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基与胆色素类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正> 胆色素结石在我国较为多见,其形成机理目前尚无公认学说。一般认为胆色素结石分为胆红素钙石及黑色石两类。本文就近年关于两类胆色素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色素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薇  唐乾利 《医学综述》2008,14(9):1351-1353
胆色素结石是中国常见的一类胆管结石,确切的成石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较公认的有以下几点:①细菌和寄生虫感染;②胆管梗阻、胆管狭窄与胆汁淤积;③肝细胞的代谢与胆汁成分的改变。当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肝细胞的代谢与胆汁成分的改变促进结石的形成,以及基因研究方面。文章对近年来有关胆色素结石的成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作用应用流体力学理论,曾于1983年7月18日首次成功地创制出体外人工胆固醇结石。此后,他们又应用同样的理论、方法,在同样的胆汁射流条件下,仅改变胆汁的组成成份(提高胆色素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在牛新鲜胆汁中,又成功地制造出胆色素结石。实验75次,成功58次,成功率77.3%。但色素结石与胆固醇结石在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相同之处:①形成的流体力学机理相同;②经过蛋白珠而形成的过  相似文献   

5.
胆色素结石与肠屏障关系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SD  Su Y  Fan Y  Jin JZ  Zha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98-1502
目的 探讨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豚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20只、成石组(PS)30只、肠黏膜保护组(GLN)30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胆色素结石致石饮食、添加肠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的致石饮食,饲养8周建立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检测并比较各组胆结石成石率、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尿甘露醇/乳果糖排泄率、腹腔淋巴结细菌移位和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β-G酶)活性.临床病例59例,分为对照组、胆同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DAO、血浆内毒素.另选临床病例130例,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结石组、胆色素结石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尿99mTc-DTPA排泄率.结果 豚鼠模型中,成石组成石率为73.9%,与正常组相比,成石组血浆DAO、血浆内毒素水平、尿甘露醇/乳果糖排泄率、腹腔淋巴结细菌阳性率和内、外源性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高.肠黏膜保护组成石率下降至44.4%,除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外其余各指标均较成石组降低.临床实验中,结石组患者血浆DAO、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胆色素结石组患者尿99mTc-DTPA排泄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物模型中胆色素结石豚鼠和临床实验中胆结石患者均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异常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肠屏障功能异常可能通过细菌移位机制在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石症是胆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出土的古尸中曾发现过胆系结石[1].目前西医疗效尚不满意,表现为手术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高,手术并发症和再手术率较高.因此,研究其病因及发病规律.对于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胆汁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及其与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丛  沈韬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9):544-546
为了研究活性氧自由基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维生素E,C预防结石的机理,采用以胆总管不全狭窄的方法制备的豚鼠胆色素结石动物模型进行了观察。手术结扎致胆总管狭窄1周后的豚鼠其胆色素结石成石率(14/16),明显高于在胆管狭窄基础上,又腹腔注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用药组(5/14)和对照组(0/15)(均P<0.01);而胆汁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却显著低于后两组(均P<0.05);狭窄组和用...  相似文献   

8.
饮食与结石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主食植物蛋白,缺乏磷酸盐,易发生膀胱结石;偏食动物蛋白,发生尿酸结石的可能性大……因此,可根据结石成份适当调节饮食来加以防治。草酸钙结石——避免高钙饮食,如牛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常见和难于治疗的胆管结石主要是胆色素类结石。斋藤达雄曾将此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在体外保温后形成沉淀,与同一患者的结石用化学定量分析、纸上电泳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沉淀与胆石极其相似。因此认为这种沉淀可能是结石形成的第一步。以后,槙哲夫等用这种沉淀来研究由  相似文献   

10.
无菌豚鼠胆囊结石诱发率很高。胆囊结石和胆囊胆汁成份分析表明,无菌豚鼠胆囊内产生的结石为色素型结石,其胆汁特征与人色素型结石类同,提示无菌豚鼠可作为研究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一、胆色素类结石的成分和结构我们曾依次用乙醚、盐酸、氯仿、乙醇溶解胆石,取溶液作胆固醇、无机盐、胆色素的定量分析。结果说明我国常见的胆管结石为胆色素类结石;这类结石在乙醚-氯仿-乙醇中的不溶物占干重的一半以上。为认识不溶物,1963~1965年间,我们又将胆石切片经如上处理后行 PAS 染色。在胆红素被溶去的地方出现对 PAS 染色法呈阳性反应的物质,说明含有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针对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选择高效药物,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消坚化软,溶石排石。  相似文献   

