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1].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括阐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抗真菌中药的研究进展,归纳出中药可通过对真菌细胞结构、功能及大分子生成等多方面、多途径的影响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并对中药抗真菌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药抗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君 《四川中医》2014,(8):185-186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草药抗真菌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中药以不同形式发挥抗真菌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抗真菌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 90年代以来在研究抗真菌中药作用机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药的抗真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黄江涛 《河北中医》2012,34(9):1426-1428
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其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增加,降低了现有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使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激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是造成真菌感染重要原因之一。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有较  相似文献   

6.
抗糖尿病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糖尿病的不同作用途径探讨抗糖尿病中药的降低血糖和控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药为我国传统的药物,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中药制剂的发展在近50年来有一个新的飞跃,在继承和改进传统剂型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制备工艺创新了一些新剂型、新品种,如中药静脉注射剂乳剂、控缓释胶囊片等。从而丰富了临床用药,使中药制剂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药治疗脑缺血具有肯定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而实现的,为中药治疗脑缺血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乙肝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乙肝发病机理与近年来乙肝中药治疗的研究成果 ,对乙肝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的中药治疗作用 ,即 :抗病毒作用 ,调整免疫作用 ,保护肝细胞作用做了阐述。指出中药治疗乙肝作用机制的研究应与辨证论治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抗真菌中药涂膜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兰 《中药材》1997,20(9):486-486
  相似文献   

12.
中药防治心肌缺血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70-2072
心肌缺血是多种心脏疾患的初始阶段,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从整体出发,多层次、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优势,总结中药防治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损伤等多方面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从而起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中药成分复杂,抗Hp作用多样,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抑制或杀灭Hp、降低Hp的毒力、降低Hp的黏附力、改变Hp的生存环境、抑制Hp的耐药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胃黏膜炎症、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海燕  张理平 《中医研究》2005,18(11):60-62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认为: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复方中药祛斑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5.
侧柏叶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侧柏叶的提取物进行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茵浓度(MIC)值。方法:采用试管液基稀释法进行抗.真菌活性的试验。结果:侧柏叶的提取物对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0.14~9.2mg/ml。结论:侧柏叶提取物对念珠茵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药本草及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本文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DN细胞网络因子表达、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改善血液微循环、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调节自身免疫和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1提高对利用动物模型进行抗真菌中药研究的认识一种抗真菌新药的研制过程,一般是先在试管内实验,对有苗头的药物再进行动物实验,然后再进入临床试验。因为试管内试验与人体内试验差别太大,而动物实验与人体内试验的差别则相对较小。在试管内有效的中药进入机体内未必都有效,相反某些在试管内无明显抗真菌作用的药物,进入机体内则可能有明显的疗效。如碘化钾在试管内无明显抗真菌作用,但临床证明其对某些真菌性疾病具有肯定疗效;十全大补汤在试管内的抗真菌作用也不明显,但能明显延长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中药止血与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止血中药根据中药的药性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四类,而大多数中药的凝血机制是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本文就1991年以来中药止血和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药治疗脑缺血具有肯定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而实现的,为中药治疗脑缺血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中药抗焦虑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抗焦虑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皂苷、环烯醚萜、挥发油等,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神经元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节免疫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