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围产期处理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为HELLP综合征、巨大儿、胎盘粘连等,其余病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正常人群对照无明显增加。结论:针对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进行对因治疗更重要,产后出血原因与其它产科合并症关系密切,而血小板减少不是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也与脾脏、血小板功能异常改变和毛细血管壁的功能缺陷有一定关系。临床特点为自发性皮肤、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35-43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处理方法。方法:对83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水平血小板减少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导致PT的主要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GT)61例(73.49%),其次子痫前期(PE)10例(12.0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例(8.43%)。轻度和重度PT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多见,重度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可导致产后出血,出血原因与患者自身血小板减少相关;临床应结合产妇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和产科指征综合判断以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罗兆芹  杨宁 《华夏医学》2012,25(5):689-69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小板计数<50×109/L(Ⅰ组)的孕妇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Ⅱ组)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重,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可能增加,母婴结局与孕妇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现将收治的36例总结如下: 一、诊断条件全部病例皆具备下述特征: 1、血小板计数<8万,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2、皮肤或粘膜有瘀斑或紫癜,可伴有鼻、齿龈或内脏出血。3、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7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与血小板减少程度、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血小板减少,出血量增加。所有新生儿均未见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结论:如无产科手术指征,分娩方式应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30×109/L,应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26例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治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期处理。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1 1月在我院分娩的血小板减少症 50例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期有出血症状 1 2例 ,1 2例分娩期有大出血 ,产后出血率为 2 4 % ,分娩期出血量与血小板数值呈负相关。结论 :妊娠期当血小板 <50× 1 0 9/L ,伴出血症状时 ,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输浓缩血小板等治疗 ,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30例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30例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减少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3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重症感染占42%,感染原因主要为脓毒症休克,COPD,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创伤出血消耗占25%,消化道出血5%,床旁血液滤过消耗3%,血液系统疾病12%,主要为白血病。药物性血小板减少8%,肝素诱血小板减少3%,妊娠引起血小板减少2%。确定血小板减少的根本原因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 ,尤以急性型多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 :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对儿童健康影响很大。为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措施 ,对我院 1994年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因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疾病。有效地鉴别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尿毒症患者常有出血症状 ,其原因与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粘附率降低有关。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对 5 5例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Ib进行测定。结果 :尿毒症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b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尿毒症出血症状的原因除与上述有关外 ,与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降低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24-1224
1 血小板输血的适应证 1.1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与临床上出血程度是决定是否要输注血小板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数在60×109/L以上时常无明显出血;在20×109/L~60×109/L时,自发性出血也少见,不需要做预防性血小板输血;如血小板数在20×109/L以下,出血才常见.如在5×109/L以下,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也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性.因而,一般以20×109/L以下为阈.同时伴有龈血,尿血,便血等严重出血时,是血小板输血的适应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也是血小板输血适应证的重要因素.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生成障碍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感染、药物或不明原因的骨髓造血受抑制,血小板输血是有益的.据报道,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少于30×109/L,分两组对比:一组输浓缩血小板,一组输血浆,前者12例中仅3例严重出血;后者9例中有6例严重出血,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末梢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伴有鼻出血、呕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有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妊娠伴发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潜在危险性很大,易引起产后出血,孕产妇内脏出血,严重的如脑出血,胎儿血小板减少,胎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58-161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对围产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52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孕产妇及同期110例健康孕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并对52例血小板减少的孕产妇进行分层,将血小板计数(51~100)×10~9/L归纳为轻度减少组,血小板计数≤50×10~9/L归纳为中重度减少组,观察轻度及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组产后出血率(17.31%)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1.54%)均高于健康组(3.64%和1.82%)(P<0.05)。轻度血小板减少组与健康组剖宫产手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剖宫产手术率(77.8%)、产后出血率(66.67%)均高于轻度组与健康组(P<0.05)。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平均产后出血量(1350±80)mL高于轻度组与健康组(P<0.05),轻度血小板减少组平均产后出血量(380±55)mL亦高于健康组(P<0.05)。轻度血小板减少组与健康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平均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新生儿Apgar评分(6.2±1.08)及平均血小板计数(115±45)×10~9/L均低于轻度组及健康组(P<0.05)。结论:轻度血小板减少对围产期母儿结局无明显影响,但中重度的血小板减少对围产期母儿危害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常有反复发作倾向。本文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显效12例,良效6例,进步4例,无效2例。有效率7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通过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受体、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短期内使血小板数升高,迅速改善出血。  相似文献   

18.
朱美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905-90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epilepsy,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其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例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给予患儿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观察术后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患儿术后血小板数逐渐上升,之后维持在正常水平,白细胞数、中性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护理应以控制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为主,同时切除瘤体,去除病因,加强患处及全身出血倾向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20.
妊娠晚期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瑛梅 《广西医学》2009,31(12):1894-1895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出血、贫血、感染为表现的疾病。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淤斑、黏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我院产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孕晚期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