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给予尿激酶30~50万U溶于生理盐水50~100 mL中患肢远端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10 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效果与发病时间关系、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10 d,总有效率87.5%。结论:早期溶栓效果好,加强健康教育,早期就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组(A组)与常规治疗组(B组),观察2组治疗后患肢周径差以及相关治疗指标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患肢周径差以及相关治疗指标效果等方面的对比,A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结论临床上使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溶栓出现复生从而改善症状,延缓患者病情的恶化发展,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3.
重组链激酶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重组链激酶 (r SK )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为 2组。r SK组(30例 )给予r SK 5 0万IU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5 0 0mL中 ,静脉滴注 ,d 1,bid ,d 2~ 5 ,qd ,d 5起口服华法林 2 .5mg ,qd(首剂加倍 ) ,连续 3mo。尿激酶 (UK)组 (30例 )给予UK 5 0万IU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 ,静脉滴注 ,d 1,bid ,d 2~ 5 ,qd ,口服华法令同r SK组。 1wk和 3mo后根据患肢消肿程度及磁共振或B超检查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1wk后r SK组和UK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 % ,63% (P <0 .0 5 ) ;3mo后分别为 97% ,77%(P >0 .0 5 )。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r SK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股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用Seldinger法行患侧股动脉穿刺,顺向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 肝素6250IU 尿激酶5万IU 复方丹参10ml 0.25%普鲁卡因30ml,同时口服潘生丁,患肢弹性绷带捆绑。结果 5例经治疗后血栓均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庞宏永 《中国医药》2007,2(11):682-68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及活血化瘀治疗,观察顺行与逆行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10万单位+100ml生理盐水,2次/d;红花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治疗,40滴/min。对照组22例采用上肢浅静脉给药,药物用量及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8%,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溶栓时间越旱效果越好,经患肢足背静脉小剂量注射尿激酶使药物持续作用又可避免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素酶脉冲接触式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均通过不同途径给予溶栓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优于B组(37.5%)和C组(2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腔静脉植入滤器后通过溶栓导管给予尿素酶脉冲接触式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其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蔡咏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22-12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尿激酶治疗,并检测血液流变性、进行患肢静脉系统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加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并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且安全可靠,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 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巴曲酶、华法林等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 定期查血凝常规、TT、APTT,监测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后检查B超了解血栓表现和患肢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1周内19例患肢水肿消退,4例延迟至12d完全消退,肢体后周径缩小40%;B超显示下肢静脉血流通畅19例,13例患者仍可见血管内部分血流充盈缺损(<50%).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锋 《中国药业》2012,21(11):94-95
目的比较国产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52例,分为2组。重组链激酶组28例静脉滴注50万IU重组链激酶溶栓,尿激酶组24例静脉滴注50万IU尿激酶溶栓,疗程均为5 d,同时加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观察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重组链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尿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过敏、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安全,且重组链激酶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来共收治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从患肢的浅静脉给予尿激酶,充气的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于患肢大腿处。结果27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好转,有效率达93.3%,溶栓期间出现出血并发症1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死亡。结论采取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而且容易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检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检出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做出正确诊断,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发病在10 d以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根据抽鉴法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待患者血栓溶解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2种药物溶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所需的时间、血管通畅的程度,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瑞替普酶治疗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的速度、血管通畅、症状缓解的速度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结论:瑞替普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快的溶解速度,溶栓后血管通畅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35-1636,I000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小雅  林芳  翟剑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91-192,194
目的研究观察venaflow压迫法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80例DVT高危风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配合双下肢等长收缩运动、平衡饮食及对症处理,分别于第1、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症状体征、下肢静脉彩超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按照DVT诊断流程判断。结果两组均未见严重下肢DVT和肺栓塞(PE),实验组下肢DVT发病率7.5%,双下肢血栓1例、单肢体血栓2例;对照组下肢DVT发病率25%,双下肢血栓2例、单肢体血栓8例;实验组显著地降低静脉血栓的风险。另外,实验组第7天静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naflow压迫法明显地加快静脉血流速,有助于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其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下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指导、患肢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静脉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中药封包进行熨烫患肢。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在下肢术后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