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阶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采用后路伤椎置钉6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单阶段爆裂性骨折47例(A组),在同期随机选择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1例(B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2组在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矢状面Cobb角,远期椎体高度维持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单阶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伤椎复位效果好,椎体术后远期椎体高度维持良好,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伤椎不置钉,观察组伤椎置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及脊髓损伤标志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obb's角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6、IL-8、IL-1β、IL-10、MPO、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P70、S100β、pNF-H、GFAP、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椎置钉可有效维持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中填塞人工骨椎体成形、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术后第1个月及第24~36个月追踪应用疼痛视觉评估表(VAS)评价患者胸腰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量伤椎体成形后椎体高度变化改善情况。结果失访4例(2.6%),152例(97.4%)获得随访24~36个月,平均3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骨折椎体愈合良好,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无加重,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情况。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椎体成形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维持椎体的强度、高度,更好地防止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复发,减少腰背痛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腰椎压缩>2/3骨折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恢复腰椎椎体高度并经椎弓根植骨;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横突间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恢丢失高度测量,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组间t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椎弓根植骨组33例随访18-24个月,术后椎体高度丢0-5%,平均2.3%;组间比较P=0.425>0.05,说明经椎弓根植骨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对照组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横突间植骨术后椎体高度丢10-25%,平均16.7%;组间P=0.953>0.05,说明对照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33例予以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腰椎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高度丢失与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并经椎板横突间植骨组行秩和检验(P=0.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防骨折椎体高度丢失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复位加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神经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者运用体外复位加有限减压固定术,随诊6个月~4.5年。结果18例患者19个受伤椎体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丢失,除4例FrankelA级患者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1~3级改善。结论体外复位加有限减压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伤椎复位固定和经伤椎椎弓根颗粒植骨和有选择半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固定和经伤椎植骨椎体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同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注射骨水泥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47.5±6.4)%和(19.1±2.7)%,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9.2±1.4)%和(1.6±0.4)%。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4.3~*,平均矫正12.3~*.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前柱提供长期稳定,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6例。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46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25%恢复至平均95%,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中11例无变化,余35例均提高1~2级。结论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伟  唐国庆 《安徽医药》2019,23(1):136-138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25例,并与同期收治的28例开放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 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s角,微创组分别为(63.06±1.50)%、(91.24±1.01)°、(24.10±1.49)%、(12.57±1.14)°;开放组分别为(62.95±1.36)%、(91.40±1.28)°、(23.82±1.81)%、(12.46±1.08)°,两组病例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1在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微创组为(2.88±0.93)分,开放组为(3.43±0.57)分,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微创组为(12.92±1.73)d,开放组为(18.86±2.24)d,微创组早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微创组分别为(54.20±6.40)mL、(8.08±1.82)d,开放组分别为(07.14±11.90)mL、(14.64±1.91)d,微创组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肯定,病人术中出血少,下地负重时间早,疼痛缓解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锥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与万向螺钉的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选取行传统后路经伤锥置入椎弓根螺钉的6钉内固定治疗的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 n =24,置入万向钉组)和对照组( n =28,置入单向钉组),2组均行经伤锥置钉的开放后路3椎体6钉内固定治疗术。比较2组病例一般情况,术前、术后1、3、6、12个月伤锥前(后)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变化,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椎体功能情况,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比较伤锥前(后)缘高度,仅术后12个月2组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段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失败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伤锥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与单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相似,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而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内固定成功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联合后路椎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本院4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联合后路椎管减压治疗;B组2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包括Cobb角改变、伤柞中央与正常椎高度比、随访疼痛Denis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点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Den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中央高度与正常比值及Cobb角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路柞管减压与否,对柞弓根螺钉同定植骨治疗无神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37足)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SandersⅢ、Ⅳ型骨折病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4岁(20~61岁).结果 32例患者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由术前的(12.9±5.7)°、(109.1±6.2)°,恢复至术后的(23.4±4.7)°、(122.2±8.0)°(P<0.05);术后跟骨高度、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切口并发症2例,发生率6.25%.术后1年随访Maryland足部评分:优12足、良18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81.08%.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拉力螺钉能够维持骨折复位,锁定钢板能够对坚强骨质进行良好固定,二者相结合能够提供稳定的内固定,为术后功能锻炼和恢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侯海斌  史盛梅 《安徽医药》2016,20(12):2216-22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爆炸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椎弓根植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内固定断裂和松动,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进行比较,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校正后凸Cobb角丢失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不仅仅可以实现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以及前中柱稳定性的重建,同时也能对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丢失有效避免,并避免内固定断裂松动现象,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胸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稚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胸椎爆裂型骨折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胸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支具佩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2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Cobbg角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E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胸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爆裂型骨折疗效明确,能有效促进脊髓神经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32例,仅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26例(78.8%),骨折不愈合7例(21.2%),对照组骨折愈合17例(53.1%)例,骨折不愈合15例(46.9%),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骨折愈合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剑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50-251,254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6.4±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2.7±12.6)mL,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手术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未发生明显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