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七叶皂苷钠是从娑罗子中提取所得的总皂苷的钠盐,主要有效成分为七叶皂苷 A,B,C 和D,临床上常用的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即β-七叶皂苷钠.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渗出、消水肿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后引起的肿胀及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等.近年来由于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ADR时有报道.现将文献报道中的ADR加以整理,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七叶皂苷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七叶皂苷钠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对七叶皂苷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七叶皂苷钠为中药婆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的钠盐,属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药物,具有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现对国内近几年来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药理作用1.1 抗炎、抗渗出和抗水肿作用 Vogel等的实验证实,七叶皂苷可有效控制局部使用卵清蛋白、右旋糖酐、角叉菜胶、透明质酸酶、缓激肽酶、化合物40/80和Artrus反应引起的大鼠足趾水肿.但在体现炎症恢复期的药理模型,如巴豆油肉芽瘤囊肿和棉球实验,没有作用.由于炎症的初始相是以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为特征,因此认为七叶皂苷可以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抑制水分交换.  相似文献   

4.
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临床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侯广平  池广明 《中国药师》2004,7(3):206-208
七叶皂苷钠(sodium aescinate,商品名:麦通纳)是中药婆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出的三萜皂苷钠盐.国外由生药欧马栗(horse chestnut)的成熟果实提取,研究表明,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症、抗渗出、消水肿以及抗氧自由基的神经保护等作用.在临床上,七叶皂苷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及伴发的脑神经功能失调,此外,在创伤、骨折、烧伤、手术后肿胀与血肿、以及慢性静脉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方面,也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其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其制剂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渗出、消肿胀、增加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恢复脑功能等作用。笔者对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文献报道进行整理研究,希望为揭示其发生规律、特点和更加准确地评价其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晓丽  宋建华 《首都医药》2008,15(12):46-46
目的 探讨静脉点滴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由1例静点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不良反应病例入手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例静点七叶皂苷钠当天即出现静脉炎.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中药多组分提取物七叶皂苷钠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为七叶皂苷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共收集了11批七叶皂苷钠进行测定,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运用SPSS 19.0对七叶皂苷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获得了较好七叶皂苷钠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主要共有峰;11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95,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52%。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七叶皂苷钠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β-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国内应用概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β 七叶皂苷钠 (SodiumAescinate)是一种抗渗出和扩张血管药 ,2 0世纪 6 0年代由联邦德国Madaus药厂从欧洲大陆植物欧马粟中制得 ,国内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从中药娑罗子中成功提取该药 ,临床应用已十余年。本文将其药理作用和国内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以供临床参考。1 药理作用1.1 抗炎抗渗出、消肿胀β 七叶皂苷钠是一种含有多酯键三萜皂苷的钠盐 ,可提高血浆内ACTH和皮质类固醇的浓度。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加则会抑制水肿及毛细血管扩张。[1]1.2 调节组织微循环 ,改善缺血、缺氧β 七叶皂苷钠具有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以…  相似文献   

