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3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并总结分析其预后.结果 35例患者共有38个动脉瘤,手术成功夹闭35个;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恢复良好20例,中度病残9例,重度病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估,81~100分22例,61~80分5例,41~60分5例,31~40分2例.结论 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52例和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Ⅳ~Ⅴ)组21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72h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发现复发病例2例,行二期栓塞治疗术1例。术后低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90.38%)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42.86%),P<0.05。结论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疗效确切。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 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 ml,住院时间(30.24土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61.54%(16/26),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2.14%(23/28),两组比较,P <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次早期(24~72 h)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24 h),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待患者的出血减少后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时间均<3 d)患者,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相关指标、预后情况,不同动脉瘤大小和位置患者夹闭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41.40±27.6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1.62±20.21)ml,平均住院时间为(30.23±8.30)d;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100例患者中, 66例(66.00%)患者预后良好, 34例(34.00%)患者预后差。预后差患者中包括:轻度残疾13例(13.00%)、中度致残7例(7.00%)、重度致残5例(5.00%)、植物生存6例(6.00%)、死亡3例(3.00%)。巨型及大型动脉瘤患者的夹闭程度比小型及一般动脉瘤患者差;不同动脉瘤位置患者的夹闭程度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将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安全性良好,患者无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邱小高  洪莹 《江西医药》2015,50(2):121-123
目的探讨影响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38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部位、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破裂情况和动脉瘤破裂次数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不同性别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史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相互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术前不同HUNT-HESS分级的预后情况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1,P<0.05),术中动脉瘤未破裂与否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动脉瘤破裂不同次数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发病部位等一般病史资料对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而术前不同HUNT-HESS,动脉瘤破裂,术中动脉瘤多次破裂则影响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在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评估,术中操作仔细,防止动脉瘤的破裂。  相似文献   

8.
郭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06-107
<正>颅内动脉瘤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动脉瘤夹闭术对麻醉有较高要求。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4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8~62岁;首发症状为头痛、恶  相似文献   

9.
10.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血管瘤样突起。因破裂出血导致病人死亡或残废,外科手术风险大,难度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仍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回顾本科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期间收住7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直视瘤蒂夹闭手术,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士巡回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2000年共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8例 ,手术均顺利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9例 ,女9例 ,年龄30~40岁3例 ,41~50岁8例 ,51~60岁4例 ,60岁以上3例 ;肿瘤部位 :后交通支动脉瘤11例 ,前交通支动脉瘤6例 ,大脑中动脉瘤1例。2术前准备2 1术前访视 :术前1日访视病人 ,了解病人神志、情绪、颅内有无出血 ,出血程度 ,有无反复出血史 ,动脉瘤大小、部位。2 2心理护理 :对神志清醒情绪紧张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紧张所致动脉瘤破裂出血 ,病情加重。2 3术前物品准备2 …  相似文献   

12.
张海阳 《中国医药科学》2015,(2):156-157,17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颅内动脉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组40例(39个动脉瘤)及栓塞组45例(47个动脉瘤)。观察两者患者的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GOS、m RS评分中良好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脑血管瘤破裂率高于栓塞组(P0.05)。夹闭组患者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显微手术夹闭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中良 《江西医药》2004,39(4):282-284
颅内动脉瘤手术对麻醉处理要求很高。尤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存在心血管应激反应如血压骤升或呛咳而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故需施行控制性降压,以使瘤壁松弛,减少破裂机会,保证手术安全。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行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现对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破裂出血的致死率达到40%,再次破裂出血的病死率达到75%~95%。笔者所在科从2004-07~2010-07收治动脉瘤患者100余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积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经翼点入路与经眶上外侧入路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方法 5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对照组采用经翼点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相似文献   

16.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而且手术成功与否与麻醉处理好坏有密切关系。麻醉管理的主要问题是麻醉诱导期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其次为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高达50%以上[1],对麻醉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处理有其特殊性。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03~2008-10共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5例,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 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控制性降压等方法.结果 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一例血管破裂、痉挛,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  相似文献   

18.
我院神经外科自1986年~1997年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为210例颅内动脉瘤施行了夹闭术。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状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50%,而直接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病死率为1%~5%,因此宜早期治疗。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3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科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4年 10月期间收住 9例颅内动脉瘤行显微直视瘤蒡夹闭手术 ,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33~5 7岁 ,平均 4 6岁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3例 ,前交通动脉瘤 4例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 ,颈内动脉分叉处 (末端 )动脉瘤 1例。突发性剧烈头痛 9例 ,意识障碍 6例 ,颅神经麻痹 1例 ,对侧肢体偏瘫 11例 ,CT扫描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病例均行脑血管造影 (DSA )证实。在 9例囊状动脉瘤中 ,直径 6~ 15mm7例 ,16~ 2 5mm1例 ,大于 2 5mm1例。发病后第 2d手术 1例 ,发病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