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2.
3.
沈清瑞 《新医学》1994,25(1):47-49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八讲维持性血液透析感染并发症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教授,你说了血透急性并发症,多数可以防止。那么,慢性并发症呢?教授:是的,只要提高透析工作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大部分急性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但某...  相似文献   

4.
沈清瑞 《新医学》1994,25(2):95-97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九讲 维持性血透心血管并发症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淡维持性血透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教授:维持性血透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心脏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等。有些井发症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清瑞 《新医学》1993,24(6):541-54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对患者毒素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旨在为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选择较佳的方式。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碳酸氢根浓度为35mmol/L;实验组患者透析应用高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根浓度为38~40mmol/L,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验开始时以及透析治疗3、6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Scr、BUN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TNF-α、hs-CRP、iPTH以及β_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水平并减轻慢性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线下调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预防局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碱中毒的作用。方法 将2022年4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部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高出血风险且符合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按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分为常规浓度组(31.3mmol/L)15例,低浓度组(29.3mmol/L)15例。2组均排除透析前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比较2组透析结束时与透析开始时患者血pH值及碳酸氢根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透析参数、透析开始时患者血pH值、碳酸氢根及钠离子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常规浓度组:透析结束时血pH值(t=6.971,P<0.001)及碳酸氢根(t=5.407,P<0.001)水平较透析开始时均升高,透析结束时33%的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毒。低浓度组:透析结束时血pH值较透析开始时升高(t=2.877,P=0.008),碳酸氢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347),透析结束时没有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毒。2组患者透析结束时pH值增加值(t=3.223,P=0.003)及碳酸氢根水平增加值(t=7.756,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浓度组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低于常规浓度组(χ^(2)=4.375,P=0.036)。2组患者透析结束时与透析开始时血钠离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35、1.382,P=0.740、0.178)。结论 对于透析前不伴酸中毒患者,下调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可预防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  相似文献   

8.
王荣光  沈清瑞 《新医学》1993,24(7):378-379
进修生:血液透析室应有哪些基本设备? 教授:血液透析室应有下列基本设备:①血液透析机。②水处理设备。③血液透析辅助设备(包括透析器复用装置、电源稳压器等)。④血液透析床(或透析椅)。床宽为70至75厘米,床头及床尾可摇高最合适。⑤治疗及急救用品,包括急救箱、供氧设备等。  相似文献   

9.
急性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透析指征和病因1.1 急性血液透析 (HD)临床指征的掌握 ,目前倾向早期透析治疗即用透析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并发症发生。这样可减少心力衰竭 (心衰 )、高血钾、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还有利于原发病的康复和治疗 ,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 〔1〕:1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2中毒 ;3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 ;4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抢救 ;5重症肝炎与肝昏迷的抢救。 1982年全国急救学术会议同样提倡早期进行预防性透析 ,拟定 ARF时 HD指征有 〔2〕:1确立ARF诊断 2日内属高分解代谢型〔血尿素氮 (BU N)每日增高 >8.9mm ol…  相似文献   

10.
沈清瑞 《新医学》1994,25(3):157-159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十讲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压的控制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教授,您在上一讲谈了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但未论及血压方面的问题,您能否谈谈维持性血透病人血压的控制这一难题?教授: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血压的控制是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凤春 《临床医学》2006,26(11):19-20
目的 介绍一种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方法 先计算阴离子间隙的升高值ΔAG=(病人的AG-12)mmol/L,血清CO2的离均值ΔCO2=(27-病人的CO2)mmol/L,碳酸氢盐间隙=ΔAG—ΔCO2,以碳酸氢盐间隙偏离〉+6mmol/L或〈-6mmol/L为异常。结果 本法不仅可判断二重酸碱失衡、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而且还可判断三重酸碱失衡,结果可靠。结论 碳酸氢盐间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计算简单、方便、实用,可作为酸碱失衡的常规判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祁华  陈小波 《现代护理》2003,9(6):473-473
血液透析 (HD)的疗效与透析液的成分和性质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使用的透析液处方较多 ,各医院配制方法不同 ,透析液离子浓度亦不尽相同。由于醋酸盐不耐受现象引起的透析并发症多 ,醋酸盐透析已近于淘汰。我科自 2 0 0 1年起自行配制无糖型碳酸氢盐透析液 ,已行 1 4 0 0例次HD ,制剂质量稳定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总结我们护理人员在透析液配制和使用时的经验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处方 由天津市肾友达医疗设备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人工肾透析干粉 ,包括SYD PZ A和SYD PZ B。SYD PZ A所含成分 :氯化钠 1 6 1 3g ,氯…  相似文献   

