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SARS铁路交通检疫中“发热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征。方法对检疫中发现的870例“发热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及与SARS进行关联情况分析。结果870例“发热病人”时间分布:5月15日~6月15日出现高峰,最高一天达32例;空间分布:旅客列车占77.36%,列车车上检出率仅为73.70%,来源地中广东和湖南分别占58.74%、21.26%,居住地中湖南占45.86%;人群分布:20~29岁所占比例最高,为43.68%,男女性别比为2.97:1,职业以农民(含民工)最多,占59.43%。体温在38.4℃以下达60.12%,诊断为SARS病人(含疑似病人)的2例,与SARS有明显接触史为3例。结论SARS铁路交通检疫中的“发热病人”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热”作为检疫唯一指征宜作修正。  相似文献   

2.
铁路交通检疫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铁路交通检疫中“发热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检疫中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与SARS的流行病学关联情况的研究。结果:203例“发热病人”于2003年5月15日-6月15日出现高峰;旅客列车占83.25%,车站占16.75%,来源地中广州占73.89%;以20-29岁所占比例最高,为40.39%,男女性别比为4.21:1,职业分布中农民(含民工)最多,占61.58%。诊断为SARS病人(含疑似病人)的0例,与SARS有明显接触史为0例。结论:铁路交通检疫中的“发热病人”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热”作为SARS检疫唯一指征宜作修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珠海九洲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规范口岸现场检疫查验工作,科学防控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方法对检疫查验过程中发现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5—12月,珠海九洲港口岸检疫查验中共发现发热病人94例,其中入境81例,检出率为1.5/万;出境13例,检出率为0.2/万。发热病人均转地方医院排查诊治,其中9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7月份发热病人检出率最高(2.0/万),12月份发热病人检出率最低(0.1/万)。20~29岁年龄组、男性、学生及技术人员是此时段检疫查验的重点对象。发热病人体温在38.4℃以下占69.1%。体温监测是发现"发热病人"的重要手段,采集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分型最准确的方法。结论针对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口岸重点人群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加大对旅行者的宣传力度,能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经口岸传播,规范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规范口岸现场检疫查验工作,科学防控传染性疾病.方法 对现场检疫查验中发现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共发现发热病人133例(入境125例,出境8例),采样送检的51例中,15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1例甲型H1N3流感,5例乙型流感,1例登革热.结论 体温监测是现场发现发热病人最主要的手段,应针对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口岸重点人群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加大宣传力度,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境发热旅客检出及医学排查情况,为提高传染病检出率,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1-12月选择深圳罗湖、福田和深圳湾3个口岸的入境旅客,经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仪监测体温,水银温度计确认可疑发热旅客,对发热旅客的流行病学特征、医学检查等医学排查,检疫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人境旅客61839705人,红外体温监测仪报警人数4592人,报警率为7.43/10万;检出发热旅客1205人,发热旅客检出率为1.95/10万,发热旅客以深、港2地居民为主,占96.35%;时间分布以5—8月为高峰;年龄以3岁以下及18岁以上2个年龄段者居多,共占发热总人数的75.27%。医学排查以鼻,咽试子等非创伤性检查为主,占48.64%。发现法定传染病27例,其中14例流感为国际间监测传染病,1例开放性肺结核为国家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禁止入境的疾病之一。98.51%的旅客经现场排查后放行。[结论]虽然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能快速有效地监测口岸传染病疫情,但是,深圳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依然严峻。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工作,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有效防止传染病经口岸传人传出,确保国门安全。  相似文献   

6.
深圳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热成像仪体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口岸传染病检出率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进一步完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方法〕对2006年1~12月罗湖口岸出入境发热旅客的基本情况、医学检查和检疫处理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发热旅客2250例;以婴幼儿(≤3岁)和儿童(4~12岁)多见,两者占61.33%;港澳居民占88.53%;时间分布以6月份为高峰期;体温以中热以下(≤38℃)为主,诊断结果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为主,占81.60%;发现9例肺结核病例。多数发热旅客可以现场排除传染病,予以放行;不能排除者通过"120"送医院或返港诊治。〔结论〕罗湖口岸启用红外线热成像仪体温监测系统后,发热旅客检出率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完善,需要健全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厦金口岸2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卫生检疫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口岸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11月底厦金口岸截获的2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信息,用Excel建立个人信息库,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厦金口岸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时间、地区分布特征与台湾地区的疫情暴发情况基本吻合。确诊病例以20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为主,约占66.7%;临床表现均较温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约占71.4%),且经查体,有17例咽部充血(约占81.0%),部分伴扁桃体肿大。体温监测仍为最主要的发现渠道。本口岸甲型H1N1流感的截获率较高,约为90.5%。结论厦金口岸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发热为主要症状,且多数患者伴有咽部充血等特征,体温监测是发现疾病的有效手段,咽喉部体征的排查有助于口岸流感病例截获,及时发现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特征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口岸传染病的卫生检疫工作提供依据,探索并建立新的口岸卫生检疫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大连口岸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08—2014年在辽宁国际旅行保健中心进行体检监测时发现的艾滋病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口岸2008—2014年艾滋病检出率15.75/10万,男性多于女性(P0.05),30~39岁人数最多(43.90%,χ~2=18.795,P0.01),中国籍占82.93%(P0.05)。学历分布χ~2=7.112,中学最多(53.65%,P0.01)。职业分布χ~2=13.941,劳务人员最多(43.90%,P0.01)。结论大连口岸艾滋病检出率高于辽宁口岸。大连口岸检出的艾滋病无性别差异、无国籍差异,年龄段、学历高低、职业种类与感染艾滋病几率有差异。就此提出调整口岸艾滋病防治管理措施、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管、加强与卫生计生部门协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实验室监测能力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河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其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输入性登革热的口岸防控对策。方法选择自2005年至2016年共计12年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河南省登革热发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间河南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7例,输入性病例81例,本地二代感染病例6例;发病年龄以20~50岁年龄段为主,患者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4岁;感染者男女比例为1.56∶1;感染登革热的来源地: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来源,无本国内输入病例(本地感染均为二代感染病例)。感染者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和商业服务为主。