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TSLC1和CD105标记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18例正常宫颈、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45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SLC1和CD105标记MVD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TSLC1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TSLC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组织中,CD105标记MVD表达强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CD105标记MVD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TSLC1呈低表达、而CD105呈高表达,提示TSLC1和CD105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意义,TSLC1和CD105表达水平的检测可用于辅助宫颈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包括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组织(按有无淋巴转移、分化及临床分期分组).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测定VEGF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VEGF蛋白不表达,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48.57%.VEGF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0.3001,P<0.01;Z.一10.1521,P<0.0t;χ2=5.9063,P<0.05).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正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2.6662,P>0.05;χ2=0.8649,P>0.05;χ2=11.9442,P<0.01).结论:VEGF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Ki67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Foxm1、Gli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进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及其转移评估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上皮性卵巢癌肿瘤标本106例,其中恶性上皮性卵巢癌标本6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38例;另外收集正常卵巢组织标本4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Foxm1、Gli2的表达,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m1、Gli2阳性表达率的关系及两者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Foxml蛋白、Gli2蛋白表达评分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均P<0.05).有大网膜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Foxm1和Gli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大网膜转移者(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m1与Gli1呈正相关(r=0.517,P=0.000).结论 Foxm1、Gli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过程,因此对两者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是否存在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测自噬基因Beclin 1以及凋亡抑制基因p5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颈标本20例,各级CIN病变各30例,子宫颈鳞癌90例。(1)从正常宫颈,CINⅠ级、Ⅱ级、Ⅲ级到宫颈癌组织,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呈递减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负相关;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2)在宫颈癌组织各组别的比较中,Beclin 1、p53表达程度均与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在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Beclin 1和p53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评估恶性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宫颈癌中细胞自噬受到抑制,这一现象有望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IF-1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56例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20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mRN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HIF-1mRNA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50%、41.07%、35.00%,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P=0.023)、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P=0.001)间的HIF-1αmRNA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HIF-1αmRNA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HIF-1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2)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组织中HIF-1mRNA的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 HIF-1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HIF-1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其肿瘤组织中HIF-1mRNA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HIF-1mRNA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HIF-1mRNA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Ki-67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COX-2与Ki-67在62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COX-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或P<0.01),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或P<0.01),而与组织细胞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OX-2与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i67、Survivin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且与术后生存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Ki67和Survivi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包括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按5年存活率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率为85%,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Ki67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x2=5.7624,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x2=11.4820,P0.01);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率为8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x2=5.2410,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x2=10.0624,P0.01)。结论 Ki67、Survivin可作为反映宫颈癌预后生存期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ARM蛋白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常见妇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名正常宫颈组织和36例宫颈癌、18名正常宫内膜组织和46例宫内膜癌、19名正常卵巢组织和74例上皮性卵巢癌中SARM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SARM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SARM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中SARM蛋白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57%与9%,P=0.047)。SARM蛋白在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6%与6%、70%与10%,P=0.002和0.000)。宫内膜癌低分化组SARM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75%与13%,P=0.001)。卵巢癌中SARM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P=0.018)、临床分期的逐渐升高(P=0.006)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结论 SARM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妇科肿瘤,尤其是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Shh、Ptch、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Gli2、Gli3蛋白在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7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NC),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137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CC)中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 Shh、Ptch、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Gli2、Gli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Ptch、Smo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1).结论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患者体内高度激活与宫颈癌的发病、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褚静  贾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19-2120
