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39-5339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口传统缝合法与改良缝合法在产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行会阴侧切术的1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4例和对照组98例,对其切口缝合对照组用传统法,实验组用改良法,比较两组会阴部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缝合法优于传统缝合法。结论会阴侧切口缝合改良法更有利于产妇产后会阴部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夏雪荣 《全科护理》2011,(16):1463-1463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改良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3例入院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50例,实验组胎头着冠时采取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改良法配合会阴局部和正中麻醉,缝合时不实施麻醉;对照组仅在需要会阴侧切时给予传统阴部神经加会阴局部和正中麻醉,会阴裂伤者缝合前用浸麻醉药的纱布湿润。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度及产妇镇痛效果和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产妇会阴切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会阴裂伤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镇痛效果和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采用双侧阴部阻滞麻醉改良法可降低会阴裂伤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提高产妇分娩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目的在于防止会阴造成的分娩阻滞,以及自然分娩或手术助产所引起的严重会阴损伤。传统的缝合方法(下称常规缝合)术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1990年11月~1996年11月我院采用内8字全层会阴侧切缝合术(下称新法缝合),临床应用426例,收到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行会阴侧切时采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而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肿胀和愈合情况.结果 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麻醉组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会阴肿胀、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时镇痛起效快、效果可靠,母婴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麻醉在会阴切开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时不同麻醉方式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组(阻滞组)和局部组织浸润麻醉组(浸润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缝合时间、第四产程出血量及产后72h活动的情况.结果 浸润组在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出血量及产后的活动方面均优于阻滞组.结论 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作阴部浸润麻醉有效减轻了产妇的切口疼痛,缩短缝合时间,减少第四产程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会阴侧切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侧切缝合方式不同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会阴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行常规传统会阴侧切缝合,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切口所用缝合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缝合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缝合时间短,切口疼痛轻,肠线反应轻,局部瘢痕形成减少,切口愈合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4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丝线全层缝合,对照组采用分层缝合,对两组产妇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愈合、缝线反应、瘢痕及硬结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伤口愈合、缝线反应、瘢痕及硬结形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全层缝合方法可缩短缝合时间短、降低切口感染率、减少并发症,效果明显明优于分层缝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切口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行传统会阴侧切术,研究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及切口VAS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缝合方法(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愈合方面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产房行会阴侧切缝合的200例产妇,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改良缝合方法;对照组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费用、切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费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线头反应,无需拆线,切口甲级愈合、疼痛程度、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术后疼痛轻,不需拆线,切口外形美观,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会阴切口观察组用改良连续缝合法、对照组用传统缝合法。比较2组缝合时间、切口疼痛、线结反应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为(11±2)min,对照组为(19±2)min;观察组切口疼痛0级9例、Ⅰ级69例、Ⅱ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45例、30例;观察组线结反应0度75例、切口甲级愈合78例,对照组线结反应0度33例、切口甲级愈合71例,经比较P均0.05。结论会阴切口用改良连续缝合,缝合时间短、切口反应轻、愈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以下简称改良组)与腹壁竖切口丝线间断缝合(以下简称传统组)对腹壁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2006-01-2009-01在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行剖腹手术包括剖宫产,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多次剖腹手术史的患者共4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腹壁切口美容缝合及腹壁切口丝线间断缝合各200例.观察两组患者缝合皮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P均<0.01),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较腹壁竖切口丝线间断缝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腹壁切口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良平产会阴侧切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改良的平产会阴侧切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 2 6 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130例。观察组根据胎儿体重及会阴体长度自会阴后联合中线或会阴 5点左右处作为切口起点 ,采取 15~ 4 0度 ,2~ 4cm长的左斜侧切法。切开时于切口部位行浸润麻醉 ,缝合皮下组织及肌层时行沿切口两侧内缘放射状浸润麻醉 ,缝皮时将麻药喷洒于切口分次麻醉。对照组以会阴后联线中点作为切口起点 ,≥ 4 5度 ,4~ 5cm长的左斜侧切法 ,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 ,72h活动程度 ,切口甲级愈合率 ,4 2d的切口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产后 72h活动程度 ,切口甲级愈合率 ,产后 4 2d随访产妇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0 1,P <0 0 0 5 )。结论 :改良的平产会阴侧切手术切口及麻醉方法符合生理要求 ,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  相似文献   

15.
廖晓琼  虞慧君  陈瑶 《护理学报》2009,16(17):47-48
目的 观察局部组织浸润追加麻醉术应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拟阴道顺产,需行会阴侧切的2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抽取100例为局部组织浸润追加麻醉组(观察组),另100例为传统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组织浸润麻醉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缝合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组织浸润追加麻醉法镇痛效果满意,操作简便易行,产妇疼痛减轻,是一种较理想的会阴侧切麻醉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术中出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会阴侧切术,观察组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切口愈合程度、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能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切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郭权  刘贵鹏 《华西医学》2015,(3):473-476
目的针对腹壁切口是否缝合皮下脂肪层展开临床研究,探讨皮下无结腹壁缝合法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缝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3年5月210例各种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皮下无结法缝合患者111例,通过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层缝合方法的改进,实现皮下脂肪层无线结;传统方法缝合患者99例;对照分析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皮下无结法缝合组1例(0.90%)发生脂肪液化,传统缝合组有7例(7.07%)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两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49);经过局部及时的处理,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术后(15.1±4.7)d愈合,随访2个月,两组无切口并发症发生。结论皮下无结法操作简单,易实施,结果确切,皮下脂肪层不缝合完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会阴侧切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200例。采用快薇乔线连续皮内缘缝合切口;②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并对两组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快薇乔线连续皮内缘缝合明显优于传统的丝线间断缝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会阴短侧切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俊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46-8346
目的探讨缩短会阴侧切口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要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短会阴侧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缝合时间,术后局部疼痛时间(h),伤口愈合时间(h)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短会阴侧切术出血少、缝合简单快捷、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短会阴侧切出血少,缝合简单快捷,愈合快、无需拆线,能有效减轻切口的疼痛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及诸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菌薇乔线缝合会阴侧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22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口的产妇分成抗菌薇乔线缝合组和铬制肠线加丝线缝合组各110例,分娩后分别予抗菌薇乔线、铬制肠钱加丝线缝合切口,对两组术后切口愈合和切口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抗菌薇乔线缝合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铬制肠线加丝线缝合组(P<0.05),而术后切口疼痛明显轻于后者(P<0.05).结论 抗菌薇乔线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效果明显优于铬制肠线加丝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