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各种相关因素,寻找药物流产最合适的条件,以提高临床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妇女13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多因素研究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产次、孕囊大小、停经天数、子宫位置与流产结局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孕妇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产次、孕囊大小、停经天数、子宫位置、孕龄与流产结局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孕妇女年龄≥35岁、流产次数越多、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后位、孕龄≥50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相关条件,总结剖宫产术阴道分娩的临床经验,提高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74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年龄21~44岁,平均(29.5±4.1)岁;孕周32~41周,平均(39.0±1.7)周),另随机选取同期65例剖宫产术后剖宫产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30.5±4.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3±0.9)周),判断两组的年龄、孕周、BMI、子宫下段疤痕厚度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并分别对既往二次剖宫产术史的分娩结局和前次剖宫产术原因为产程停滞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年龄、子宫下段疤痕厚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较对照组BMI低(t=3.698,P0.05),观察组的孕周较对照组大(t=2.709,P0.05)。既往二次剖宫产术史的剖宫产率高于阴道分娩率(χ2=4.865,P0.05)。前次剖宫产术原因为产程停滞的剖宫产率高于阴道分娩率(χ2=5.8965,P0.05)。结论:符合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3.
吴丽丽  黄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29-3231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环切术患者为治疗组,选择63例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未行宫颈环形电环切术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76.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4,P<0.01);治疗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平均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产妇孕周及流产、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颈电环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可使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增高,但不增加孕周、流产及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首次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的123例再次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结果 剖宫产组产妇在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692,P <0.05;t =37.154,P<0.05;t =380.755,P<0.05),而在新生儿窒息、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子宫破裂.结论 剖宫产手术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密监护下,无阴道分娩禁忌的剖宫产史孕妇可优先考虑阴道试产.在设备及技术力量有保证的医院,只要有试产条件,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初孕药物流产与再次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 14 5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再孕妇女及 2 6 0例有人工流产史的再孕妇女进行比较 ,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药物流产史组因胎盘原因产生的妊娠分娩并发症 (如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 )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流产史组 (P <0 0 5 )。结论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较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少 ,药物流产比人工流产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失败的妇女作为观察组;按照1∶2选择100例药物流产成功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有剖宫产史、子宫后倾屈位、胚囊径≥23mm、孕产次≥3次、停经时间>49d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败率,影响因素复杂,对具有影响药物流产效果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流产,同时服药前需充分与患者沟通,说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373-37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采用不同终止妊娠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1年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284例,分别根据孕妇自身需要分成单纯药物流产组(对照1组)、药物流产联合人工流产组(观察组)、人工流产组(对照2组),按不同方法终止妊娠.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孕妇手术时间短,术中痛苦及并发症少,术后阴道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与对照组流产效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者,终止妊娠方式选择上宜慎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术在扩张宫颈、减轻孕妇疼痛、减小人流综合征、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疤痕子宫吸宫术安全性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供疤痕子宫流产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卡前列甲酯栓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孕周为8~12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孕周为8~12周的112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米非司酮+卡前列甲酯栓行药物流产;对照组患者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流产失败率、胚胎排出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为73.21%,失败率为26.79%,胚胎排出时间为(3.06±1.38)h;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5.36%,失败率为44.64%,胚胎排出时间为(3.75±1.22)h,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流产失败率、胚胎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1%、1.79%、3.57%、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5.36%、19.64%、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用于孕8~12周妇女的人工流产时,流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授精妊娠期孕酮(P)、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不孕症行468个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患者,术后口服地屈孕酮予以黄体支持,对妊娠的54例患者观察P、IFN-γ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组P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76,P<0.05).生化妊娠组第9天开始P水平下降,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9,P<0.05).流产组P水平从第16天开始下降,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3、19.315,均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流产组及生化妊娠组的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使用黄体支持方法提高体内P水平对预防生化妊娠和自然流产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工授精后监测P、IFN-γ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灵丘县人民医院接受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流产组和无痛人工流产术组,各51例。