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80例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比较分析2组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儿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张洪奎 《新中医》2015,47(3):179-180
目的:观察常规用药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复常时间、总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脱水、大便性状、体温等恢复正常时间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金双歧、思密达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轻中度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取思密达+金双歧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采取醒脾养儿颗粒+思密达+金双歧联合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51%,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思密达、金双歧治疗小儿轻中度腹泻病可以提高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醒脾养儿颗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药物进行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患儿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大便性状好转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大便性状好转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活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明显,并能加快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醒脾养儿颗粒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0 例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 例,均予静脉补液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思密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与止泻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80.0%、14.3%、5.7%,对照组分别为48.6%、34.3%、17.1%,两组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止泻时间(2.6±1.1d)小于对照组时间(3.5±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加用醒脾养儿颗粒能有效缩短止泻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儿采用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仇怡 《光明中医》2022,(19):3530-3533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伴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武进医院儿科就诊的62例支气管肺炎伴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1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给予妈咪爱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在腹泻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呕吐停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伴腹泻,可明显改善胃肠道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5,(10):1302-1303
目的:研究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儿童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和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对照组仅使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是否腹内胀痛以及好转情况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开始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各项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对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66)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组(n=66)在对照组患儿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对两组患儿的整体用药疗效、腹泻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是96.97%,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是(35.38±7.54)h,较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腹泻症状消失时间(47.93±10.19)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可快速消除患儿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脾养胃颗粒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消化不良患儿87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行醒脾养儿颗粒和健脾养胃颗粒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和嗳气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2组患儿治疗后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和嗳气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和嗳气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生长抑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生长抑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健脾养胃颗粒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不仅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还可改善患儿胃肠激素的紊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消导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10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 78 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8 例和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退热时间,治疗组为(2.0 ±1.5)d,对照组为(3.0 ±1.2)d;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0 ±1.3)d,对照组为(7.0 ±1.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有效率为 93.75% ,对照组有效率为 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任颖 《河南中医》2014,(4):684-686
目的:观察地锦草合方足浴辅助推拿辨治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合方足浴辅助推拿辨治。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81%,观察组有效率为95.3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62.5%,观察组转阴率为84.37%.两组轮状病毒转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泄时间为(3.04±1.23)d,大便次数为(O.47±0.73)次,住院时间为(5.26±0.64)d,症状缓解时间为(2.93±0.63)d,;对照组止泄时间为(5.384-1.46)d,大便次数为(1.35±0.78)次,住院时间为(8.05±0.42)d,症状缓解时间为(4.62±0.7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锦草合方足浴辅助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以醒脾养儿颗粒与金双歧联合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金双歧治疗,观察患儿食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3%,对照组分别为82.8%,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可以提高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周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96-97
目的:分析总结76%泛影萄胺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申的作用。方法:将1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人随机分成76%泛影葡胺纽(A)64例,经胃管注入100n11造影及治疗;对照组(B)64侧,行常规治疗,对比研究泛影萄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结果:患者平均第1次排便时间A组10.6小时,B组67.2小时;平均住院天数A组2-7天,B组3-10天。结论:76%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明显缩短肠梗阻缓解及住院时间,同时还为旱期手术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纪建兵 《河北中医》2011,33(10):1541-1542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3例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甘草锌口服,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8%,对照组总有效率79.52%,2组总有效率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增视颗粒佐治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59例弱视患儿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遮盖、精细作业训练等治疗;研究组同时加服增视颗粒治疗6个月,测定视力和空间对比敏感度(Cntrast Snsitivity,CS),疗后随访视力2年。结果:①治疗6个月时,两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研究组在停止治疗的2年内视力仍然呈升高趋势,而对照组有回降倾向,不同组间视力变化存在差异,F=14.213,P=0.000。不同时点的视力亦有统计学差异,F=59.364,P=0.000。②治疗后两组CS均有不同程度提高,6个月时研究组在4、8、12和16周期/度的空间对比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典疗法联合中药增视颗粒治疗弱视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国庆  金李君 《中医药学刊》2014,(10):2538-2540
目的:探讨羚角钩藤汤联合安定预防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疗效,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易发高热惊厥患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当患儿再次出现发热时,两组组接受常规退热药物和安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羚角钩藤汤加减方,比较两组的总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次数为(12.43±5.64),惊厥次数为(1.12±0.46),复发例数为4例,癫痫次数为1例;对照组发热次数为(11.78±6.21),惊厥次数为(2.93±0.76),复发例数为8例,癫痫次数为3例。观察组惊厥次数、复发例数、癫痫次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1.37,χ2=4.03,χ2=4.07,P〈0.05)。观察组发热次数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0.02,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联合安定可有效降低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金双歧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腹泻.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给予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结果:观察组给药后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大便有异常、发热、呕吐、腹痛等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前后无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平衡肠道环境,稳定肠道微生态,同时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湿热型的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2D例,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治疗组口服葛根芩连汤中药汤剂,中药对照组使用龙胆泻肝汤中药汤剂治疗,西药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治疗。治疗72小时后观察。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后排便周期、大便性状、发热症状及伴随症状,根据证候积分判定疾病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排便周期、大便性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1);发热症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证候总积分疗效评价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抗病毒口服液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葛根芩连汤和抗病毒口服液均能显著退热,改善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但葛根芩连汤在治疗腹泻方面效果更好,并兼顾全身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