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未足月双胎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将40例未足月双胎胎膜早破患者设为治疗组,选取同期40例未足月单胎胎膜早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时间、胎膜破前宫缩发生率、破膜至终止妊娠时间、终止妊娠孕周、促胎肺成熟时间≥48 h、使用宫缩抑制剂、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为导致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临床处理中较为棘手、出现早产率较高和新生儿预后困难,应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未足月双胎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预后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妊娠的10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胎膜早破组;同时收集未破膜110例早产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孕周各分为三组组,分析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的围生儿并发症及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延长孕周时间等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中28-31^+6周延长孕周成功率低于对照组(χ^2=8.79,P〈0.05),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早产儿的呼吸窘迫、脑室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的发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围生儿并发症及母婴感染的发生与孕周及处理方式相关,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应采取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陈莉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15-131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重视产程观察和护理,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844例无妊娠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患者162例(胎膜早破组),胎膜未破患者682例(胎膜未破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胎膜早破患者早产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及破膜时间距应用抗生素的时间、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对母儿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较胎膜未破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母亲产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距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母儿并发症无明显影响。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应重视产程观察,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处理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位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头位胎膜早破93例(研究组)及同期头位无胎膜早破100例(对照组),从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头位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16.13%,头位无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为8.00%(P〈0.05),头位胎膜早破难产率为34.40%,头位无胎膜早破难产率为19.00%(P〈0.05),头位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均高于头位无胎膜早破(P〈0.05)。结论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窘迫,早产并发症,难产率增高,应尽量预防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5.
俞黎铭  胡文胜 《浙江医学》2017,39(12):1028-1030
目的对220例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率、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以及早产组不同孕周发生早产率及其原因。结果220例双胎妊娠产妇发生早产率为60.45%(133/220),其中在孕28~31+6周发生早产率为4.54%,在32~33+6周为10.91%,在34~36+6周为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在不同孕周期间单绒双胎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18%、6.82%、25.91%,明显高于双绒双胎(均P<0.05)。3组早产产妇早产原因,如胎膜早破、单绒毛膜性、宫内感染、宫颈功能不全、早产临产、急性脂肪肝、子痫前期、ICP、肝功能损害、前置胎盘及胎儿窘迫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早产组与足月组在高龄、产前肥胖、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伴有并发症及单绒毛膜性是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不同孕周早产的主要原因不同。  相似文献   

6.
唐云霞 《中外医疗》2010,29(14):8-9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50例早产分娩作为早产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正常孕周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胎膜早破、胎盘因素、胎位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发生情况,并对〈34孕周的胎膜早破所致早产是否进行保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的发生率早产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34周PPROM保胎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窒息率较不保胎组明显下降(P〈O.05)。结论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对〈34孕周的PPROM产前给予保胎治疗、延长孕龄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后残余羊水指数(AF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1例妊娠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FI值将其分为I组196例(AFI≤40 mm)和II组365例(AFI〉40 mm)。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I组破膜至分娩时间短于II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均低于II组(P〈0.01);新生儿病死率高于I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FI≤40 mm及破膜时孕周为新生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AFI≤40 mm为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PROM后AFI与多项母婴不良结局相关,可将AFI≤40 mm作为终止妊娠的指标,以减少不良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8.