结论河南省登革热流行均以输入为主,主要疫源地以东南亚和南亚为主。防控对策在于:一方面,为前往疫区的人员提供登革热疫情评估报告,实施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另一方面,完善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对来自疫区的货物实施检验检疫,将输入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加强和规范口岸现场检疫查验工作,科学防制非典型肺炎.方法 2003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对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发热病人进行检疫查验、医疗处置、做流行病学调查登记.结果 共发现536例发热病人,其中入境人员379例,出境人员157例;可疑SARS病人57例,479例病人为完全排除SARS病例.57例可疑SARS病人追踪诊断结果:上呼吸道感染46例,急性扁桃体炎5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炎1例,预防接种反应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1例,细菌性肺炎1例. 结论口岸现场检疫查验能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病人及可疑病人出入境,必须完善各项措施,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科学有效地防制非典型肺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和应急处置等进行回顾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该病例在非洲乘坐埃塞俄比亚至广州的ET606航班时发病,血液标本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P3实验室检测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此起疫情为输入性,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未出现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风险分析,评估登革热传入防城港口岸的风险,为实施检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防城港口岸的自然地理条件、周边疫情、交通运输状况、口岸蚊媒监测情况、口岸地区人群发病及输入性病例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防城港口岸地理条件适宜登革热病原及媒介的生存及繁衍传代;周边国家疫情严竣,给与之有着经常性贸易往来的防城港口岸构成严重威胁;存在通过交通工具携带而输入登革热病人、潜伏期带毒者或带毒蚊媒的可能;近3年来防城港口岸伊蚊的布雷图指数和密度较低,伊蚊的传播引起登革热流行风险较低;防城港口岸所在地区未发现登革热病例,也无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结论〕登革热传入防城港口岸的可能性及危险性不容忽视,应加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首例来自黄热病疫区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的检疫处置过程,完善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的检疫监管措施。方法通过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来自黄热病疫区入境人员,检查其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对发热入境人员及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入境人员采集血样立即送检,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检疫处置。结果发现5名无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入境人员;检测确认6份血样黄热病病毒核酸均为阴性,全部排除黄热病染疫嫌疑予以放行,根据风险分析情况进行后续监管。结论卫生检疫模式、一线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实验室技术力量是做好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保障。口岸应加强对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查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珠海九洲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和规范口岸现场检疫查验工作,科学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方法〕分析检疫查验发现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7月珠海九洲港口岸共发现"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者"87例,62例转指定医院进行医学排查,25例排除甲型H1N1流感嫌疑,2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20~39岁年龄段人员,学生及商务人员是检疫查验的重点。〔结论〕体温监测是发现"发热病人"的重要手段,健康申报是发现"呼吸道症状者"的重要方式。采集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分型最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分类树判别. 方法 对260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用分类树法(CART)建立判别预测模型. 结果 260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确诊12例,确诊率为4.62%,以中国籍海外留学生为主.单因素分析表明确诊病例与非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腋下体温、红外线监测体温及主要体征和症状(咳嗽、腹泻、关节或肌肉疼痛、鼻塞、自觉咽痛、咽部或扁桃体红肿、流涕)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T表明判别预测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变量依次为年龄、体温、职业、有流涕、咽部或扁桃体红肿和咳嗽,准确率为95.77%. 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情与既往流感大流行特征基本类似,CART判别预测有良好的初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对广州市花都区201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用布雷图指数和病例发病趋势评价所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发生登革热流行,9月1日-11月20日共发现543例,累计发病率 56.30/10万,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持续 78 d,疫情高峰出现在10月中旬,病例主要集中于花都区城区4个街道与狮岭镇,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女性高于男性,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村居民、工人为主,大多数病例表现典型、轻型登革热症状。采集406例进行血标本检测,233 例登革热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阳性,67 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106 例登革热IgM 抗体阳性。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后,平均布雷图指数下降到4.52,11月份登革热发病率明显下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登革热呈暴发高流行态势,流行特征与广东省、广州市一致。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王瑞琴 《职业与健康》2013,(21):2808-2811
目的探讨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2年报告的4317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人群聚集的镇/街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职业以散居、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在5-7月,重症病例报告与手足口病例发病高峰一致;98.45%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无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测肠道病毒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及混合感染均有检出;91.80%的患者及患儿看护人听说过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获得途径75.43%来源于医务人员。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差异,医务人员针对流行特征及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足口病患者及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性,采取健康行为,有利于疾病恢复及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疟疾的流行特征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法对东莞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疟疾抗体检测。〔结果〕从4870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疟疾抗体阳性者5名,阳性率10.27/万。〔结论〕东莞口岸仍然存在疟疾传入和再度流行的危险,东莞出入境人群中仍需加强疟疾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应“大通关”战略新形势的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方法对东莞外贸生产企业的特点和卫生检疫监管现状与当前形势的要求进行分析。结果对以加工贸易为特点、报验批次特别庞大的东莞外贸生产企业,经第一口岸进行了卫生处理的疫区货物,实施“三电工程,快速核放”; 未经卫生处理的和属东莞第一口岸报检的疫区货物实施“重点卫生检疫监管”。结论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的实施,真正从意义上实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