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67-468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患者、家属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对开展社区护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 ,社区护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及医疗费用的高涨 ,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 ,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 ,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已成为 2 1世纪护理工作的研究重点。1 社区护理的特点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 ,所以 ,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 ,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2 4h的护理。医院内的护理设备齐…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扩大,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如何更好地规范护士的礼仪行为,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对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与医疗纠纷有着直接的关系。卫生类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礼仪行为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会对其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后提高服务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标除了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和延长寿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日常的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工作必须从医院内的服务扩展到社会,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向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护理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虽然社区护理在我国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料它必将成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必要,下面根据本人在临床上长期工作的经验谈谈慢性心血管患者的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社区护理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52-1052
随者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服务的范畴也逐步由医院延伸到院外,由技术服务扩展到社会服务,由个体服务拓展到家庭、社区服务,因此社区护理以其经济、便利的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人群,而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热点。通过一级预防途径,如:卫生防疫、传染病管制、意外事故防范、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李红丽 《吉林医学》2010,31(19):3172-3173
通过学习培训强化护理工作者人性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一切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实施人性化护理,大大改进和提高了护理质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人文关怀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王景芬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38-3138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相同层次医疗机构竞争,其核心将是服务质量的竞争。真正能够为医院赢得竞争优势的是服务,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让医院赢得患者。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各医院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医院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1]。医院服务质量主要是通过护理工作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时刻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柴建华 《黑龙江医学》2008,32(10):796-797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不断的提高,医疗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服务理念,是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行为,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活动的满意度。我院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重视,提出了创服务品牌,给患者一流服务的目标:主动服务(五个主动:主动关心、主动帮助、主动体贴、主动安慰、主动接待)、六心服务(六心: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热心服务、衷心祝福)、患者至尊。  相似文献   

9.
在保健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康复服务。健康教育是进行初级的保健的内容之一。如何体现医院高水平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为促进医院健康教育的开展 ,使病人在整体护理中 ,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保健服务 ,加速疾病的康复 ,促进疾病的预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 ,我科护理人员利用各种形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已成为常规化性工作 ,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提高了病人的健…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亚宏 《当代医学》2009,15(28):112-11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病人为中心”已被广泛接受,人们对健康保健与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医院不断深入的改革,手术室护理也强调从病人出发、以病人为中心,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是外科患者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患者对其充满了恐惧、焦虑、不安,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产妇需求护理是产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即为需求,临产妇的需求是指产妇在进入产程后由于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对助产士和亲人的需求。为响应2010年卫生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各医院妇产科都在积极探索完善的产妇护理。以过去干预为手段的模式向以回归自然分娩和母婴安全、健康为主的模式转变,产妇需求不仅满足于技术过关,还以服务周到和环境优雅为前提,分娩方式从被动接受医疗转变为有知情权的情况下主动选择医疗方案等。现将产科护理服务需求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以及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礼仪已成为代表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护理礼仪交接班,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完善了临床护理管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专科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医疗所能及的效果。随着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护士礼仪作为技术服务的附加服务,越来越被患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一人性化服务已经引起医院管理者们的关注,成为现代医院之间竞争的焦点。对护理领域来讲,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最终达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护理之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飞速的发展,服务文化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如何将服务文化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已成为当代护理管理人员关注的视点.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概述、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次重点介绍医院护理文化的创新性构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日常的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2].因此, 护理工作必须从医院内的服务扩展到社会, 深入社区, 走进家庭,向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护理服务, 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水准的不断提高,各医院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倡导“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以帮助医院赢得市场,为医院发展奠定基础。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服务需求,针对存在问题及需求进行整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住我院已确诊的1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饮食重要性、疾病相关知识、患病后担忧的主要问题及对护理工作改进的建议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①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率为88.4%,不满意率3.7%;②认可饮食重要者76.8%;③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依次为:治疗70.5%,康复锻炼51.6%,自我保健知识50.5%;④患病后担忧的主要问题是疾病能否治愈61.1%;⑤对护理工作改进的主要建议是加强疾病知识宣教60.5%。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自我身心的健康有了更多更高的需要。不断提高的人们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孕育了医疗护理服务市场的迅速成长,护理服务需求的标准在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走出医院、走出传统治疗性护理的模式、走向对人的全面护理和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提出,使护理服务更具有现代意识、人本意识,同时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从单纯服从转向多元思维,实现自我价  相似文献   

19.
吴美福  齐艳 《吉林医学》2004,25(11):64-65
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质量水平通过顾客满意度反映,是医院吸引和保留患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途径,顾客满意战略已成为医院现代管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医院文化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平  唐勇 《吉林医学》2005,26(1):82-8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其人文精神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医院文化建设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我院护理部为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坚持将医院文化运用于护理服务活动中,用文化的驱动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