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一直进行试验,试图将携带Y染色体精子从携带X染色体精于中分离出来。在此之前,还未建立分离精子的准确方法。采用染色体分析鉴别性别的胚胎已进行过移植试验。 本文将讨论哺乳动物胚胎H-Y的抗原活性和胚胎细胞Y染色体上的SRY(性别决定区)基因,以及使用H-Y抗体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雄性特异性引物的方法鉴别这些胚胎性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一、精子性别的分离鉴定方法 根据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的不同,可分为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精子,它们之间由于DNA含量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分离两类精子的方法,以期通过预先选择精子的性别来达到控制子代性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免疫学方法大量分离X精子和Y精子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该方法首先需要制备能与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或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的膜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然而至今尚无报道证实存在X精子或Y精子的特异蛋白。事实上很有可能这种特异蛋白并不存在。由于没有得到纯化的X精子和Y精子组分,分离X精子或Y精子特异蛋白的工作便无从谈起。最近有人报道了一种分离  相似文献   

4.
1.激光选择精子性别 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研制的激光选择精子性别系统,它应用荧光染料分辩X、Y精子。X精子染色体中的DNA比Y精子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多,当受到激光照射时,X精子的染色体比较明亮,并由电脑记录其荧光亮度,然后在电场作用下分离不同性别的精子,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性别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5.
间性山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的分化可以看作是以下若干连续过程的组合:①受精时遗传性别(染色体性别)的确定;②遗传的性别向性腺性别转化。(即初级性分化),未分化的胚胎原始生殖腺向睾丸或卵巢转化;③性腺性别向体性别转化(次级性分化),在原始睾丸分泌的米氏抑制因子和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米氏管(Mullerian duct)退化,吴氏管(Woffianduct)继续发育而出现雄性内外生殖器官,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道用体外异种受精技术分析人精子体外受X射线照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结合γ射线损伤结果,讨论了精子中DNA损伤在受精卵中被修复的机制.实验取自5名健康男性的28份精子样品,每份又分成对照组和X射线照射组.结果分析时用X射线诱发的绝对畸变率,目的是排除各自对照组不一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3、0.45、0.91和1.82Gy剂量点中的畸变精子率分别为6.1±1.6%、16.8±5.5  相似文献   

7.
最近,作者为了研究X线诱导小鼠精子或卵母细胞损伤在受精后是否可修复,检测了三种DNA修复抑制因子——阿糖胞苷(Ara-c)、3-氨基苯甲酰胺(3-AB)和咖啡因对X线照射过的精子受精小鼠胚胎单细胞第一分裂中期染色体畸变的增强作用和成熟卵母细胞时期受照射小鼠胚胎单细胞第一分裂中期染色体畸变的增强作用.实验分为对照组、卵细胞照射组和精子照射组.RFM-Rb(6,15)1Ald纯系小鼠作精子供体,(C_(57)BL/6J×C_3H/He)F_1小鼠作卵细胞供体.在X  相似文献   

8.
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途径与现状段恩奎,任爱英(西北农业大学)家畜性别控制(SexControl)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畜按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主要采用两条途径,即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的鉴定。本文拟从性别...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卵细胞及受精卵染色体的研究,可直接观察配子染色体的畸变,而且这种带有畸变的配子与正常配子一样,都能完成受精过程,从而在子代产生可遗传性易位携带者,这对评价遗传危险度提供了直观材料。特别是异种体外受精技术的建立,可直接观察辐照所致人精子染色体的改变,开辟了人类生殖遗传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者为了观察电离辐射的直接效应,应用Yamada等人设计的体外受精卵培养法,主要以X线照射体外精子后,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畸变为指标。以2~4月龄的(C57BL/6J×C3H/He)F_1雌、鼠及3~5月龄的RFM雄鼠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给雌鼠腹膜内注射7.5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的48小时,再注射7.5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待15小时后,从输卵管获取卵子。从雄鼠附睾中获取精子,并在体外用X线照射成熟精子。照射条件:250kVp西门子X线机,60R/分,照射剂量分别为50、100、200、400R。将X线照射过的精子悬液(精子浓度200个/mm~3)直接加到含卵的培养基内,孵  相似文献   

