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4 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其中有 2 8例测定了恢复期血清sICAM - 1的水平 ,同时以 2 0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 1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 - 1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较轻、中度发作升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sICAM- 1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马宏境  吴琦 《广东医学》2012,33(6):821-82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与血IgE、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4例为急性发作期、36例为缓解期)、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FeNO、外周血清总IgE及FEV1%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血IgE和FEV1%水平分别与3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缓解期患者FeNO、血IgE较急性期患者显著下降,FEV1%回升,但哮喘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比较,FeNO及血IgE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血IgE含量呈正相关(r=0.648、P<0.05),而与FEV1%呈负相关(r=-0.436、P<0.05)。结论哮喘患者FeNO及血Ig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两者变化呈正相关,FeNO及血IgE含量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而FEV1%仅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变化,在缓解期与健康人无特异改变,说明FEV1%不能作为气道炎症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免疫球蛋白IgE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16、IgE水平.结果: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的IL-16、Ig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期血清IL-16较发作期下降不明显,而IgE较发作期下降显著;发作期哮喘患者IgE与IL-16呈正相关.结论:IL-16及IgE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动态观察有助于病情评估,同时提示哮喘患者缓解期气道炎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和IgE水平。结果,支气管叶屠 急性发期、缓解的sICAM-1水平和IgE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sICAM-1水平和IgE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缓解期患者sICAM-1水平和IgE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认为血液中sICAM-1与IgE参与了支气管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15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L 1 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 0例缓解期患者、2 0例健康人的血清 ,采用ELISA测定IL 1 5和IgE的含量 ;采外周血按常规做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1 5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发作期IL 1 5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 .6 96 ,P <0 .0 1 ) ,与IgE水平呈正相关 (r=0 .5 93,P <0 .0 1 )。结论 IL 1 5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OS凋亡、提高IgE水平参与哮喘的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痰液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59例,临床缓解期67例,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色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测诱导痰液中TLR2、TLR4表达量,分析IgE、TLR2、TLR4表达水平与肺通气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痰液TLR2和TLR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FEV1、FVC、FEV1/FVC、PEF、痰液TLR2和TLR4水平明显低于临床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gE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明显负性相关(r=-0.632、-0.470、-0.753、-0.610,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液TLR2、TLR4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明显正相关(r=0.526、0.427、0.614、0.596,P0.05;r=0.649、0.502、0.769、0.621,P0.05)。结论 IgE水平升高及TLR2、TLR4水平降低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重要的免疫因素,推测三者有望成为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白介素(IL)-33、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研究他们在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按严重程度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发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33、sST2、免疫球蛋白E( IgE)的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 Eos)的水平。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上述各指标的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sST2、IgE、Eos(%)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外周血中IL-33、sST2的水平与IgE和Eos之间两两呈正相关性(P<0.05)。(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与sST2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sST2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IL-33、sST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升高;(2)IL-33及sST2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炎症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 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 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 (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 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 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哮喘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的IL-6、10及IgE水平,探讨血清IL-6、IL-10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发作期、26例病情缓解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ISA)分别测定血清IL-6、IL-10及总IgE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IL-6和IgE 水平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 0.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1).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IL-6、总IgE 较发作期显著下降,IL-10 回升,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L-6 水平升高与IgE 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r=0.266、p<0.05 ),(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10 水平与IgE 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32、P < 0.05).血清IL-6、IL-10含量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动态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3 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其中 2 6例临床缓解期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同时测定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氧分压变化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浆内皮素水平同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 (r =— 0 .78,P <0 .0 1) ;临床缓解期血浆内皮素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增高 ,其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哮喘患者血清中的IL-12、IL-13和IgE水平,明确IL-12、IL-13和IgE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7例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27例,缓解期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L-13和IgE水平,并与体检正常2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哮喘发作期IL-12、IL-13与IgE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而IL-13和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IL-12与IgE呈负相关(r=-0.429,P<0.05),IL-13与IgE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 初步认为IL-12和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检测血清IL-12、IL-13及IgE水平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炎症状态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哮喘患者血清IL-13、TNF-α与IgE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IL 13、TNF α与IgE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ELISA法检测 5 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 2 3例健康者血清IL 13、TNF α和IgE浓度。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IL 13、TNF α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 <0 .0 1)。IL 13水平在外源性哮喘急性期明显高于内源性哮喘急性期 (P <0 .0 1) ,而缓解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TNF α水平在急性期和缓解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支气管哮喘组IL 13与IgE呈正相关 (r=0 .88,P <0 .0 1)。结论 IL 13、TNF α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IL 13在哮喘患者IgE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辉才 《吉林医学》2013,34(7):1258-1259
目的:探讨血清CRP和IgE变化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60例哮喘急性发作组、65例哮喘缓解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RP和IgE的水平,并分析CRP及IgE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CRP和IgE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哮喘组血清CRP和IgE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RP和IgE均与FEV1%呈负相关(r=-0.324,P<0.05和r=-0.631,P<0.01)。结论:血清CRP和IgE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和气道阻塞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TNF-α与IgE水平,以观察和揭示它们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与发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缓解期30例患儿及健康对照组30例儿童TN-α水平和IgE水平.所有结果使用SPSSI 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哮喘组的IgE与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哮喘发作组中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IgE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者IgE水平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这10例哮喘持续状态者TNF-α水平与其他哮喘发作患儿LTNF-α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gE和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TNF-α水平与哮喘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3 0例哮喘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 -1和IL -8。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sICAM -1和IL -8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对照组〔sICAM分别为 (3 47 81± 81 2 3 ) μg/L ,(2 2 4 85± 17 1) μg/L ,(2 0 4 5 5± 2 7 43 ) μg/L ,P =0 0 0 0 ;IL -8分别为 (2 6 78± 16 19)ng/L ,(5 3 8± 4 7)ng/L ,(3 63± 0 5 3 )ng/L ,P =0 .0 0 0〕 ,而缓解期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白细胞介素 -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0例)、中度(47例)和重度(16例)。应用ELISA法对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eotaxin、INF-γ和ET-1水平测定。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中eotaxin和ET-1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缓解期血清eotaxin和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水平INF-γ在发作期组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的血清中eotaxin和ET-1浓度升高,INF-γ水平出现明显降低。重度哮喘与中、轻度哮喘比较,eotaxin、ET-1和INF-γ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otaxin、IFN-γ和ET-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6(IL-1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横山县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急性发作期组,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期组,另外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将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18例)、轻度组(12例)。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16、MCP-1水平,并对血清中IL-16、MCP-1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程、哮喘严重程度、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6、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组血清IL-16、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组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6、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IL-16、MCP-1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病情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L-16、MCP-1在哮喘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外周血中IL-16、MCP-1的水平与哮喘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46)和IgE正常组(n=32);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另外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IgE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NO,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FEV1和FENO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IL-22水平与IgE、FEV1和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血浆IL-22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临床缓解期患者IL-22和FENO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浆IL-22水平高于IgE正常组(P<0.05)。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IL-2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r=-0.3653,P<0.05;r=-0.2672,P<0.05),与FENO无相关关系(r=0.0119,P>0.05;r=0.0598,P>0.05)。结论: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加剧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9.
马会平  李伟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2):108-109,122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2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中IL-12和IL-2水平,并同时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FEV1占预计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血清中IL-2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而IL-12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呈正相关。结论 IL-12与IL-2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IL-12、IL-2的检测对于哮喘患者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