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颌、(牙合)、合是口腔科常用的3个词,由于同音而常易混肴. 颌,现代汉语词典(1982年1月重庆第33次印刷)中解释为"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和肌肉组织".口腔与颌字相关的词有颌骨、上颌、下颌、颌间距离、颌位、颌位关系、颌位关系记录、颌间固定、颌间牵引、颌骨正畸、颌面缺损、对颌等.  相似文献   

2.
无牙颌正中颌位关系是排列人造牙的基础,精确记颌录位关系是提高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重要步骤。在制作全口义齿时,常借助(牙合)托记录患者的颌骨关系位置,采用蜡(牙合)托因受口腔温度影响容易变形。采用树脂(牙合)托虽可取  相似文献   

3.
提要:口腔矫形颌位通常是用来描述髁突位于舒适的、可重复的、重建牙尖交错牙合时必须依赖的颌位,是患者义齿修复或正畸等口腔治疗后,下颌的生理功能运动颌位。本文从临床操作的角度,及垂直向的关系和髁突位置确定,总结目前争论的几种口腔矫形颌位观点,并认为口腔矫形颌位不是某个单独的点,而是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只要能够形成和谐的颌位与牙尖交错牙合关系,牙合能在生理位行使功能,就可以认为矫形颌位的定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三、颌位关系的记录和转移(一)基本概念:颌位关系是指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此关系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即在张闭口运动中下颌可于不同的高度与上颌相对;在前伸,侧(牙合)运动中下颌又可于水平方向的不同位置与上颌相对,从而可构成若干个颌位关系。1.正中(牙合)位:正常人上下牙列在尖窝扣锁时的闭合状态叫正中(牙合),这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叫正中(牙合)位。在正中(牙合)位时上下牙列间有最广泛的(牙合)面接触,髁状突位于关节窝内适中的位置,两侧提颌肌群均等收缩。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颌位记录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水平位置关系的记录,即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的记录。在制作全口义齿时,常借助(牙合)托记录患者的颌骨关系位置,采用蜡(牙合)托时,因受口腔温度的影响容易变形,采用树脂(牙合)托  相似文献   

10.
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骨关系靠天然牙的(牙合)接触而得以保持。当牙列缺失后,上下颌骨间失去了牙齿的锁结和支持。在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asal rehabilitation)时,正确的正中颌位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颌骨间的关系位置不正确,则排列的人工牙列不可能与病人的颞颔关节、肌肉、韧带相协调,也就不能行使正常的口腔功能。从咬合功能的角度来看,天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普遍应用(牙合)托来确定上下颌垂直颌位和水平颌位关系。如果(牙合)堤制作过宽或位置旋转不当,戴入口内往往会侵犯唇、颊、舌肌的活动空间,引起(牙合)托固位不良、干扰神经肌肉的反射活动,造成患者的紧张不适,使颌位关系记录变得困难并易导致(牙合)位记录发生误差。蜡(牙合)托刚性不足,尺寸稳定性差,在转移上(牙合)架步骤中,蜡(牙合)托复位到无牙颌模型上密合不良,也是导致颌位关系记录发生误差的原因之一。上下颌蜡堤(牙合)平面为平面接触关系,一旦发生接触便产生摩擦阻  相似文献   

12.
白丁  成都  )  韩向龙  成都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4):331-334
建立美观、健康、稳定、高效的咬合,是正畸医生的治疗目标之一。然而,目前正畸治疗的咬合标准大都局限于静态牙合,对于动态牙合即功能状态下的咬合状况研究较少。某些患者在治疗中即出现牙合位与颌位不一致,或者是治疗中与治疗前其颌位不尽相同。这无疑会影响正畸治疗结果的稳定性,乃至颞下颌关节以及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功能牙合理论认为髁突在关节窝内发生移位是导致患者牙合位与颌位不一致、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功能理论中包含了如何评价患者牙合、颌关系的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对功能牙合理论的内容和应用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牙合)重建就是用牙齿(牙合)面的修复体或替代物恢复(牙合)面的解剖形态,恢复牙尖交错(牙合)和牙列生理功能的过程,关键在于确定最适颌位。最适颌位必须保证口颌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使髁位具有可重复性,无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和功能异常。但是,目前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建(牙合)中确定最适颌位存在争议的因素、有关髁突运动轴的研究、髁位的可重复性与髁位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者认为肌力闭合道终点是建牙合的最适位,作者根据颌位决定牙合的接触状态,上下牙齿尖窝相对可达最稳定颌位的机理,将排有下后牙的牙合托戴入口中,嘱患者下颌处于姿势位时,反复自然咬合,下牙合托上的后牙与上颌堤牙合面反复咬合的印记,即为肌力闭合道终点位。在此位制作的全口义齿患者戴上感觉舒适,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在肌力闭合道终点建牙合的方法  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解放军52997部队卫生所(贺小红);石家庄和平医院口腔科(刘淑红、贺砚田)  1.制作牙合托:在上下唇自然闭合的口裂线以下2mm~3mm与磨牙后垫中点…  相似文献   