14.
史树毅  关文曾 《吉林医学》2000,21(3):135-136
目的 :我们通过结扎犬胆总管 ,制成胆总管不全梗阻的动物模型 ,以探讨自由基在胆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 0只成年雄犬随机分成三组 ,对照组 (C) ,手术组 (S) ,药物组 (M) ;第一次手术结扎胆总管 ,术后 M组用含维生素 E、维生素 C的食物喂养 ,其他组普通饮食。 14d后 2次手术 ,分别检测成石率、胆囊容积、胆总管直径 ,比较胆汁成份及测定糖蛋白 (GRMP)含量 ,观察各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脂质 (L PO)的变化 ,测定胆汁及胆泥中自由基信号 (EPR) ,同时对每只犬术前及术后胆汁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鉴定。结果 :与胆色素结石 (PS)形成有关的 U CB、Ca 两项指标 ,S组及 M组明显高于 C组 ,而 M组成石率却低于 S组。且检测与自由基相关的 SOD、L PO及 EPR等指标。结论 :在胆色素结石形成中有自由基的参与 ,并且证明自由基清除剂在抑制胆色素结石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喜春  黄大鹤 《吉林医学》1992,13(3):148-149
本文以豚鼠为实验对象,观察 VitE 对低蛋白饮食诱发的胆色素结石形成的预防作用.实验结果表明,VitE 可以减轻低蛋白饮食诱发的肝脏和胆囊粘膜的慢性炎症改变,降低成石率.对豚鼠的血浆和胆汁中的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脂类的分析结果表明,VitE 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是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胆汁中的胆汁酸实现的.推测是 VitE 抑制了肝脏 HMG—CoA 还原酶和增强了胆固醇7α—羟化酶活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360例胆色素结石高危因素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胆色素结石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 1 980~ 2 0 0 0年收治的 1 360例胆红素结石病人的前驱性疾病。结果 溶血性疾病、胆道感染、上腹部手术史为胆色素结石的三大前驱性疾病 ;此外 ,胆道蛔虫、肝吸虫病、肝炎、胆道狭窄亦是引起胆色素结石的重要因素 ;部分病人有一定的遗传性倾向 ;5 .2 1 %的病人未能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绝大多数胆色素结石有明确的前驱性疾病。改善生活习惯 ,防治胆道感染是减少胆色素结石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广泛性的肝、胆管内多发性结石尤其如此。近年来国内外曾采用多种药物进行灌注溶石,但有的付作用大难以耐受,有的效果不肯定,尤其对胆色素结石尚少有成功的报道。1973年以来我们根据我国肝、胆管结石大多含有胆红素、胆固醇、钙以及基质等多种成分的特点,经过摸索、对比配制成对机体无害而有效地溶解胆色素结石的复方胆汁酸溶液(含2%EDTA。2Na及1%~2%鹅去氧胆酸或猪胆汁酸、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辨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胆色素结石抗炎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胆色素结石的抗炎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给大鼠腹腔注射94mg/kg胆色素结石或牛黄混悬液均可抑制其角叉菜胶性足肿胀(P<0.01)和组胺性染料渗出(P<0.01),每天腹腔注射94mg/kg胆色素结石混悬液,连用6d,则有抑制大鼠棉球性肉芽肿的作用(P<0.01);皮下注射13.5mg/kg胆色素结石或牛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性腹膜炎和染料渗出量(P<0.01)。胆色素结石与牛黄对四种动物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差别(P>0.05)。小鼠腹腔注射人胆色素结石的LD_(50)为1018±30.1mg/kg。  相似文献   

20.
胆红素的生物活性和胆色素类结石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韬 《医学综述》1995,1(11):481-483
胆红素(bilirubin)通常指胆红素-α,它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内血红素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在正常人体中,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已经明了:1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从α位开环,得到胆绿素-α;2胆绿素(biliverdin)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由NADPH还原为胆红素。胆红素经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而运输,并被肝细胞特异性地摄取;最后,3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基移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主要是胆红素双葡萄糖醛酸苷),并由肝细胞泌入毛细胆管,再随胆汁排到肠道。1 胆红素的生物活性长期以来,胆红素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有毒的废物。但从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