目的:探讨FasL、TRAIL及其受体DcR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40例宫颈癌组织中FasL、TRAIL及Dc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asL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宫颈癌组织中,Fas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降低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RAIL及DcR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RAI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降低。结论:FasL.TRAIL及DcR1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AK1(p-21活化激酶1)、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在结肠癌组织中侵袭、转移中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41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HIF-1α、PAK1表达,并分析HIF-1α、PAK1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本组研究中,结肠癌组织HIF-1α mRNA、PAK1 mRNA阳性表达率和HIF-1α蛋白、PAK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从蛋白水平上讲,HIF-1α、PAK1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Ⅵ期和Dukes分期为C、D期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Dukes分期为A、B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蛋白水平,HIF-1α、PAK1在结直肠癌表达中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PAK1可能参与结肠转侵袭和转移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PI3 K/PTEN/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具有重要的细胞调节功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宫颈鳞癌中该通路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拟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mTOR和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该信号转导途径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7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mTOR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TOR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组织85.7%(P<0.01)。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0%,显著高于宫颈鳞癌组织70.0%(P<0.01)。mTOR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宫颈鳞癌组织中随着mTOR表达的增强,PTEN表达的阳性率降低。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mTOR蛋白的高表达和PTEN蛋白的低表达对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14、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P14、P16在56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CIN Ⅲ组织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和P16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CIN Ⅲ组织和宫颈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P14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大小或脉管有无癌栓无关(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 0.05),与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或脉管有无癌栓无关(P>0.05).结论 P14、P16基因的高表达发生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阶段,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故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变化及其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30例和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GF水平,并分析血清CTGF水平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TGF水平明显高于CIN和正常对照组(均P< 0.01),术后血清CT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前血清CTGF水平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根据术后血清CTGF中位数水平,分为低水平CTGF(<17.6ng/ml)和高水平CTGF(≥17.6 ng/ml),经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CTGF高水平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血清CTGF低水平患者(x2=4.036,P=0.045);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术后低水平CTGF(<17.60 ng/ml).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CTGF水平降低,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检测术后血清CTGF含量变化对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熊娟 《安徽医药》2015,(4):682-685
目的:探讨CDK8(cyclin-dependent kinase 8)、KAI1蛋白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K8、KAI1蛋白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110例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组织、3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CDK8、KAI1表达的差异;检测36例宫颈癌组织中CDK8、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K8、KAI1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统计相关资料随访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随着病情发展,CDK8在正常组织、CIN低度病变组织、CIN高度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递增的趋势( P<0.05),CDK8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6例宫颈癌患者随访后,临床Ⅰ、Ⅱ、Ⅲ期死亡率分别为13.33%、20.08%、37.50%,淋巴结转移死亡率(46.67%)显著大于淋巴结无转移(19.0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CDK8表达增强,死亡率增大,CDK8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直接关系;KAI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Ⅲ组织、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8.00%、53.00%、40.00%、16.67%;KAI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年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表明KAI1尚未发现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结论 CDK8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一项指标,而KAI1蛋白的表达尚未发现与宫颈癌预后相关,需后续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16.
赵志华  陈可欣 《天津医药》2016,44(9):1120-1123
目的 研究胃癌中 Vav1 的表达情况, 分析 Vav1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实时定量 PCR 检测并比较胃癌细胞株(HGC-27、SGC7901、MGC80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中 Vav1 mRNA 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105 例胃癌病理组织石蜡标本中 Vav1 蛋白的表达情况, 分析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 Vav1 蛋白阳性表达间的关系, Kaplan-Meier 法及 Cox 回归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Vav1 mRNA 的表达在胃癌细胞株(HGC-27、SGC7901、MGC80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组织标本中, Vav1 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 预后生存分析中,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Vav1 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P < 0.05)。 Cox 回归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深(HR=2.764, 95%CI 1.316~ 5.817, P=0.007), 淋巴结转移分级高(HR=1.298, 95%CI 1.098~ 1.534, P=0.002)和 Vav1 阳性表达(HR= 2.577, 95%CI 1.066~ 3.946, P=0.006)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Vav1 在胃癌的侵袭和迁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且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核因子(NF-кBp6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95例NSCLC患者及27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石蜡标本中NF-кBp65的表达情况,以染色细胞阳性百分率和染色程度进行表达程度判定,并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间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中,呈NF-кBp65蛋白高表达者34例(58.6%);3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中,呈NF-кBp65蛋白高表达者8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37,P<0.01);NSCLC组织中NF-кBp65蛋白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кBp65蛋白表达率与NSCLC的临床分期正相关(r_s=0.502,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_s=-0.465,P<0.05).结论:NF-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官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同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侵犯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官颈癌患者1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生长类型及其盆腔淋巴结转移、官旁侵犯、脉管侵犯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内生型官颈癌患者中出现脉管侵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生长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侵犯的腺癌官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生型官颈癌患者存在较高的脉管侵犯风险,若其病理分型为腺癌,则易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