双胎妊娠母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常见的母儿并发症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9月双胎妊娠母儿并发症的种类及围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①97例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38例(39.2%)、早产31例(32.0%)、贫血25例(25.8%)、胎膜早破10例(10.3%)及产后出血6例(6.2%)。②新生儿窒息率:97例双胎中活产新生儿187例,出现新生儿窒息20例(10.7%);围生儿194例,死亡12例(6.2%),孕周〈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周的新生儿(P〈0.01)。结论①双胎妊娠并发症较常见,以妊娠高血压疾病及早产为主,临床应加强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各种孕产期并发症。②双胎妊娠早产儿窒息率较高,尤其是〈34周者,死亡率也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孕周〉34周的早产儿出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杂性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郑州大学三附院终止妊娠的双胎妊娠315例。复杂性双胎65例为研究组,非复杂性双胎15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分娩期并发症和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丢失率、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双胎之一胎儿畸形26例,其中双胎之一无心畸形3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16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12例,选择性一胎宫内生长受限(sIUGR)24例,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1例。其中并发两种以上复杂性情况者共14例。2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杂性双胎妊娠组早产率70.80%,胎儿丢失率36.15%,新生儿窒息率13.80%,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12.31%,新生儿体质量(2034±634)g,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双胎有更差的新生儿妊娠结局,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及研究以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白清 《广西医学》2014,(4):532-534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及其对母婴预后影响。方法妊娠35-37周的孕妇802例,取阴道肛门拭子进行GBS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及处理方式分组并进行不同处理,GBS阴性737例为对照组,GBS阳性65例随机为两组,研究组1共32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2共3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阳性率为8.10%;GBS阳性者妊娠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胎膜早破、剖宫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2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介于对照组与研究组1之间,与对照组比较,仅早产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可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也明显增加,须对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者进行规范性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7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分析ICP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记录了2组受试者的围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并记录和比较了2组受试者的围产儿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早产、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妊娠不良事件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ICP组患者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窒息、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孕妇围产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孕妇妊娠期发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危险因素。ICP可增加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早产、窒息、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围产儿生长发育,围产期患儿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孕妇生殖道需氧菌、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待产分娩的200例孕妇进行研究,其中早产胎膜早破组7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70例,正常妊娠组60例;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生殖道分泌物需氧菌和假丝酵母菌检测,分析各组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早产胎膜早破组及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妇生殖道致病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组,早产胎膜早破组致病菌感染率也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假丝酵母菌和需氧菌检测阳性者作为感染组,两者均阴性者作为未感染组,2组在胎儿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感染、低出生体重率以及新生儿疾病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假丝酵母菌感染和需氧菌感染分别对母婴结局影响,结果显示2组感染患者在胎儿早产、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疾病以及围生儿死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低出生体重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与孕妇假丝酵母菌和需氧菌感染密切相关,对孕妇生殖道致病菌检查,采取有效的抗菌治疗,可降低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保胎治疗,减少围生儿的死亡。方法 192例早产胎膜早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盐酸利托君对照组用硫酸镁保胎治疗。结果延长孕周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与破膜时孕周和延长孕周有关,对不同孕周的早产胎膜早破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围产儿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方法:对入院的107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多数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存在危险因素,孕28~35周与35+1~37周比较,而孕28~35周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妊娠结局亦不相同,应采取不同处理方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何春梅 《吉林医学》2014,(13):2767-276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未足胎膜早破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随孕周的延长而降低,观察组产妇宫腔感染和产褥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莉  徐金凤 《当代医学》2010,16(22):143-145
目的比较未足月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终止妊娠方式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探讨未足月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期待治疗时不同宫缩抑制剂应用延长孕龄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8~31周PPROM孕妇73例分为两组:A组(硫酸镁组,n=32),B组(硫酸镁加盐酸利托君组,n=41)。对各组间的母儿围产期发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母体并发症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潜伏期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产儿结局A组NRDS、颅内出血显著多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围产儿死亡显著多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未足月的PPROM的处理采取期待治疗并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实施以合适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硫酸镁静脉滴注加盐酸利托君口服保胎效果优于单纯硫酸镁静脉滴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08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炎症和胎位异常是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但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经保胎治疗75.48%(157/208)的患者于48 h后分娩,为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争取了时间;25.48%(53/208)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妊娠,主要手术指征为骨盆因素及胎儿窘迫,因未足月胎儿相对较小,大部分患者可阴道分娩;胎龄28~31周的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等因素死亡率较高。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较大。胎膜早破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等关系密切,胎膜早破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上应根据胎儿所处危险的大小来决定,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富阳市早产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43例早产产妇临床资料和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早产发生率为7.33%(243/3 316),以晚期早产占比最高(P<0.05),早期早产以自发性早产为主要原因,中期早产和晚期早产均以医源性早产为主要原因,晚期早产胎儿出生体重最大(P<0.05)。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孕期产妇/丈夫吸烟、孕期阴道流血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早产的早产儿治愈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低,放弃治疗和死亡率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高(P<0.05),医源性早产死亡率高于自发性早产、PPROM(P<0.05)。结论早期早产的新生儿死亡率更高,应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避免孕期吸烟、孕期阴道流血及低体重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