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文[1、2]中,我们报道了江西省产彭泽贝母FritillariamonanthaMigo原植物调查、药材鉴定及质量评价的研究,确定了江西彭泽贝母是国产贝母属植物在江西省的新分布,是中药贝母的一个新品种。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江西彭泽贝母的新资源,我们对其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江西彭泽贝母FritillariamonanthaMigo,又称天目贝母 ,主产于江西省九江地区长江流域的各县 ,彭泽贝母作川贝母使用已有多年应用历史[1] ,彭泽贝母已经被确定为国产贝母属植物在江西的新分布[2 ] ,并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心启研究员确证其拉丁学名。本文从质量评价、原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方面对江西彭泽贝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原植物张治针[2 ] 等对彭泽贝母进行原植物调查 ,原植物形态如下 :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 4 0~ 75cm ,粗壮。鳞茎卵圆形 ,直径 0 .7~ 2 .5cm ,外鳞叶 2~ 3…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激素组合对彭泽贝母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泽贝母(Fritillaria monatha Migo)是贝母属植物在江西的新分布,为江西应用历史悠久的主特产药材。据研究,其质量和药效接近或优于已经开发利用的几种贝母如浙贝、东贝母、湖北贝母、安徽贝母等。近年来,由于贝母类药材经济价值高,人工栽培周期长、繁殖系数低,导致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此研究者相继开展了以贝母快速繁殖为目的的组织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6.
甘肃产贝母统称“川贝”,品种比较复杂。1979年,曾对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的鳞茎作过显微鉴定,1984年对樟县等地产贝母原植物及药材鉴别又作了报道。本文对新发现的榆中贝母F.yuzhongensis G.D.Yu et Y.S.Zhou和陇南贝母F.gansuensis S.C.Chen et G.D.Yu鳞茎的显微特征续加报道。1.榆中贝母 相似文献
8.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白头翁系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把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定为正品。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疾等。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其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分离以及药理作用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就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这一传统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有关益母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就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翼状胬肉是鼻侧球结膜下的纤维组织肥厚增生呈翼状侵入角膜的一种疾病,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法。最近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引导的新生血管形成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抗VEGF药物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减少渗出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以新生血管再生为特点的眼后段疾病,同时也为翼状胬肉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药贝母分类咨询系统(CSCF)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把所要开发的技术组成一个体系,这就是知识工程学,而知识工程学的核心则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16.
17.
18.
概述国内贝母组织培养的研究,包括培养基、培养方法和条件,组培贝母鳞茎的生长特征、生物碱积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还对贝母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莱菔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uphanussativus L.)的种子。有消积、化痰之功。中医用来主治食积不化、咳逆痰多,痰饮气喘、腹疼泻痢等症。是我所痰饮丸方组成药物之一。有关莱菔子的化学成分据文献报道,含微量挥发油、脂肪油(约45%、为干性油,碘价100.8),另外含少量植物甾醇、正三十烷等。我们由石油醚提出物中以乙醇抽提、回收乙醇,置冰箱中析出一白色粒状结晶,经反复重结晶熔点72—3℃。除去白色结晶后的母液皂化,由不皂化部分分得一白色鳞片状结晶,反复重结晶后,熔点139—40℃。经与标准β-谷甾醇进行混合熔点测定。乙酰化衍生物的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