高约50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重组FAS抗原,用于抗体制备及进一步的功能分析。方法:用PCR技术从完整的FAScDNA克隆上扩增其编码胞外区的部分,将PCR产物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DNA序列分析证实序列完全正确;用EcoRⅠ和SalⅠ将FAS胞外区片段切出,定向克隆到经同样酶切处理的pGEX-KG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经优化IPTG的诱导条件,获得了FAS胞外区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融合蛋白高效表达;用亲合层析法从细菌粗提物中纯化了GST-FAS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抗FAS抗体。结果:用重组FAS为免疫原制备的抗体能诱导U937细胞产生细胞凋亡。结论:重组FAS抗原和制备的抗体能用于对FAS系统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pUC18/E-选择素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得到可溶性E-选择素cDNA基因,将此基础插入到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SA1175的Sma I位点,构建了正向表达质粒pJSA1175.可溶性E-选择素,采用脂质供共转染的方法,将上述质粒转染TK^-143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了(1-174个氨基酸的)人血小板生成素cDNA,并将其克隆到pGEX-1λT载体中,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质粒。重组子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表达产物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表明重组子含有正确的(1-174氨基酸)TPOcDNA片段;表达产物经SDS-PAGE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完整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BV220 PRPL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BV-HCV;转化大肠杆菌后,以非融合蛋白方式表达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此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0kDa,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11%;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此蛋白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于pBV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MutS基因并构建高效表达菌株,为建立DNA错配突变检测系统和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检测等打下重要的基础。方法与结果: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从E.coli基因组中扩增得到MutS基因(2.6kb),克隆在pGEM-T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载体pGEM-T/MutS,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与Genbank的MutS一致。然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上,构建了重组菌株DH5α/pBV220-MutS,42℃热诱导表达MutS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97×103左右处出现一条表达量高达30%以上的表达蛋白带,而对照菌株表达量很低。将重组质粒pBV220-MutS转化到MutS缺陷菌株ES1301互补了该菌株MutS的缺陷,使其链霉素、利福平抗性(Strr,Rifr)的突变频率分别降低99%、96%。结论:克隆得到MutS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MutS蛋白在菌体内具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PCR技术在鉴定阳性重组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PCR技术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中国人γ-干扰素(hIFN-γ)cDNA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中快速鉴定阳性重组子的方法。经PCR扩增鉴定为阳性的重组子,提取质粒DNA经重组位点相应的DNA内切酶双酶切鉴定表明,全部含有插入片段。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得到人GM-CSF基因片段后,通过重组插入pBV220载体质粒的EcoRⅠ、BamHⅠ之间,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hGM91。借助计算机分析,优化了构建质粒的转译起始区,采取定点诱变以消除SD序列和ATG区的强二级结构,提高了表达水平。将GM-CSF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文献报导完全一致,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天然氨基酸序列一致。将带有表达质粒phGM91的DH5α菌在42℃诱导,表达了预期的15KD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并探讨了不同菌株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用MTT法测定所表达的GM-CSF生物活性,比活性可达到1×10~7IU/mg,表明所表达的GM-CSF具有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鼠内皮抑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抑瘤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T-PCR法从小鼠肝细胞扩增出Endostatin基因,重组人pUC19质粒。经测序后,将片段重且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H并用温度诱导表达。将表达的蛋白经纯化及复性后直接注入大鼠C6胶质瘤模型内,检测其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小鼠肝组织中成功扩增到Endowstatin基因,测序与报道列一致重组进一致。重组进PDH后经温度诱导表达,在SDS-PAGE电泳上得到一条新的蛋白表达带,分子  相似文献   

11.
获得得重组FAS抗原,用于抗体制备及进一步的功能分析,方法用PCR技术从完整的FAScDNA克隆上扩增其编码胞外区的部分,将PCR产物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DNA序列分析证实序列完全正确;用EcoRⅠ和SalⅠ将FAS胞外区片段切出,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 AMIN^TM介导转梁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  相似文献   

1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K562细胞系中扩增出bcr/ab1融合区253bpDNA片段,经反复连接与克隆,得到含同方向串联的2、3和4个拷贝的该融合基因片段的克隆载体pUCs。这些片段分别反向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neo。DNA序列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菌落原位杂交证实:不同拷贝数的bcr/ab1融合区基因片段已反向插入pDORneo。利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导入K562细胞系后,观察到转染细胞的增殖明显被抑制  相似文献   

14.
用限制性内切酶KpnI和EcoRV分别处理双标记基因质粒(pSVneo-gpt)DNA,在gpt基因序列上产生双链断裂,然后将其导入CHO细胞中,研究受损基因在细胞中的修复忠实性。结果显示由EcoRV产生的平齐末端DNA双链断裂在细胞中的修复忠实性高于由KpnI酶产生的粘性末端DNA双链断裂。还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了部分转化克隆中酶切gpt序列的重接.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抽提法从孵育至12天的鸡胚视叶顶盖中提取RNA。choepfer报道的序列设计引物,引物的5端添加EcoRI和XbaI酶切位点。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1.48kb长的CDNA片段,用EcoRI和XbaI酶切CDNA后插入质粒PUC19。测序采用Sanger双氧终止法,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将β基因克隆入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中,宿主菌经42℃诱导,经SD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AMINTM介导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G2/M期DNA含量降低,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平均直径(0.54±0.13)cm,明显小于对照组(1.51±0.11)cm。结果表明,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泌抗HIVp2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核心抗朱p24全部氨基酸序列的重组蛋白pG1免疫小鼠,用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地建立了5株分泌抗HIVp24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5株McAb与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丙肝C区,NS-3区抗原不发生交叉反应,而与重组p24抗原产生特异反应,本组单抗的研制成功为建立检测HIVp24抗原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编码人hIL-15的cDNA并大肠杆菌中克隆与表达,方法:采用PHA刺激人外周血白细胞提取mRNA,并利用RT-PCR方法获得hIL-15的cDNA将其定向插入PUC19载体中,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hIL-15的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以pBV220为表达载体构建并筛选出重组于pBVhIL-15;重组子转化E.coliDH5α菌株,经42℃诱导表达。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的hIL  相似文献   

19.
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hEGF)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免疫性皮肤病及创面组织修复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外源性基因在真核系统中表达的机理有了进一步了解〔1〕。为了进行hEGF基因的真核表达及表皮组织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我们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了hEGF及其信号肽基因,并选用pBKCMV穿梭质粒构建了hEG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1 材料和方法1.1 主要试剂限制性内切酶NheⅠ、EcoRⅠ、HindⅢ及T4D…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生长因子(thrombopoietin,TPO)是一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造血生长因子,它刺激造血祖细胞向巨核细胞的分化及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该实验从6月龄人胚肝脏中分离RNA,经逆转录PCR等步骤克隆出了TPO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将TPOcDNA亚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瞬时表达载体pCMV4,形成了重组表达质粒pCMV4/TPO。以该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可测到TPO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