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手术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2015年6 月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同期髋关节置换术(同期组)、分期髋关节置换术(分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总输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总输血量及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无差异,P>0.05;并发症发病率无差异,P>0.05;但是同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分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同期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终末期髋关节疾患同期与分期行THA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4-12诊治的行双侧THA的髋关节疾患68例(136髋),其中同期行双侧THA 26例(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 42例(分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双侧肢长差异、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68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6(1~3)年。2组的手术时间(t=2.01,P=0.751)、总失血量(t=1.473,P=0.651)、总输血量(t=0.87,P=1.051)、术后Harris功能评分(t=0.23,P=2.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t=-9.73,P=0.041)、住院费用(t=-2.35,P=0.035)、术后肢长差异(t=-4.76,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同期组和分期组各1例),6例出现术后谵妄症状(同期组2例,分期组4例)。结论在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围术期管理得当、医生手术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同期行双侧THA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患者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肢长差异方面与分期行双侧THA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髋患病需全髋关节置换者既往多行分期手术。随着髋关节置换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宜条件下的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日渐被骨科医师所选择。1986年至2000年间,笔者对15例患者施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同期双侧全髋置换者7例,同期双侧全髋返修者1例。报道如下。资料及方法1.本组临床资料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2~72岁,平均61岁。原发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双侧股骨颈陈旧性骨折1例,双侧扁平髋1例,酒精性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64例双侧THA患者按照ASA评级分为两组,A组34例行同期双侧THA,B组30例行分期双侧THA。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A组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行双侧THA安全有效,节约医疗资源,但需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且应控制好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5.
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置换术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相关临床指标.方法 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THA Ⅰ组)74例(148髋),分期双侧全髋置换术(THA Ⅱ组)54例(108髋),比较两组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总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Harris评分、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住院天数、总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前后Harris评分、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HA Ⅰ组平均手术时间(135.7±33.0)min、总失血量(1 378.6±571.7)ml、输血量(575.8±582.6)ml,THAⅡ组平均手术时间(161±46.1)min、总失血量(1 589.5±628.0)ml、输血量(544.6±582.6)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HA Ⅰ组平均住院天数(15.7±4.1)d、总费用(69 603±27 054.7)元,THAⅡ组平均住院天数(29.2±10.8)d、总费用(107 169±51 697.1)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HA Ⅰ组冲经系统并发症(P=0.017)、心血管系统并发症(P=0.012)发生率比THA Ⅱ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他系统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并且能够降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髋关节晚期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很多晚期关节病,特别是髋关节疾患是双侧发病的,如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的双侧髋关节等,对此类疾患惟一有效的治疗是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同期与分期小切口双侧全髋关节置换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小切口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2年2月~2007年5月行手术的92例小切口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组52例(104髋),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组40例(80髋)。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的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的总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能够降低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术后恢复时间短,与分期置换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患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双髋均需全髋置换病例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国内报道亦不多见。自1998年6月~2001年10月共开展6例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同期双侧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髋部病变行初次THA 786例,其中同期双侧置换125例(SBTHA组),单侧置换661例(UTHA组)。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失血及输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BTHA组泌尿系统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率高于UT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髋严重病变的患者,行SBTHA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2次独立的UTHA也较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并分析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期与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12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30例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期全膝关节置换54例,分期全膝关节置换176例(125例间隔时间<3个月,8例间隔时间为3~6个月,9例间隔时间为>6~9个月,13例间隔时间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双侧THA的患者55例(110髋),同期行双侧THA的25例纳入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的30例纳入分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肢长差异等。结果5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0年,平均1.8年。两组在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P=0.035;t=-2.39,P=0.041);同期组和分期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期组2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分期组1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7,P=0.023;t=4.213,P=0.019);同期组和分期组术后肢长差异分别为(0.16±0.34)cm、(0.47±0.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23)。结论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假体,同期与分期行双侧THA都是可行的,但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肢长差异方面,同期双侧THA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行全髋置换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及出院时均检测股骨颈部位骨密度值,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予以对症处理,随访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入院、出院时T-score分别为-2.75±1.24和-0.88±0.96,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3.6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52例,良15例,优良率88%,与普通患者差异无显著性;出现并发症9例;伤口浅层感染1例;股骨干上段劈裂2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中度髋关节疼痛4例。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复杂,围手术期应准确诊断,谨慎操作,术后给予严密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3.