11.
人们已经发明和改进了多种分离X、Y精子的方法,但尚无一种被广泛接受。我们对于Y精子能够、而X精子不能够在其质膜上表达一种雄性特异抗原的问题重新进行了探讨。用血清学检测的高效价雄性特异抗血清所作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这种雄性特异抗原存在于大约50%的精子上,并且定位在顶体后端和尾部中段。其他研究工作者在牛精子上获得了类似结果。这些资料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即精子表面雄性特异抗原是否是Y染色体特异的单倍体基因表达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么免疫学方法分离X、Y精子可借助于此雄性特异抗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殖繁衍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就男性而言,睾丸是其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睾丸是生产精子的“工厂”,精子“出厂”后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女性子宫着床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成胎儿直至分娩,得以使人类的延续成为可能。男子到青春期(平均15岁),其睾丸就开始制造和产生精子。精子的产生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周期。精子成熟后就在输精管的壶腹部贮存起来,直到射精时排出。精子在人体内可存活42天左右,如果没有射精机会,精子就会衰老死亡并被溶解吸收。精子就这样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死亡或随射精排出体…  相似文献   

13.
引言众所周知,某些哺乳动物的去透明带卵母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人工方法可与某些其它种属的精子受精.在这些卵母细胞中,金仓鼠卵母细胞只允许人类精子穿过其透明带.这种离体的种间受精通过前核形成、DNA复制、染色体浓缩、核融合和首次卵裂纺锤体形成而进入第一次分裂.对人类精子染色体的研究已证明这种种间受精技术是有用的,并在各种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中得到了改进.本文叙述了改进的实验方法和最近研究的有关人类精子染色体的自发畸变率和离体辐射所致染色体畸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的资料 ,通过分析体外化生产牛胚胎的各个环节和方法 ,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InVitroMaturation ,IVM )、精子的体外获能与受精 (InVitroFertilization ,IVF)及受精卵的体外培养 (InVitroCulture ,IVC)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体外化生产牛胚胎的因素及提高胚胎生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胚胎早期性别选择的方法J.D.McEVoy通过选择携带x或y染色体精子的方法来改变性比例所得结果差异很大,且不能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另一方面,胚胎技术正迅猛地向着商品化发展,移植前在体外进行胚胎操作以确定胚胎的性别,并由此改变后代的性比例,是一种两种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并优化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并评价其在胎儿21、18、13、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穿刺取羊水或脐带血样本196例,经低渗、固定、制片、老化等,直接利用两组特异性探针(GLP 13/GLP 21和CSP18/CSP X/CSP Y)进行原位杂交,快速检测羊水或脐带血细胞中21、18、13、X和Y染色体的数目,并同时对样本进行经典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以≥90%的细胞显示的荧光信号点数目作为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标准,正常情况下GLP 13/GLP 21探针组显示2个绿色荧光点/2个红色荧光点,CSP18/CSP X/CSPY探针组显示2个蓝绿色荧光点/2个黄色荧光点(女性)或者2个蓝色荧光点/1个黄色荧光点/1个红色荧光点(男性).196例羊水或脐血均在72~96h内给出报告,检出21三体综合征7例、l8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异常(47,XYY)1例,与1个月后报告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方法可用于快速产前诊断胎儿21、18、13、X、Y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结合,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胎儿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  相似文献   

17.
XY精子分离是控制动物性别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论述了X,Y精子分离的方法,不同方法分离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XY精子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曾有人报道发情期间的血红蛋白和血清中某些生化成分,会影响母牛的受精状况及其繁殖行为。据推测各种生化成分的缺乏或过剩是与家畜受精状况有联系的。进行本研究是为了查明农村难归类的母牛,在受精和未受精的发情期内某些生化成分的含量。 材料和方法 将26头鉴定为发情的母羊供作试验,在发情中期—后期(发情12—20小时),用优质精液(50%活精子)人工授精。人工授精45天后,经直肠检查诊断妊娠,已妊娠母牛,归入受精发情期组,其余归入未受精发情期组。  相似文献   

19.
异种体外受精使分析正常人精子和X射线离体照射精子的染色体畸变成为可能.本文首次报道氚水(HTO)诱发人离体精子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并与X射线的RBE进行了比较.实验取5名健康男性的九份精液,每份又分成一份正常对照和一份照射5.66~89.97×10~7Bq(1.53~24.3mCi)/ml的HTO80分钟.因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故采用下式计算β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绝对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少、弱精子症病人的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方法收集少、弱精子症病例240例,取外周血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然后全部病人取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结果 24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39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3例,罗氏易位3例,随体增加4例,性染色质改变29例。在生殖激素水平的检测中,与201例染色体正常组相比,39例染色体异常组的FSH和LH值均明显升高(P<0.01),而T值明显降低(P<0.01),PR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少、弱精子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染色体异常可能是通过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