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沈东舜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3,20(2):123-123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本病突然发生,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损害特点为集簇性小水疱,呈带状排列,伴有神经痛,愈后极少复发,但神经痛及疱疹后神经痛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TDP照射进行治疗带状疱疹96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共96例,均来自门诊,其中有9例在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院治疗者。男64例,女32例。年龄16~78岁,其中16~25岁43例,26~50岁26例,51岁以上27例。病变位于躯干部81例、股部8例、头面部7例,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使用夹脊穴针刺治疗和腰部“桥式”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夹脊穴针刺治疗联合腰部“桥式”运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炎症因子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使用夹脊穴针刺治疗和腰部“桥式”运动疗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并用手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针刺华佗夹脊穴与背部点穴、背俞穴拔罐等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6个月,随访6~24个月。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47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与手法治疗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65-6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动脉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分为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使用针刺颈部夹脊穴的方法,对照组使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一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治愈和改善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脑供血,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使脊柱发生骨折或脱位导致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伤,同时引起受损害平面以下的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的脊髓功能综合征[1].当椎体移位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时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截瘫.我院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对脊髓神经损伤致瘫痪患者进行护理,对其运动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与分析老年人患脑梗死的临床心理表现特点,观察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理问题有无促进康复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即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即普通治疗组,各组均为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伴有心理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与抑郁.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问题明显得到改善,且临床疗效较之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好,两组效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数老年脑梗死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出现焦虑、抑郁与恐惧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应用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及维生素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痊愈27例,痊愈率约为58.70%;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约为93.48%。46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痊愈14例,痊愈率约为30.43%;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约为84.78%。观察组痊愈率58.70%显著优于对照组30.4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优于对照组84.78%,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0.59±3.17)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8.49±6.15)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齐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对于带状疱疹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带状疱疹结痂,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双侧完骨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临床疗效为指标,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完骨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针刺颈夹脊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结合热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入住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奥拉西坦组、热针灸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其他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拉西坦组加用奥拉西坦药物治疗、热针灸组加用早期热针灸中医治疗、联合组加用奥拉西坦结合热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简单智能检查量表( MMSE)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来评价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MMSE评分组内比较:奥拉西坦组和热针灸组在3个疗程后出现明显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在2个疗程后开始见疗效,并在3个疗程后患者MMSE分值已恢复到轻度认知障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联合组患者MMSE分值开始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组间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患者基本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拉西坦结合热针灸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王爱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115-116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85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及护理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总有效率为94.12%,无一例患者出现恶化或死亡.结论 护理干预具有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且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的7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每次30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每次80 mg,每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ADL量表评分以及NIHSS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后对两组采取颅脑CT复查,对患者的脑水肿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治疗10 d后的ADL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NIHS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水肿分级为D级的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峰值流速以及平均流速均显著升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缓解脑水肿,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内皮素(endothelin,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在广西省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脑心通胶囊,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血压舒张压、脑脊液压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ET-1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4%和78.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舒张压和脑脊液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降低ET-1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的病人1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为常规治疗组、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治疗.三组病人疗程均为15 d,比较各组病人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各组病人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对血小板的抑制率低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西洛他唑可以克服氯吡格雷抵抗,根据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欧阳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7):17-2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及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甘油三酯(TG)、总胆固...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电针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后构音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电针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及早期电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5),两组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级别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05,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者相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早期电针干预能改善ACI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时(28.5±13.6)分,入院1月时(52.5±12.5)分;对照组入院时(29.2±12.9)分。入院1月时(40.5±11.9)分。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在病后1月时均较入院时有明显的提高(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麝香四黄颗粒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急诊收入的80例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其中所需总量的10%在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静脉泵入6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冲服麝香四黄颗粒,1剂/d,分早晚2次服,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 d,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 d,两组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四黄颗粒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76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A组(38例)在吸氧、抗凝血、扩血管、脑保护剂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B组(38例)使用大剂量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A组治疗后ESS评分(61.8±14.2)分,总有效率57.9%,B组治疗后ESS评分(62.4±14.6)分,总有效率6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肝功异常、肾功异常、心衰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13.2%、15.8%、2.6%和23.7%,B组肝功异常、肾功异常、心衰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39.5%、44.7%、18.4%和55.3%,A组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梗塞的疗效与大剂量相当,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