程鹏  杨卿  朱波  陈安民  游洪波 《骨科》2020,11(4):281-286
目的 比较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 P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行THA的72例OFN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PA组和DAA组,每组36例。统计病人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因及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分期等资料,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出院时髋关节活动度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前、术后(5 d,1、6个月)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DAA组的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髋关节活动度明显长于PA组[(109.44±11.00) min vs. (79.81±10.16) min,166.94°±15.32° vs. 123.61°±17.47°],但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小于PA组[(9.25±1.50)cm vs. (13.14±2.08) cm,(213.61±47.22) ml vs. (287.03±55.24) ml,(77.33±29.35) ml vs. (115.89±36.33) ml,(1.11±0.32) d vs. (1.50±0.61) d,(6.42±1.23) d vs. (8.25±1.4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AA组术后5 d及1个月的VAS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VAS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PA相比,采用DAA行THA,病人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更快、疼痛感更轻,能显著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易发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2年12月来所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141例(151侧),年龄22~86岁,男66例,女75例,因股骨头坏死致手术64例,因股骨头/颈骨折者47例,其他30例,均采用后外侧切口。结果其中发生关节脱位7例(男3例,女4例),发生率2%。初次脱位时间于术后4天至半年不等。单次脱位5例,多次脱位2例,均为后脱位。保守治疗6例(10次),闭合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治疗2例(2次),1例术后1周发现脱位需手术切开复位并调整臼杯位置,1例手术松解软组织方可复位。结论手术避免假体安放不当及软组织失衡,术后正确护理可降低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 :从 1996年 9月~2 0 0 3年 2月 ,对 14例 (2 0髋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 ,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 10例 ,单侧 4例。病人全是女性 ,平均年龄 45岁 (3 5~ 67岁 )。双侧全髋置换 6例 ,单侧 8例。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随访 6个月~ 6年 ,平均 4年 8个月 ;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 3 2 43分恢复到术后 1年的 90 15分。截止目前无 1例翻修。术后 6个月 ,患者均能下地行走 ,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病人 ,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haematoma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ummary We have used ultrasound after 84 total hip replacements to define the site and size of any haematoma present. Repeated examination after operation indicated when the haematoma had occurred.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wo suction drain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one in preventing haematomas around the prosthesis in the first week after operatio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 haematoma allows rational treatment which should reduce the risk of deep infection.
Résumé L'ultrasonographie a été utilisée dans une série consécutive de 84 arthroplasties totales de hanche afin de préciser la localisation et l'importance d'un éventuel hématome. Il a été ainsi possible de démontrer que deux drains aspiratifs sont plus efficaces qu'un seul vis à vis de la prévention des hématomes péri-prothétiques durant la première semaine post-opératoire. La découverte précoce d'un hématome permet un traitement rationnel, susceptible de réduire le risque d'infection profond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随访静息疼痛评分、术前住院时间、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根据术后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和延迟出院组(术后住院时间>14 d),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延迟出院的因素。结果共纳入908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正常出院组比较,延迟出院组的年龄明显偏高,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多,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075,95%CI 1.287~3.346,P=0.003)、手术时间>3 h(OR=1.997,95%CI 1.181~3.375,P=0.010)、术中失血量≥800 ml(OR=2.898,95%CI 1.449~5.794,P=0.003)、PACU时间>60 min(OR=1.745,95%CI 1.064~2.859,P=0.027)、术前住院时间≥7 d(OR=1.805,95%CI 1.114~2.924,P=0.016)、术前有合并症≥2个(OR=2.912,95%CI 1.513~5.825,P=0.003)是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及术前合并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