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膜后肿瘤和肿瘤样病变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良性25例、恶性20例.良性病变CT显示密度均匀,轮廓光滑,边界清晰;恶性病变CT显示混杂密度,瘤体大而不规则.CT定位诊断正确率87%,良、恶性诊断准确率78%,组织类型诊断率49%.结论 CT对腹膜后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对肿瘤定位诊断准确,对良恶性鉴别有帮助,但对病理组织类型诊断有限度.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结果CT对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3.3%,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77.8%,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7.8%.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可靠,对良恶性预测具有帮助,对病理类型估计能提供线索,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5月我院46例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螺旋CT在该组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46例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间叶组织来源26例,10例为良性,16例为恶性;神经组织来源13例,5例为良性,8例为恶性;淋巴组织来源5例,2例为良性,3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来源1例,为良性;不明来源1例,为恶性。(2)螺旋CT准确定位38例,定位准确率为82.6%;定性正确29例,正确率为63.0%。结论:将螺旋CT应用于原发性腹膜后占位性肿瘤的鉴别及诊断之中,在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沈东 《中国医疗前沿》2011,(19):85-85,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7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MSCT平扫加三期强化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术前MSCT检出率100%(27/27);术前定位准确率92.59%(25/27);术前良、恶性判断准确率85.15%(23/27);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9.63%(8/27);能清晰提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及输尿管之间的关系。结论 MS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1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脂肪肉瘤(4例)和脂肪瘤(3例),脂肪成分为其主要特征;神经鞘瘤(3例)均位于脊柱旁沟;恶性淋巴瘤(3例),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成;平滑肌肉癌(2例),内见大片状坏死;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肿瘤密度略低于肌肉,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75%,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90.63%对部分肿瘤可直接进行病理学诊断。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及良恶性诊断可靠,对病理学诊断亦能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7.
黄子荣 《重庆医学》2012,41(1):77-79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经皮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螺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各类肿瘤影像学特点。其中5例平扫,22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7例中来源于间叶组织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3例,1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8例,1例为恶性;淋巴组织2例均为恶性。CT定位正确24例(88.9%),定性正确17例(62.96%)。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较好的定位判断,并能在定性上显示和解释部分肿瘤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MS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40例中恶性肿瘤30例(75%),良性肿瘤10例(25%),术前MS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0%(36/40);对肿瘤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70%(28/40).结论:MSCT成像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提高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1例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例术前CT/MRI检查均显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病理示良性13例,恶性18例。按组织起源分类,其中间叶组织肿瘤13例(脂肪肉瘤6例、脂肪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副神经节瘤3例);胚胎残余组织肿瘤(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8例。CT/MRI定位诊断正确率93.5%(29/31),组织学类型诊断正确率58.1%(18/31)。CT/MRI可比较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并可进行肿瘤部分成分的分析。结论:CT/MRI影像学表现及部分成分分析,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平扫,38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对CT定位定性准确度进行计算,对本组患者的MS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间叶组织来源31例,12例良性,19例恶性;神经组织来源13例,5例良性,8例恶性;生殖细胞来源1例,良性;不明来源1例,恶性。②MSCT准确定位38例,定位准确率82.6%;定性正确29例,正确率63.0%。结论:将MSCT应用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够准确地定位及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磁共振扫描弥散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MR-DWI)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中的评估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31例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T的定位准确率为94%,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囊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仅一例巨大分化良好型平滑肌肉瘤为多房囊性肿瘤,囊实性及实性肿瘤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瘤体的钙化可见于畸胎瘤、血管内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和部分神经节细胞瘤,脂肪密度见于脂肪瘤或脂肪肉瘤。结论:CT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且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情况,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对经病理学证实的244例PRPT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①PRPT中的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61.3%)和腹痛(25.8%);无症状早期病例21例(8.6%);②恶性腹膜后肿瘤以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最多见,良性中以畸胎瘤最多见;③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阳性发现率仅为28.2%,消化道钡餐或钡剂灌肠检出率68.7%,B超检出率为86.9%,CT检查阳性发现率为92.1%;④良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率为91.5%,恶性肿瘤为51.2%,无症状的恶性PRPT为85.7%。结论 PRPT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是诊断PRPT的最好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PRPT的主要手段,对复发性PRPT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均行X线、CT、MRI检查的骨肿瘤患者33例,每例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检查。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对DR、CT、MRI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骨肿瘤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其诊断符合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33例骨肿瘤中有14例为恶性骨肿瘤,19例为良性骨肿瘤,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和CT在良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R(16/19 vs 8/19,15/19 vs 8/19,P<0.05),MRI和CT的诊断符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16/19 vs 15/19,P>0.05);DR、CT、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7/14),57.1%(8/14),78.6%(11/14)。结论:DR、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价值有差别,MRI和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DR。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对31例CT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分析。结果良性20例,恶性11例。其中定位正确28例,定性正确23例。后腹膜肿瘤的基本CT表现为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与邻近脏器的受压移位和受侵。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有较高的价值,对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对病理组织学类型估计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蒋光仲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92-93,161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活检和病理证实为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象。结果肿瘤位于右侧11例,左侧14例,其中原发于。肾上腺19例,椎旁交感神经链6例;肿瘤跨中线生长18例;肿瘤多呈巨大不规则形肿块,少数呈类/椭圆形。平扫:22例肿瘤密度不均,内常见坏死、囊变区,其中肿瘤内钙化18例:3例肿瘤密度均匀。增强:肿瘤多呈不均匀性轻一中度强化。肿瘤包埋腹膜后大血管20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7例,肝转移1例。结论CT不仅能显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而且可显示早期淋巴结转移,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90~2000年9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36例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所有病历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影象学结果及病理类型.结果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83.75%和93.85%.完整切除率为73.1%,相邻器官切除者为7.5%.结论B超和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复发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