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补肾和脉方(HMF)对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 24 只 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 HMF 组和阿托伐他汀组, 每组 8 只。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0.25%胆固醇和 15%可可脂) 喂养, HMF 组给予高脂饲料+HMF[1.37 g/(kg·d)]喂养, 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5 mg/(kg·d)]喂养。8 周后, 戊巴比妥钠(0.8%, 0.05 mL/10 g)腹腔注射麻醉, 取小鼠胸主动脉切片, 行常规 HE 染色观察胸主动脉斑块大小; 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巨噬细胞 CD68、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IL) -1β 和 IL-8 的表达水平。并采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小鼠总胆固醇 (TC) 和总三酰甘油 (TG) 水平。结果 HMF 组胸主动脉斑块大小, 胸主动脉斑块内 CD68、 TNF-α、 IL-1β和 IL-8 的表达水平, TC、 TG 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组, 高于阿托伐他汀组 (均 P<0.05)。结论 HMF 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可抑制 AS 进展,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 减轻斑块炎症细胞浸润, 减少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邹璐  李芳 《贵州医药》2023,(3):350-351
目的 探讨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首先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模型,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ApoE-/-小鼠12周,在造模完成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对照组、益气滋阴活血通络中药复方组、阿托伐他汀组,并分别予以蒸馏水、益气滋阴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阿托伐他汀干预12周,以检测小鼠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中药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脉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高脂对照组比较,在益气滋阴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阿托伐他汀组中、高剂量组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系数都有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减少了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表达。结论 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具有稳定AS斑块的作用,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新生,从而降低新生血管在斑块内的表达,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否与唾液酸转移酶(ST6Gal-Ⅰ)的表达相关。方法取ApoE~(-/-)小鼠,分别采用高脂喂养16周(基线模型组,baseline)、高脂喂养23周(对照组,control)及高脂喂养23周且瑞舒伐他汀灌胃7周(药物组,rosuvastatin)构建模型。分别测定3组ApoE~(-/-)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分析动脉粥样形成的病理变化,确定高胆固醇血症模型成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主动脉内膜中ST6Gal-Ⅰ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基线组相比,随着高脂饲料喂养周数增加,小鼠血清中LDL-C、HDL-C、TC、TG均增加,其中LDL-C及TG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动脉弓斑块面积明显增大(P<0.05),管腔内膜明显增厚(P<0.05),说明高胆固醇血症模型构建成功。而瑞舒伐他汀处理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四项指标、斑块面积均有所下降,且LDL-C、TG水平及斑块面积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检测3组ST6Gal-Ⅰ表达显示对照组较基线组动脉弓处表达上调,用药后ST6Gal-Ⅰ表达明显下调。结论瑞舒伐他汀预防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可能与ST6Gal-Ⅰ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棘黄酮与阿伐他汀联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金黄地鼠的影响。方法给予金黄地鼠高脂饲料4周,造成高血脂金黄地鼠模型,同时灌胃给沙棘黄酮与阿伐他汀组合药物。4周后测定高脂模型金黄地鼠三酰甘油(T G )、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病理学。结果阿伐他汀+沙棘黄酮组与模型组比较对于血脂各成分CHOL、HDL、LDL、TG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或0.001),并能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金黄地鼠病理学异常。结论沙棘黄酮与阿伐他汀联用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并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吴卫  卢理英  邹颖 《海峡药学》2012,24(5):204-20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 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 治疗组颈动脉IMT在12个月后缩小显著(P<0.05).血脂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硬化模型家兔血脂、CRP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兔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共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新西兰兔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观察各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比较。结果对血脂的影响:高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TC、LDL-C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CRP的影响:高脂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加味补阳还五汤、正常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脂、抗炎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饲料对小鼠体重、血糖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并且明确禁食时间对血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0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及普通饲料,4个月后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对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给予普通饲料4周、普通饲料2周+高脂饲料2周、高脂饲料4周,考察动物的体重、肝脏、血糖、血脂水平,并分析正常饮食条件下取材前禁食12、6 h及不禁食条件下对血脂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给予高脂饲料的ApoE-/-小鼠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给予高脂饲料的C57BL/6J小鼠的体重增加(P<0.01),肝脏脂肪样变;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下降(P<0.01)。相比于禁食12 h,禁食6 h及不禁食条件下检测到的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饲料可加速ApoE-/-小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升高血糖、TC及LDL-c水平,但明显降低TG值。禁食时间可影响血清TG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补体因子H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处补体因子H(CFH)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Ⅰ(高脂饲料喂养10周)、模型组Ⅱ(高脂饲料喂养20周)、预防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预防性给药10周)和治疗组(于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给予瑞舒伐他汀,喂至20周)。阶段试验结束时取主动脉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FH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脂及血清hsCRP、C3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Ⅰ和模型组Ⅱ比较,预防组及治疗组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和斑块内CFH表达增多;CFH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脂、hsCRP、C3a水降低(P<0.01或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反应,增加CFH表达。  相似文献   

9.