13.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栩 《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52-454
近年来 ,肾脏替代疗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 ,其中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On -lineHemodiafiltration ,以下简称联机HDF)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各种分子大小毒素的清除能力 ;简化了传统的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且经济可行 ;更重要的是 ,它减少了透析液细菌及其产物污染的可能性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净水透析”。因此 ,联机HDF被公认为当今最佳的肾脏替代疗法技术之一。一、联机HDF原理相对于传统的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联机HDF技术的关键是联机制造低成本、高量的透析液和置换液。目前采用由…  相似文献   

14.
沈清瑞 《新医学》1993,24(12):649-651
进修医生:教授,进行血液透析时常有哪些急性并发症? 教授:血液透析过程的急性并发症,即使在较大的现代化透析中心亦时有发生,有些是严重的,甚至致死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常见的有心跳骤停、突然死亡、出血、空气栓塞、低血压、失衡综合  相似文献   

15.
人造血管内瘘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采用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尿毒症患24例,行聚四氟乙烯(FrrFE)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透析器采用Fresenius F60。观察血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造血管通畅率100%,HFD时血流量均可达到300~450ml/min。术后感染发生率4.17%,血栓形成发生率8.33%,假性动脉瘤发生率4.17%;HFD低血压发生率37.5%,反超滤发生率12.5%。结论 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通畅率高、使用时间长和易穿刺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移植内瘘的理想选择;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能为HFD提供足够的血流。  相似文献   

16.
石磊 《中国临床康复》2011,(25):4703-4706
背景:高通量膜具有很高的通透性及溶质转运性能,透析中能有更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溶质从血液转运到透析液中,故称之为高通量透析,属于一种高效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目的:总结近年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2000-02/2008-10。检索关键词: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纳入标准:①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②实验结果叙述与材料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12篇。结果与结论: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可清除β2微球蛋白,降低透析患者血脂、血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变化,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的清除也优于常规透析。因此,高通量透析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如肾性骨病,动脉硬化,并可改善食欲不振,高血压症状,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高通量膜具有很高的通透性及溶质转运性能,透析中能有更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溶质从血液转运到透析液中,故称之为高通量透析,属于一种高效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目的:总结近年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2000-02/2008-10.检索关键词: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纳入标准:①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②实验结果叙述与材料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12篇.结果与结论: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可清除β2微球蛋白,降低透析患者血脂、血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变化,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的清除也优于常规透析.因此,高通量透析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如肾性骨病,动脉硬化,并可改善食欲不振,高血压症状,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8.
19.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及进展—第三讲 透析器和透析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培根  沈清瑞 《新医学》1993,24(8):425-427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常用的血液透析器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何优、缺点? 教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器大约有两大类:一种叫小型积层平板型透析器。透析膜做成片状,按一定几何图形比例(常为长方形或棱形),由30~60层重叠而成,血液和透析液在膜之间呈相反方向流动,在透析液侧有支架以固定和保护透析膜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静滴5%碳酸氢钠溶液对预防糖尿病病人及严重动脉硬化病人所出现的透析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名高危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常规碳酸氢盐透析(透析液HCO_3~- 35mmol/L);B组:在行常规血透同时,从静脉管路端滴注5%的碳酸氢钠溶液200~250ml。观察两组病人透析中可耐受脱水速度,有无透析相关症状并记录次数和需要处理的措施和药物剂量次数等、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和透析效率KT/V、URR。结果 B组病人在使用小苏打后出现透析相关症状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B组因出现症状采取处理措施的比例为17.5%、A组为93.2%(P<0.05)。透析连续三天的外周血生化检查示B组的酸碱状态优于A组,并维持至下次透析前。结论 常规碳酸氢盐透析在保持正常的酸碱平衡状态方面对糖尿病病人及严重动脉硬化病人是不足的。通过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可减少透析相关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