药物流产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无痛人工流产术组予以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后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无痛人工流产术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药物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无痛人工流产术组患者疼痛不可耐受率低于药物流产组( P <0.05);无痛人工流产术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药物流产组(P <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术中应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及发热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术中给予甲硝唑溶液冲洗盆腔,对照组术中给予生理盐水常规冲洗盆腔,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热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术后感染2例,发热3例,对照组术后感染11例,发热12例;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比22.0%;6.0%比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J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4、IL-6、IL-10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中WBC总数<10×109/L30例(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防治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和发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郑巧荣  程艳 《中国药业》2013,(21):77-78
目的 探讨孕囊大小等因素对早期妊娠失败行药物流产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被诊断为稽留流产和空囊妊娠的患者81例入院后行阴道B超检查,测量胎儿头臀长或孕囊大小,记录已测过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将800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12 ~24 h行阴道B超检查,如果孕囊完整或前后宫腔内膜厚度超过30 mm,再给相同剂量的药物或行清宫术.结果 药物治疗成功32例(39.51%),为A组;49例(60.49%)药物流产失败行清官术,为B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囊大小、流产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和血β-hCG水平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孕囊大小不作为早期妊娠失败药物流产成功的预测因素,而妊娠、分娩次数及血B-hCG水平会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剖宫产及重复剖宫产产妇150例,根据剖宫产次数分为初次剖宫产组(初次组)80例,重复剖宫产组(重复组)70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妊娠合并症(X^2=3.752,P〈0.05)、盆腔粘连发生率(X^2=7.852,P〈0.01)、母乳喂养率6个月、12个月(X^2=1.665、3.765,均P〈0.05),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相关(r=0.548,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不影响围产儿结局,妊娠合并症的发庠率与剖宫产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华沛旻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49-2751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0例GDM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生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饮食干预策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产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及胱抑素C值分别为(5.07±0.73)%和(5.07±0.73)%,(4.47±0.29) mmol/L和(5.31±0.64) mmol/L,(6.84±1.31) mmol/L和(8.45± 1.37) mmol/L,(1.11 ±0.32) mg/L和(1.76±0.4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38、6.91、7.81、3.45,均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0%、20.0%、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57.5%、30.0%(x2=5.16、11.85、6.65,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围生儿在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并发症方面均显著降低(x2 =3.91、4.50、4.02,均P<0.05).结论 GDM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加强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孕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52例。均为单胎初孕,首诊孕周为16+~30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盆底肌肉锻炼指导并进行持续的盆底肌肉锻炼至少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指导,观察两组孕妇于首诊时、首诊8周后相关盆底功能情况,分娩时第一、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以及产后3个月SUI发生的情况。结果首诊8周后,两组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0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SU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缩短第二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改善孕期盆底组织功能,有利于孕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MTX)肌内+宫腔注射治疗+低压清官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药物+低压清宫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β-hCG恢复正常用时、瘢痕部位包块消失用时、住院用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24% vs.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MTX)肌内+宫腔注射治疗+清官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探讨剖宫产时剔除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其中60例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4例孕早期流产,11例经阴道分娩,65例剖宫产,其中60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与随机抽取60例单纯剖宫产组对照,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应加强孕前检查和孕期监测。剖宫产时合理剔除子宫肌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为观察组,与无子宫肌瘤的单纯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住院天数、产褥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在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早期合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84例早期药物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宫缩时间、出血时间、清宫2h平均出血量、流产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缩宫时间、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3±0.54)d比(2.68±0.67)d、(12.05±6.48)d比(16.37±5.59)d],且清宫2h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2.15±9.15) ml比(38.96±12.53) ml] (P<0.05);研究组流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4.29%比42.8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药物流产过程中合用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缩短缩宫时间、出血时间,减少清宫后出血量,提升流产成功率,同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960例孕产妇中确诊为胎盘前置的6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置胎盘60例,发病率为1.5%,其中,中央型18例(30.0%),部分型5例(8.3%),边缘型37例(61.7%)。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有流产史、有分娩史、有剖宫产史及盆腔炎症史是导致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妊娠结局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体重儿数量、早产儿的例数及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产妇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盆腔炎症史是导致胎盘前置的重要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增加孕产妇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