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ynam ic electrocard iogram,DCG)监测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示:冠状动脉有临床意义狭窄58例,中度以上狭窄38例(65.5%),单支病变39例,双支病变19例。DCG监测:阵发性ST段抬高≥0.20mv者53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27例(50.9%);ST段抬高最长持续时间≥3m in者43例,狭窄程度≥75%者16例(37.2%),<3m in者24例;ST段抬高≥0.20mv且持续时间≥3m in者均可见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病变。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更易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DCG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无创伤、简便、易行,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确诊的7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Marquette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ST段、T波、室性早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态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无明显病变的10例,轻度狭窄的15例,中度狭窄的37例,重度狭窄的8例,而且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常规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检测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准确完整地记录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全过程,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5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7912例平板运动试验病人中,有5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8例无心肌梗死病史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3589例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者中,有14例无心肌梗死病史而运动试验诱发心绞痛伴ST段抬高。其中8例患者作了进一步检查,冠脉造影显示均有程度不等的血管病变,缺血相关血管的狭窄达到70%-99%。ST段抬高导联与缺血相关血管有良好对应关系。结论无心肌梗死患者平板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脉痉挛或冠脉严重狭窄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有典型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七例病人,进行踏板运动试验时,发生心绞痛和S—T段抬高。全部病例休息时自发性发作和踏板运动试验时,均在相同的导联中出现S—T段抬高。其中五例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出现自发性的冠状动脉痉挛。而且心电图在相应的导联中出现S—T段抬高。五例病人,进行运动试验出现心绞痛和S—T段抬高时注入铊,每个病人都在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的相应部位出现一大片灌注缺血区,而在休息时检查这些部位,未发现明显的灌注缺损现象。这提示了变异型心绞痛病人,进行运动时可以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这个名称,在1959年,由Prinzmetal等人提出以描述一组综合症,其特征是休息时出现心绞痛伴有S—T段抬高。尽管其中一部分病人可以出现严重的近端冠状动脉狭窄,但是,以后的研究证明也可以表现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Prinzmetal等人推想暂时的血管张力增加是本综合症的原因。以后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证明,当心绞痛和S—T段抬高时,冠状动脉呈现痉挛现象。所以,一般认为,休息时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是冠状动脉的痉挛。另一方面,典型心绞痛病人或是变异型心绞痛病人,产生劳力性心绞痛时,曾被认为是患者有冠状动脉的固定性狭窄引起的。然而,劳力性心绞痛在变异型心绞痛综合症时并不常见。本报告提出证据说明在一部分变异型心绞痛病人,劳力性心绞痛是可以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欧军萍 《江西医药》2022,(4):349-350+362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至2020年收治的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均行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手段敏感性、特异性、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检出率。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于动态心电图(P<0.05);冠状动脉造影对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在检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且在检验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具有明显优势,但动态心电图有安全性高、费用少、操作要求低等优点,二者可联合应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变异型心绞痛也称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ST段改变,即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其动态改变最具有诊断价值.现将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的变异型心绞痛3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5例,年龄46~59岁,男12例,女3例,均经Hoher检查发现,发作性ST段抬高,部分伴严重心律失常,经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辅以单硝基硝酸脂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Holter无ST段抬高的缺血表现。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年龄较轻的男性,发作时ST段抬高,其中吸烟者9例占60%,并发高血压4例占26.7%、糖尿病5例占33.3%及脂代谢紊乱者4例占26.7%,心电图变化于下壁导联10例占66.7%,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7例(46.7%),轻微病变者4例(26.7%),可伴严重心律失常,运用钙离子拮抗剂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陈辉  刘国华  裴莉 《中国医药》2012,7(7):805-80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出ST段压低者120例,ST段抬高者24例;SMI 93例(64.6%),心绞痛48例(33.3%),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2.1%).93例SMI的CTA检查显示71例(76.3%)阳性,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者42例(59.0%).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29例(40.8%).CTA显示病变血管共172支(狭窄>70%的病变血管69支),单支病变20例,2支病变33例,3支病变18例.累及左主干4支,左回旋支42支,左前降支65支,右冠状动脉61支.22例(23.7%)CTA结果阴性.结论 动态心电图并选择性地结合CTA可提高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变异型心绞痛又称Prenxmetal综合症 ,因与典型心绞痛迥然不同 ,又称反向心绞痛。其病理特点是在冠状动脉某主支固定狭窄基础上 ,又出现了严重痉挛 ,引起心肌穿壁性缺血 ,其预后较差。易发展为心肌梗死 ,且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与原始心绞痛发作ST段抬高的部位相一致。其临床特点为休息时 (常于凌晨时 )发作 ,易反复 ,疼痛持续时间长 ,程度较重。疼痛发作时相邻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与之相应之导联ST段压低。冠状造影证明其发作为发生在冠脉病变基础上的冠脉痉挛。但也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 ,或一个人有多个部位的冠脉痉挛。…  相似文献   

11.
