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使用甲硝唑预防感染效果。方法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产妇8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常规剖宫产手术,后进行0.5%甲硝唑100ml,冲洗官腔及腹腔。对照组42例,手术后进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配合抗生素及替硝唑。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病率、宫腔感染、切口感染及二次缝合情况。结果使用甲硝唑进行宫腔(并腹腔)冲洗后,产妇感染情况明显好转,术中和术后感染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甲硝唑进行冲洗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对产妇围生期保健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萍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94-1795
目的:探讨用0.5%的甲硝唑液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8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病例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硝唑组,两组分别各取200例,甲硝唑组使用0.5%的甲硝唑液冲洗宫腹腔和腹壁切口,对照组不用,其它一般资料、手术方法、术后用药等无差异。结果:甲硝唑组的腹壁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和术后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0.5%甲硝唑冲洗宫腹腔预防术后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在子宫腔内放置甲硝唑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日~2012年6月15日前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腔内放置甲硝唑,对照组不放置甲硝唑,两组均在术后1周和1个月复检术后感染状态,比较阴道清洁度改善和盆腔炎症减轻情况.结果 共纳入69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23例,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术后1周和1个月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26.1% vs 80.4%;26.1% vs 69.6%);术后1周和1个月时试验组感染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100.0% vs 67.4%;91.3% vs 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应用甲硝唑能达到降低感染率的目的,可以改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吴志刚  徐芳青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16-1519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婴产妇96例资料,按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每组24例,其中甲组产妇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宫腔,乙组产妇给予37.5~37.8℃甲硝唑溶液冲洗,丙组产妇给予22~25℃甲硝唑溶液冲洗,丁组产妇给予39~40℃甲硝唑溶液温冲洗;比较4组产妇手术前后相关指标(体温、心率、阴道出血量、切口感染)测得值的差异。结果:4组产妇产后常规围手术期指标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乙组产妇用药后的指标测得值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甲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甲、丙两组产妇术后的体温低于乙、丁组(P<0.05);乙、丁组产妇心率均出现上升趋势(P<0.05),但仍低于甲、丙组产妇。结论:采用37.5~37.8℃甲硝唑溶液冲洗剖宫产产妇宫腔,有效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和阴道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3):706-708
目的:评价甲硝唑对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3月间收治的需剖宫产的产妇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给予甲硝唑液无菌纱布擦拭宫腔以及冲洗宫腔预防,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宫腔以及冲洗宫腔。结果:治疗组产妇用药后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率为2.08%和术后患病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0.42%和1 8.75%(P<0.05);治疗组产妇用药后WBC、ESR、CRP测得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预防用甲硝唑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6.
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洪斌 《今日药学》2008,18(5):38-39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术后感染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对某院308例产妇分组观察,一组手术过程中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进行腹腔冲洗,另一组不进行术中冲洗,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d。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的切口感染及术后WBC等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将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数、体温升高病例数、WBC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为两组之间切口感染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体温、WBC升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感染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术后感染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对某院308例产妇分组观察,一组手术过程中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进行腹腔冲洗,另一组不进行术中冲洗,术中及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d。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的切口感染及术后WBC等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将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数、体温升高病例数、WBC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为两组之间切口感染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体温、WBC升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腹腔冲洗预防感染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厉美珍 《海峡药学》2008,20(11):99-100
目的 观察替硝唑用于剖宫产术中冲洗宫胫、腹腔及切口,预防术后发热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在剖宫产术中用替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腹腔,膀胱反折及切口;对照组清理腹腔残血后即关腹.结果 替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减少术后发热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显著.结论 该方法 方便、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当中采用甲硝唑进行宫腔冲洗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和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文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平均为34例。观察组产妇术中选择采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对照组产妇不选择甲硝唑进行宫腔冲洗,对两组产妇子宫内膜异位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本文对照组产妇术后17例产妇体温升高到38.5~39.0℃,占50.00%;对照组产妇术后4例产妇体温升高到38.5~39.0℃,占11.76%,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白细胞计数升高(15~20)×109/L的产妇15例,占44.12%,而观察组为3例,占8.82%,两组之间差异明显,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率为38.24%(13/34),观察组为5.88%(2/34),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41.18%(14/34),观察组为5.88%(2/34),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对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和产褥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保证产妇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8,(8):1324-1326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宫腔冲洗对高危剖宫产产妇预防产后感染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剖宫产的高危产妇90例资料,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30例);3组产妇均给予施行剖宫产手术,甲组产妇给予甲硝唑溶液(22~24℃)冲洗宫腔,乙组产妇给予甲硝唑溶液(39~40℃)冲洗宫腔,丙组产妇给予甲硝唑溶液(37.5~37.8℃)冲洗宫腔预防产后感染,比较3组产妇术前、术后15 min的体温、心率,以及产后2 h阴道出血量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产妇术前的体温、心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术中用药术后15 min的心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P<0.05),体温明显低于乙组、丙组(P<0.05);乙组和丙组产妇术后15 min的心率、体温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产妇用药产后2 h的阴道出血量和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和甲组(P<0.05)。结论:采用37.5~37.8℃甲硝唑溶液用于高危剖宫产产妇术中冲洗宫腔,可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和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按照产妇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例,治疗期间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60例,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缩减剖宫产手术时间、降低产妇疼痛感。  相似文献   

