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探讨Treg在COPD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33例COPD临床缓解期病人以及2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亚群的频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浓度。结果 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组IL-4浓度较临床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临床缓解期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86,q=11.63-27.66,P〈0.01);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组IFN-γ浓度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3,q=9.72、10.13,P〈0.01),而临床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13,P〉0.05);临床缓解期组IFNγ-/IL-4比值最高,急性发作期组次之,健康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95,q=7.79-30.10,P〈0.01);CD4^+CD25^+Treg频率在COPD急性发作期组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而临床缓解期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146.08,q=8.68-12.72,P〈0.01)。结论 COPD病人存在Th1/Th2动态变化,急性发作期以Th2免疫为主,临床缓解期则以Th1免疫为主;Treg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性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L-2,rhIL-2)对耐多药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MDR-TB病人40例,20例化疗,20例化疗+rhIL-2皮下注射,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外周血TGF-β的表达。结果 MDR-TB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与TGF-β含量显著相关,治疗后化疗+rhIL-2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1.55±0.29)%和(18.97±2.11)%,与化疗组的(0.83±0.13)%和(10.98±1.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在MDR-TB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hIL-2能够降低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TGF-β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变化;ELISA检测同一标本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6.92±1.31)%,与正常对照组(4.91±1,2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0例腺癌、7例黏液癌、9例未分化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比例分别为(6.81±1.52)%、(6.99±1.21)%、(7.08±1.1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4.91±1.24)%,差异有显著性(P〈0,05)。IV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高于Ⅱ期大肠癌患者(P〈0.05)。大肠癌组外周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TGF—β水平增加,CD4^+、CD25^+、CD127^lo/-Treg比例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学分类无关,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CD4^+CD25^+Treg细胞不论数量缺失或功能紊乱均可导致免疫异常的发生,对调节性T细胞的深入认识,将会对免疫异常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过敏性疾病等发病机制的揭示有着深远的意义。实验将进一步验证CD4^+CD25^+Treg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7—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住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7例治疗前后外周血,患者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正常人外周血15份,实验均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正常对照、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对其中治疗有效的23例患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其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reg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有效治疗后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Treg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 结论:特发性血小板紫瘢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数量的减少、Foxp3表达的降低所造成的CD4^+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受损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分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Treg 细胞比例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老年 COPD 患者100例,将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纳入急性组,将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纳入稳定组,两组分别纳入42例和58例,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的比例、CD4+ CD25+ Treg 细胞的比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急性组患者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急性组患者的 TNF-α、IL-8、IL-6、IL-1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稳定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表现为 Treg 细胞比例的异常升高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大幅度上升,这可能是造成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感染和损伤程度加重的原因之一,稳定期老年 COPD 患者仍存在过度炎症反应的现象,但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了 Treg细胞比例下降的机体自我保护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进行粪便细菌培养,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PCR测定Foxp3 mRNA的含量。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PBMC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MLN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2)模型组大鼠PBMC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MLN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模型纽大鼠肠道菌群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可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131(TGF-β1)、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3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细胞比例,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GF-β1、PGE2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的CD4^+-CD25^high-Foxp^3+-细胞比例与其TNM分期相关,该比例随TNM分期上升而上升,其中TNMⅢ、Ⅳ期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的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的组血清TGF-β1[(14.85±6.16)μg/L比(10.33±3.25)μg/L]和PGE2表达[(100.46±47.52)ng/L比(74.12±44.96)ng/L]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NM Ⅲ、Ⅳ期患者TGF-β1水平与Treg相关(r=0.750,P〈0.01),而PGE2在TNM Ⅰ、Ⅱ期和TNMⅢ、Ⅳ期均与Treg相关(r=0.704,P〈0.01;r=0.748,P〈0.01)。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细胞比例随肿瘤的进展而增高,而其血清TGF-β1、PGE2表达水平与CD4^+-CD25^high-Foxp^3+-细胞116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大鼠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7例A1TD大鼠,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甲状腺炎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组织活检结果作相关分析。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结果AITD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5.35%±1.2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02%±2.29%,P〈0.01),AITD大鼠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3.12%±0.7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45%±2.12%,P〈0.01),AITD大鼠Treg与TgAb、TmAb、TPOAb呈负相关(r=-0.291,-0.357,-0.389,P〈0.05,0.05,0.05),并与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0.511,P〈0.01);Foxp3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相一致。结论AITD大鼠CD4^+CD25^+T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AITD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22例MDS患者[MDS组,根据MDS分型标准分为:难治性贫血组(RA组)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组(RCMD组)1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组(RAEB组)5例]和8例正常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RNA,采用RT-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DS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CMD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CMD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A组、RCMD组CD4^+ CD25^+ Treg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E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DS患者CD4^+ CD25^+ Treg占CD4^+ T细胞比例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随预后危险级别的升高而升高,提示免疫异常是MDS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IL-2、TGF—B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患者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和TGF—B水平。结果表明:1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non—aGVHD4例,Ⅰ-Ⅱ度aGVHD5例,Ⅲ-Ⅳ度aGVHD4例。non-aGVHD组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组血清IL-2水平低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纽血清TGF—B水平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Treg、IL-2、TGF—β水平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作为早期判断和监测aGV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变化及其与哮喘病情的关系。方法:8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60例)和缓解期组(20例),其中急性发作期组按病情再分为轻度组(34例)和中度组(26例),另选择50名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整群和分层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Tre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轻度组CD4+CD25+Treg水平则明显高于中度组(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与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P〈0.01)。结论:与健康儿童比较,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降低,而在哮喘发作期降低更甚。随着哮喘患儿病情的加重,其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CD4、CD25、CD127单克隆抗体标记细胞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Treg频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CHB组的Treg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eAg阳性CHB组Treg频率高于HBeAg阴性CHB组(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reg频率高于无肝硬化CHB组(P<0.01);CHB患者的Treg频率与HBVDNA载量成直线正相关(r=0.87,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频率明显升高,且与病毒复制和肝脏慢性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活动期RA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并研究其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指标(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其他相关性指标如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血清铁(SI)之间的关系。结果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数量低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患者CD4+CD25+CD127lo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2.75±1.01)%,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4.18±0.89)%(P<0.01)。RA活动期患者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ESR、CRP、免疫球蛋白(IgG、IgA)、PLT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HGB)、血清铁(SI)、及补体(C3、C4)呈正相关(P<0.05),而与RF、RBC、IgM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参与了RA的发病和疾病的活动,同时也可能为RA引起贫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DJ'b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顺序分成孟鲁司特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取综合治疗,孟鲁司特于预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4mg,每晚1次口服。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水平,并观察2组患者咳嗽、喘憋、肺部体征的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孟鲁司特干预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上升(P〈0.05),同时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斯特纳可缩短病程,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的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的变化,探讨其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作为CHB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作为AHB组,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CHB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HB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和AHB组的CD4+CD25+Treg百分率与血清HBV-DNA及ALT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CHB组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IL-2及IFN-γ分别与ALT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细胞的失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45例初发AA患者分为轻型AA(n=25)和重型AA(n=25)两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AA(SA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L-17及IFN-γ表达高于轻型AA(MAA)和正常人组,而重型AA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轻型AA和正常对照相比,重型AA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17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增加。AA患者血红蛋白计数与Th17细胞及血清IL-17表达呈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结论:重型A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