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的改变情况及冠状造影结果。结果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05 mV 26例,无明显变化30例,其中ST段抬高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率分别为23.1%、57.7%,较ST段无改变组3.39%、30.0%有显著差异(P〈0.05),而前降支中远段病变率则远远低于ST段无改变组(3.8%、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和Apelin-1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Apelin-12水平;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评分结果分组,将Gensini积分(GS)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划分为四组:GS≤18,18~32,32~47,>4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GS1及GS2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elin-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单支、双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支与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elin-12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LAD病变组中高于对照组、Apelin-12在LAD病变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在RCA、LCX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RBP4、Apelin-12水平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探讨其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判定中的意义。方法将92例入选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ACS组)51例,稳定型心绞痛组( SAP组)16例,正常对照组25例。依据临床类型将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P组)3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ANI组)20例,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将ACS组分为单支病变组12例、双支病变组15例、三支病变组2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 NPV)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ACS组NPV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SAP组 NP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亚组相比,ANI亚组NP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中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NPV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ACS组 NPV水平与冠脉 Gensini 积分呈低度正相关( r =0.331,P <0.05)。结论 NPV的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低度正相关,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ACS患者NPV显著升高,NPV水平可以反映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示 NPV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度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支架植入后对第一对角支的影响,阐明血流储备分数(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策略制订中的作用。方法纳入63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支架植入后,根据边支FFR值分为FFR>0.80组(48例)及FFR≤0.80组(15例)。观察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造影前血液学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肾功能、尿酸等。结果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LAD参考血管直径[(3.30&#177;0.17)、(3.34&#177;0.27)mm,P=0.882]、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直径狭窄百分比[(0.89&#177;0.10)%、(0.88&#177;0.12)%,P=0.934]、病变长度[(20.50&#177;6.40)、(22.70&#177;8.90)mm,P=0.765]、FFR均值(0.65&#177;0.11、0.63&#177;0.15,P=0.837),LAD PCI后对角支参考血管直径[(2.62&#177;0.17)、(2.63&#177;0.19)mm,P=0.794]、QCA病变直径狭窄百分比[(0.47&#177;0.24)%、(0.58&#177;0.20)%,P=0.109]、最小管腔直径[(1.39&#177;0.62)、(1.12&#177;0.55)mm,P=0.1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D PCI后对角支FFR均值(0.91&#177;0.05、0.69&#177;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降支支架植入后,在对角支FFR>0.80组,有16.7%(8/48)患者QCA直径狭窄大于或等于70.0%为假阳性;在对角支FFR≤0.80组,有66.7%(10/15)患者QCA直径狭窄小于70.0%为假阴性。结论 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分叉病变处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常规心电图(ECG)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关系,从而帮助诊断与指导治疗。方法对105例拟诊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ECG与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CAG阳性者78侧,ECG有sT-T改变81例,在CAG阳性者中ECG无sT-T改变20例,ECG有sT-T改变58例,危险因素越多CAG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应结合危险因素及CAG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方法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STEMI组中吸烟、持续性胸痛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明显较NSTEMI组多;NSTEMI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和糖尿病并发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STEMI组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高于NSTEMI组;造影显示冠脉单支病变NSTEMI组明显较少,而三支病变则多于STEMI组;冠脉狭窄程度≤90%的患者NSTEMI组较多,而狭窄>90%者STEMI组更多;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年龄偏大,且好发于女性,临床症状较轻,化验检测结果严重程度低,且造影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低,但有基础TIMI血流3级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震荡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0例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按CAG检查结果分为CAG阳性组和CAG阴性组,其中阳性组67例,阴性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震荡、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去除房颤、房扑干扰及伪差,选择符合条件的室性期前收缩.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结果 阳性组TO平均值为(0.36&#177;0.15)%,TS平均值(1.98&#177;0.52) ms/RR;阴性组rO平均值为(-0.87&#177;0.36)%,TS平均值为(4.83&#177;0.65) ms/R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3、1.976,均P<0.05).随访1年后,阳性组死亡9例(13.44%),阴性组死亡2例(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6,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震荡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简便、价廉、有效、临床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1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分析各血管节段图像的可评估率和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其中30例患者于1周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评价血管比例为97.0%。2.30例患者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严重狭窄的敏感性98.1%,特异度99.2%,阳性预测值94.4%,阴性预测值99.4%,准确率为99.3%。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无创影像学诊断技术,对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评价及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