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祝庭 《首都医药》2011,(10):40-40
目的观察波立维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胞二磷胆碱或脑蛋白水解物等,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及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应用波立维75mg,口服,每日1次;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波立维75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2.3%、75%,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0%、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372,P<0.01)。结论波立维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分水岭梗死的有效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4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预后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7例CWS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给予纠正血压,停用或减少降压药物的应用,右旋糖酐40、706代血浆等扩容提高灌注压,补液调整饮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本组27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结论对早期cT扫描阴性者尤其重要,应积极寻找低血压、颈内动脉、脑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微栓子、心脏疾患等证据。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特征性改变,可做出诊断。CWSI的治疗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为主,但应特别注意基础病因的治疗,如纠正低血压、治疗休克、补充血答量。  相似文献   

4.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高氧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1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7.4%和90.2%高于对照组的61.6%和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BI)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氧液配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中,基本痊愈45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5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脑分水岭梗死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特征性改变做出诊断,临床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为主,但应特别注意基础病因的治疗,如纠正低血压、治疗休克、补充血容量。对内科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脑分水岭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CWI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30例均予以常规血液稀释及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扩血管药物原则上不用。有7例发病在12h内患者给予蝮蛇降纤酶溶栓治疗,5例疗效满意,2例无效。1例血压过低者采取升压措施。结果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标准评估疗效,本组基本痊愈19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3例,无效2例。结论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原则同一般脑梗死,一般予后良好。由于全身低血压所致者必须针对原发疾病加以处理,尽快纠正低血压状态,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脑分水岭梗死病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通过本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脑分水岭梗死病例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为45名,分别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只实施基础性的西医疗法,治疗组则在西医疗法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疗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不同。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发现对照组的治愈效果没有治疗组的效果好,两组患者治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脑分水岭梗死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比单纯使用西医疗法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拖。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痊愈51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6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CT及MRI使CWI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临床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缓慢而适度,避免过度降压;脱水时应立即补液,及时止血及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内科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CW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的临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头cT或MRI检查,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补液调整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本组治愈42例,显著进步21例,好转12例。结论头颅CT及MRI使临床上CWI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但对此类脑梗死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更应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预防发作性低血压,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缓慢而适度,避免过度降压;老年人发生腹泻、脱水时应立即补液,及时止血及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脑分水岭梗死33例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动脉超声(CA)检查,且行CTA/MRA检查28例(84.85%),颅内血管异常85%(28/33),血管异常发生比率非常高.在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的检出率上,CWI组亦显著高.结论 CWI的发生与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是CW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脑分水岭梗死(CWI)与脑血管狭窄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28例脑分水岭梗死病患与同期收治的128例非脑分水岭梗死病患行头颅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并应用头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与脑血管造影DSA显示脑血管,统计分析影像结果。结果128例脑分水岭梗死病患与颈内动脉与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前动脉狭窄42例(32.8%),大脑中动脉狭窄78例(60.9%),大脑后动脉狭窄36例(28.1%),大脑基底动脉狭窄49例(38.3%),颈内动脉狭窄85例(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关系密切,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60例发病48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14天为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分水岭脑梗塞的患者行CTA或DSA检查颅内外血管的病变情况.结果:6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颅内外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达90.8%(59/65),在皮质前型病灶中47.3%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9/19),36.8%为大脑中动脉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14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在治疗7d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就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其中ESS和ADL有显著升高(P〈0·01,P〈0·05),APACHEⅡ和CRP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ESS和APACHE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4d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才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而同期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凝,调脂,控制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68%)明显高于对照组(71.70%)(χ~2=4.81,P=0.02);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68,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43,P<0.01),观察组的局部脑血容量(r CB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72,P<0.01),局部脑血流量(r CBF)、局部达峰时间(r TTP)、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 M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快速恢复梗死区域血流灌注,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阿替普酶这种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溶栓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对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这种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配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及总有效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及脱水降颅压及保护脑细胞、改善循环、使用甘露醇、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后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机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NIHSS)评分。结果治疗21d后,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2.61%,总有效率为94.41%;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1.88%,总有效率为3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安全有效,而且能更好地提高神经功能恢复,对脑组织有显著保护作用,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3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的效果,以找出最佳用药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对降纤酶、低分子肝素钠、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依次为10.88,24.46,22.62;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1.76%,10.71%,2.38%。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调控血压、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5.2 g/d静脉滴注,共10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8.4±2.5)分比(13.2±2.3)分,对照组(9.6±3.2)分比(13.4±2.7)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 (26/4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