9.
七叶皂苷钠导致的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叶皂苷钠是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得到的三萜皂苷的钠盐,有抗炎、抗渗出、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溶化和吸收、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广泛的药理作用。骨折后,损伤部位都有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患肢疼痛、肿胀,七叶皂苷钠能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回流,达到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七叶皂苷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七叶皂苷钠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七叶皂苷钠的含量,并将测定的方法与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七叶皂苷钠在30~150 mg·L-1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其回收率为99.63%,RSD为0.52%(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七叶皂苷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在儿科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在儿科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七叶皂苷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资料,对其在儿童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儿科烧、烫伤及儿科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汇总。结果:七叶皂苷钠主要具有抗水肿、抗炎和增强血管舒张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能有效改善儿童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的相关症状;也是儿科烧、烫伤的有效治疗药物,可减少创面渗出,加速消肿,加速愈合。结论:对于儿科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为0.05~0.25mg·kg^-1,应用过程中应控制给药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β-七叶皂苷钠在筋膜间隙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61例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分别观察 A、B组患者肿胀消除起效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消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2 .2 d,治疗组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 :β-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的抗渗出、消水肿的作用 ,治疗筋膜间隙综合征明显优于甘露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Sodium Aescinate,SA)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模型组(n=18)以及七叶皂苷钠治疗组(n=18)。在8周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化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可以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其凋亡,且能抑制p-4EBP1、I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论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4EBP1磷酸化进而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组成比例的七叶皂苷钠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比例的七叶皂苷钠样品的抗炎及毒性作用,筛选确定纯化分离七叶皂苷钠的最佳活性部位,为优化精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肿胀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2种炎症模型,观察四个具有七叶皂苷钠A、B、C、D不同比例样品的抗炎作用,并测定静脉给药的LD50.结果所研究的七叶皂苷钠四个样品腹腔注射给药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下注射给药均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四个样品的LD50分别为9811199.76mg·kg-1、9811123.43mg·kg-1、9811164.14mg·kg-1、9803159.57mg·kg-1.结论四个样品的抗炎作用以981119、981112和981116略好,毒性以981119和980315较低,因此样品981119所含七叶皂苷钠为最佳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小腿创伤性水肿的用药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34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7名患者,A组用七叶皂苷钠后接半量甘露醇静滴,B组半量甘露醇后接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显效率为56.72%,总有效率为95.52%;B组显效率为35.82%,总有效率为86.57%;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χ2=7.228,P<0.05)。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90%;B组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53.73%;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18.359,P<0.01)。结论:用七叶皂苷钠后接半量甘露醇静滴是较好的联合用药方式,可提高消除水肿效果,减少静脉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段莉  刘永生  周平 《中国药业》2008,17(5):43-44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与纳洛酮合用在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脑复苏中的价值。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予β-七叶皂苷钠2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纳洛酮2.0mg静脉注射,6次/d。结果与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纳洛酮合用,能缩短CPR成功后昏迷时间,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经过不同输液器的微粒变化,探索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液微粒数的方法。方法应用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分别检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溶媒混合后输液中微粒数以及各输液通过不同输液器后微粒数的变化。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输液中微粒数增加大于其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输液中微粒数:上述输液分别通过一次性使用精密输液器后输液中微粒数均明显减少;而通过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后输液中微粒数均显著增加。结论选择10%葡萄糖注射液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溶媒,通过一次性使用精密输液器静脉滴注,可减少进入静脉微粒数,从而减少发生静脉炎。  相似文献   

18.
七叶皂苷钠对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注射七叶(非油酸造模)组、油酸造模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和七叶皂苷钠组。采用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油酸(OA,0.1ml.kg-1)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按相应措施处理观察并取血取材检测相关指标。观察检测指标有肺组织形态学、肺湿/干重(W/D)、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浆及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肺组织形态学: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肺表面充血程度较油酸组明显减轻,气管内粉红色分泌物溢出减少;光镜下,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较油酸造模组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渗出减轻;②肺湿/干重(W/D):油酸造模组W/D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W/D较油酸造模组明显降低;③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油酸造模组IQA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IQA较油酸造模组明显降低;④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油酸造模组PaO2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PaO2较油酸造模组升高;⑤血浆及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油酸造模组血浆及肺组织SOD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血浆和肺组织SOD活性较油酸造模组明显升高;油酸造模组血浆及肺组织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七叶皂苷钠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血浆和肺组织MDA含量较油酸造模组明显降低。结论七叶皂苷钠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急的调节作用,以改善W/D、IQA、PaO2,从而为临床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一个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损伤性或炎症性软组织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次3~4min,tid.用药前即刻,用药后每日1次,共3d,对以下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疼痛(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软组织肿胀程度、肿胀面积及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结果:2组在改善疼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消除肿胀程度及肿胀面积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用药部位皮疹.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改善损伤性或炎症性疼痛方面疗效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相当;在改善软组织肿胀程度、促进肿胀面积消退方面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周冉  段文 《安徽医药》2015,19(12):2397-2400
目的:评价七叶皂苷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 、CBM、万方、维普从建库到2015年3月31日前七叶皂苷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所有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398例患者。七叶皂苷钠组较甘露醇组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8,95%CI(1.41,5.10),Z=3.01,P=0.003];七叶皂苷钠组与甘露醇组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疗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8,95%CI(-3.17,1.01),Z=1.01,P=0.31];联合用药组较甘露醇组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37,95%CI(1.37,13.96),Z=2.49,P=0.01];联合用药组较甘露醇组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疗程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58,95%CI(-1.98,1.17),Z=7.65,P<0.000001]。结论七叶皂苷钠单独使用可以增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肿胀有效率,但不能缩短疗程;联合用药不仅能增加治疗肿胀有效率,同时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