15.
在全口托牙及复杂托牙的修复中 ,正中牙合位对保护口腔软硬组织、下颌关节健康 ,恢复咀嚼功能至关重要。作者利用息止颌位获取垂直距离、正中牙合位 ,并检查修复中及修复后托牙正中牙合是否正确。临床资料年龄与性别 :6 5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41例 ;最小 40岁 ,最大 80岁。托牙分类 :全口托牙 45例 ,半口托牙 1 5例 ,复杂托牙 5例。方法如下。垂直距离的确定 :1 利用自凝塑料制作牙合托 ,要求固位好。2 常规制作牙合堤 ,上牙合堤平面与双侧瞳孔水平线平行 ,且在上唇下 2mm。3 牙合堤戴入口内 ,利用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  相似文献   

16.
开(牙合)畸形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由于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上下颌牙在正中颌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牙合)接触,这将导致患者咀嚼功能减退,下颌功能紊乱,发音障碍,影响患者颜面的美观,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由于此种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和形成机制极其复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对开(牙合)畸形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应用合理的矫治方法治疗,取得稳定的矫治效果,一直是正畸医生追求的目标和面临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偏颌患者下颌骨偏斜程度与下颌骨形态和肌功能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 1 月至2012 年12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偏颌患者30例,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其下颌骨形态学各指标的AI值和相关肌肉在下颌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肌电AI值,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下颌骨偏斜程度与上述AI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下颌骨形态学指标中,髁状突长度AI值和下颌升支后缘长度AI值与下颌骨偏斜的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2和0.366,P值分别为0.031和0.043)。相关肌肉中,颞肌前束在下颌前伸牙合位和牙尖交错位紧咬时的肌电AI值和胸锁乳突肌在息止牙合位的肌电AI值均与下颌骨偏斜距离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9、0.351、0.339,P值分别为0.034、0.043、0.040)。结论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偏颌患者,既存在下颌骨形态不对称,也存在相关肌肉功能活动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8.
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usal rehabilitatior)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颌位的确定。下颌的运动和位置,由有关的颞颌关节、神经、肌肉、韧带和牙齿等的限制并决定。无论有牙颌或无牙颌,在一定的界限范围内,下颌可任意采取各种各样的位置,即存在着无数个颌位。从咬合功能角度来看,自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退位和下颌姿势位三种位置。它们和无牙颌建(牙合)时颌位的确定均有密切的关系。颌位的确定,主要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  相似文献   

19.
髁状突参考位与TMD患者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咬合重建是颞下颌关节病(TMD)永久性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重建时如何确定最适颌位。但是,由于对口腔修复中所采用的最适颌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标准,对髁状突运动中心及基本颌位下,髁位的稳定性及位置的研究存在争议,对髁位重建后的口腔功能还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有关最适颌位的概念、髁状突参考位与重建的关系、TMD患者的重建等问题作一综述。提出尽管正中关系位(CR)是生理性的最适髁位,可以用于建,但TMD病人的最大牙尖交错位(MI)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情况下,应采用生理性的MI建。若MI不是生理性的,应首先调整肌肉的状态,然后再选在CR位或适应性正中位建。合牙合牙合牙合牙合牙  相似文献   

20.
前牙反[牙合]俗称“地包天”,是下颌前牙位于上颌前牙的唇侧,常使上颌骨发育受限,而下颌前牙则不受上颌前牙的覆盖限制,形成过度的发育和前伸,造成面部中1/3凹陷,颏部前突。如不进行矫治,非但不能自愈,反而日趋加重,若任其发展便会形成骨性反[牙合],须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病人难以接受。为了阻断反[牙合]引导颌骨异常生长发育,发展成Ⅲ类骨性畸形,有必要进行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