12.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 1994年~ 2 0 0 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 ,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1994年~ 2 0 0 3年在我院分娩的 2 880 9例 ,其中剖宫产 115 6 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年~ 2 0 0 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2年~ 2 0 0 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 1994年~ 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 ,近 5a有下降趋势 ,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 ,至 2 0 0 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 1994年~ 1998年为 15 .71‰ ,1999年~ 2 0 0 3年为 14 .5 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 ,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阴道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阴道产, 40例)和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41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81例双胎妊娠产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早产,占比38.27%,发生率最低的并发症为脐带脱垂,占比1.23%,其余并发症包括子痫前期-子痫、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不同孕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1~33+6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最高,孕≥37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最低。两组产妇的第一胎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二胎窒息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2.5 kg占比82.9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的主要并发症为早产,子宫下段剖宫产使双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妊娠结局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常见的副作用,预防及护理其不良反应.方法 是对280例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腹膜外剖宫产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对其术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呼吸抑制2例,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5例,皮肤瘙痒12例,尿潴留3例,肠胀气5例.结论 对腹膜外剖宫产术使用镇痛泵的护理重点是观察产妇呼吸的变化,血压的变化.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虽然也重要,对患者同样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宫缩乏力高危剖宫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和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和欣母沛250μg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尿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  相似文献   

16.
奈福泮复合曲马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平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洪 《安徽医药》2006,10(9):654-655
目的观察静脉给予奈福泮和/或曲马多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 I~II级12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奈福泮组(N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60例,N组奈福泮20 mg 曲马多500 mg 恩丹西酮4 mg;T组曲马多700 mg 恩丹西酮4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手术结束前5 m in给予负荷剂量后接镇痛泵,进行持续静脉镇痛(C IA)。分别于术后2、8、12、24、3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Ram say镇静评分法(RSS)对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定,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S和R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N组。结论奈福泮与曲马多联合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术后镇痛,虽效果与单独使用曲马多相当,但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二种药物联合应用显得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芳 《安徽医药》2008,12(8):725-726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对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3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在常规手法按摩、宫缩应用无效的情况下,均行宫腔填塞纱条。结果3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经积极宫腔填塞纱条,有效控制了出血,保留了子宫,24h后抽取纱条未再发生出血。术后积极抗感染,产后42d随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宫腔填塞纱条确实是一个安全的积极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钠与青霉素钠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52),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术中和术后第1天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2 g和0.5%甲硝唑200 mL。对照组术中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3 g和0.5%甲硝唑200 mL;术后静脉滴注0.5%甲硝唑200 mL,qd,1 d,氨苄西林钠3 g和青霉素钠400万单位,bid,3 d。比较两组病人的感染情况、用药天数和药费。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抗菌药物用药天数、抗菌药费用和住院总药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唑林钠联合甲硝唑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9.
许晶晶  陈耀  田环环  刘金东 《安徽医药》2021,25(11):2312-2316
目的 探讨围术期输注右美托咪定(Dex)对剖宫产病人术后恢复质量(QoR-40)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胎儿娩出断脐后,观察组病人予Dex 0.5μg/kg泵注10 min,随后以0.5μg·kg-1·h-1泵注至手术缝皮结束,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PCIA自控镇痛(均加生理盐水配置至总容量100 mL),观察组:Dex 2μg/kg+舒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6 mg,对照组:舒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6 mg.记录产妇术后d1、d3、d5的QoR-40得分、FS-14疲劳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术后d3的QoR-40评分显著升高[(174.1±11.6)分比(179.9±7.1)分,P<0.05],术后d1、d3、d5的FS-14疲劳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在术后d1的疼痛感受评分上及在术后d3的情绪评分及疼痛感受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身体舒适度、身体独立能力及病人支持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在术后寒颤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新生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输注Dex可以提高剖宫产病人术后d3的QoR-40得分,改善产妇的术后疲劳,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妇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比较不同手术时间、BMI、生产季节、是否胎膜早破及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其关系.结果 1212例产妇中共发生1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32%,且不同手术时间、BMI、生产季节、是否胎膜早破及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情况均为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BMI、生产季节、是否胎膜早破及合并妊娠期并发症等均为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积极的感染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