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区的护理价值,为ICU病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改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工作模式的主要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统一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重视为基础,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护士规范用语、护士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护士心理状况变化、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①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至实际的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对于优化护理工作内容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士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合格率分别为75.0%、68.8%,实施后分别为96.3%、93.8%,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77.5%,实施后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10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④护士对患者相关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⑤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SAS与SDS得分分别为(44.29±11.57)分、(42.16±10.37)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分别为(31.25±6.77)分、(30.53±5.98)分,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⑥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即能够提高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护士护理用语更加规范、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护士心理状况明显转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护理投诉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消除纠纷隐患,建立和谐融洽的医疗、护理环境。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在该院的68起护理投诉进行分析。结果 服务态度生硬占投诉率最高41.2%(28起),其次为工作责任心不强、护患沟通不畅、专业技术能力不强、收费问题等;被投诉科室以门急诊护理部最高,占投诉总数36.8%,其次是儿科和妇产科;职称低、年纪轻、编外护士被投诉率较高。结论 加强护士医德医风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士护患沟通技能、关注编外合同制护士、加强重点科室管理是减少护理投诉有效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慧 《河北医药》2016,(5):794-79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腹部外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沟通能力、责任心、熟练程度、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 P <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医院性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 P <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体检人员200例将其列为实施前组,选取已经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体检人员200例将其列为实施后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满意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护士服务态度、护士采血术、采血室环境、采血知识宣教以及人文关怀方面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风险发生率为21%,护理风险实施后风险发生率为3%,护理风险实施后显著低于实施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的应用效果,临床可大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梁茵  林丹妹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91-692
目的有效地减少或回避我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患者家属和医院造成的伤害及损失。方法根据我科护理现状,分析存在的护理不足及原因,找出加强风险管理教育的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学习和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务意识,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改善了服务态度。结论患者投诉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旨在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我院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收治的11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10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和诊区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月至5月)和实施后(2016年6月至10月)的产科门诊患者各400例进行安全管理满意度调查;同时选择34名产科门诊注册护士分别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进行风险认知调查.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风险认知和患者的安全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风险认知和风险意识均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就诊环境、护士整体服务评价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产科门诊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开始,在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应急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文书书写规范、护理操作熟练)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7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有61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7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于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为11.7%;对照组60例患者死亡19例,死亡率为31.7%,经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及书写规范性分别为97.2%、(93.2±5.7)分、(92.8±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5%、(84.3±6.2)分、(83.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查对记录表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本院原有的护理查对记录表进行简化及改进,并将改进的护理查对记录表应用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改进前后对腹部外科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比较.结果 改进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护理纠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0.83%、1.67%明显低于改进前10.00%、8.33%、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率为95.83%高于改进前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外科护士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意外风险处理及总护理质量等方面评分分别为(17.22±3.96汾、(18.36.4.55)分、(17.55.4.22汾、(16.23±4.56汾、(13.92±3.26)分、(76.25±10.96)分明显高于改进前(12.69±2.25)分、(10.45±1.78)分、(11.85±2.56)分、(10.69±3.12)分、(9.69±4.36)分、(53.48±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查对记录表的应用可提高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医院性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比54.76%,P<0.05);干预组非常满意90.70%、满意6.98%、不满意2.32%,对照组非常满意59.52%、满意26.19%、不满意14.29%,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为(72.17±11.49)、躯体活动评分为(71.41±13.54)、情绪反应评分为(70.89±17.64)、睡眠评分为(78.46±12.10)、精力评分为(72.19±13.86)、人际关系评分为(71.27±10.47)、总生活质量评分为(67.85±5.46),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7.45±8.31)、躯体活动评分为(65.07±11.05)、情绪反应评分为(62.34±15.20)、睡眠评分为(70.42±13.41)、精力评分为(65.46±10.92)、人际关系评分为(64.37±9.89)、总生活质量评分为(60.94±7.21),干预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入院的80例急诊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模式临床辅助抢救效果、临床参数、并发症、临床事件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为(10.82±1.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1.76)分,NEWS评分为(7.05±1.0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7±0.84)分;检查耗费时间为(17.02±6.49)min、急诊科入室时间为(7.25±3.16) min、住院时间为(15.06±6.61)d、总体临床事件发生率为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6±7.79) min、(12.89±5.37)min、(24.74±7.16)d、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超早期多机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伤后4~10h内全麻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亚低温治疗方案,包括伤后3h内冰毯降温,并持续至术后48h,同时持续静脉点滴金尔伦4~7d(2.4 mg/d);术中用15℃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硬膜腔及血肿腔,使脑表温度低至32℃~35℃.术后选择性头部冰帽或颈部大血管表面放置冰块降温等.比较术后颅内压的变化、预后评价及对血清NSE、MBP、S-100β蛋白含量及脑脊液Aβ水平影响.结果 术后24h、48h、72h及1周,观察组颅内压分别为(20.2±1.6)、(16.5±2.9)、(16.5±1.7)、(12.8±3.5) mmHg(1mmHg=0.133 kPa),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1.9)、(22.8±2.0)、(21.6±1.8)、(17.8±4.3)mmHg;术后1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对照组术后24h、48h、72h、96h脑脊液Aβ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在同时间点的脑脊液Aβ水平则低于术前;T1~T4时脑脊液Aβ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NSE、MBP及S-100β均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P< 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优于单一开颅治疗,可通过降脑耗氧量、减轻炎症反应、抑制钙超载等多种机制综合发挥脑保护作用,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采用家属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并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适感比例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晕厥、造影剂过敏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0.00%及1.92%,低于对照组的9.62%、13.46%及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远视力、移动及光感、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读和精细工作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27.98±4.43)分、(12.54±3.06)分、(14.96±5.03)分、(18.65±3.73)分及(73.25±16.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家属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舒适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给予改良的规范化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命质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自拟满意度问卷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统计比较.结果 除社会功能和活力两个维度外,对照组中生理功能(79.82±3.47),心理功能(72.07±4.80),肌体疼痛(68.47±4.92),总体健康(57.47±4.57),情感功能(58.02±3.47),心理护理(48.41±3.82);干预组中生理功能(83.16±2.89),心理功能(78.19±4.45),肌体疼痛(78.53±3.85),总体健康(64.43±4.36),情感功能(62.08±4.28),心理护理(61.22±4.36),干预组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97.96%,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采用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恢复,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并改善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推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规范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持服用类固醇药物、鼻窦冲洗、按时复查清除鼻腔囊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评分、总分分别为(8.26±1.32)、(8.74±1.23)、(9.04±1.36)、(9.52±0.69)、(36.02±3.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应用规范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运用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94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MMSE评分为(28.25±1.55)分,高于对照组的(23.40±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为(10.86±3.98)分,低于对照组的(14.65±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2个月IADL评分分别为(26.32±2.52)分、(30.76±1.1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应用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临床辅助疗效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中医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风偏瘫症状积分肢体功能、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总体干预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中风偏瘫症状总积分(11.14±2.37)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0.13±2.18);干预后上肢Fulg-Meyer评分(21.40±3.37)、下肢Fulg-Meyer评分(22.08±3.08)与ADL评分(72.14±9.04)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18.16±2.90)、(18.75±2.77)、(62.38±9.31),CSI评分(9.69± 1.27)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1.2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运用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