华先平  杨勇  陈平英 《医药导报》2011,30(6):743-746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联合组口服瑞舒伐他汀 10 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所有观察对象均低脂肪饮食,CAS患者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浓度。结果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组血清hs CRP、MMP 9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和联合组HDL C明显增高(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联合组HDL C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组hs CRP、MMP 9及颈动脉IMT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均有抗CAS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协同作用,机制与调脂、抗血小板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类方(自拟复方蒌薤合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制备AS模型.在实验过程中,每周测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变化;在实验前和10周末取大鼠血液并提取血清,测定ALT、TC、TG、LDL-C、H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10周末,大鼠麻醉后取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提取主动脉组织中CD40 mRAN,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结果 高脂模型组10周末ALT较实验前升高[(79.6±3.5)U/L比(41.3±3.0)U/L,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10周后ALT[(45.6±3.0)U/L、(50.4 ±-3.7)U/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10周后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并且在TC和LDL-C方面2个治疗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周末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1);阿托伐他汀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10周末hs-CRP水平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低于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复方蒌薤合剂治疗组治疗后主动脉的CD40 mRNA表达均较高脂模型组降低(均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蒌薤合剂在不影响大鼠进食量的情况下,具有保护肝脏、调脂、抗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不全相同,表现出可以升高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尔硫芯卓对实验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钙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地尔硫芯卓组,每组9只。观察实验后家兔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各组间的含量变化,测定实验结束时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及显微镜下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高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IL-6、CR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降低(P<0.01);与高脂组相比,地尔硫芯卓组TC、LDL-C、IL-6、CRP降低(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降低(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地尔硫芯卓组IL-6明显降低(P<0.01),CRP、TC、TG明显升高(P<0.01)。结论:钙拮抗剂地尔硫芯卓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和抗氧化、减少炎性介质IL-6、CRP的释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相关指标、IMT、血脂与相关分子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斑块直径、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硬斑比例、IMT、TG、TC、LDL-C、BNP、Hs-CRP与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软斑比例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调控因子Wnt1、β-catenin、蓬乱蛋白1(dvl-1)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饲料)、处理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2.5mg.kg-1.d-1),每组8只,各组兔给予相应饲料喂养,每日1次,12周后采血并处死,检测各组兔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硬化斑块处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处理组血脂指标明显升高,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明显增强,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血脂指标明显降低,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明显减轻,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钙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霞 《河北医药》2010,32(16):2160-216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4月龄雄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配方:1%胆固醇(TC)+10%猪油+7.5%蛋黄粉+81.5%普通饲料);治疗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5mg.kg-1.d-1。实验共进行12周。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测定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兔的血清TC、TG、LDL-C、ET-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NO水平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兔血管内膜明显增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含大量泡沫细胞,具有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兔血清TC、TG、LDL-C、ET-1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HDL-C、NO水平显著升高(P〈0.01);兔血管内膜轻度增厚,有较少量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除具有强大的降脂作用外,还通过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振坚  何世安  雷斌 《中国药房》2014,(32):3024-302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患者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2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3次/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HDL、TG、颈动脉斑块情况及PAI-1、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IMT及PAI-1、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血脂、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及颈动脉斑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前后做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体积和性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in,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明显减少,TC、TG、CRP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抗高血压联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的疗效。方法  71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治疗组 ,随访 6个月 ,观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服药前后纤维蛋白原 ( FIB)、C反应蛋白 ( CRP)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紧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因缺血再住院发生率下降 ,FIB、CRP减少。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ACS,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硫酸甘糖酯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损害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鹌鹑用高脂饲料喂养8wk能形成典型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给动物po硫酸苷糖酯(PGMS)50及25 mg·kg~1·d~1,能明显抑制鹌鹑血清总胆固醇TC及(LDL+VLDL)C水平的升高,提高HDL C/TC及HDL_2/HDL_3 C比值,实验8 wk末,高脂组动脉病变重,斑块发生率为91.7%(11/12);PGMS高,低剂量组动脉病变轻,斑块发生率分别为25.0%(3/12)及41.7%(5/12).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用药组动脉内膜增生明显轻于高脂组,提示硫酸甘糖酯对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