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门诊药房的所有退药记录根据退药品种、种类、科室、原因等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退药处方共917张,退药率为0.8%。退药品种以心脑血管类最多,为291张,占31.7%。退药科室以普内科及心内科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1.92%及19.63%。退药原因当中,由于不良反应及医生重复、错误及超量开药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3.48%及19.08%。结论我院近两年合理用药情况较好,以后仍要不断完善门诊退药制度,不断提高合理用药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杨强  胥林 《四川医学》2014,(6):748-750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减少医院退药现象,以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9月~12月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对策。结果四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346460张,其中退药处方1654张,占0.48﹪。常见的退药原因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因素、医生因素及药房无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程序,加强药师、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与协调,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段景然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72-4873
目的:探讨我院药房退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退药现象,加强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药房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退药处方284张,按退药时间、退药科室、退药品类、退药原因、退药趋势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2013年共调配处方123480张,退药处方共284张,占0.23%;分析对策并采取措施后的退药处方2011年126张,2012年94张,2013年64张。结论通过退药因素分析,实施对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统计我院2009~2011三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提出管理方案。方法:分别按照年度统计、退药原因、科室来源、退药类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年平均退药率为0.56%,由医师因素(处方药过多、重复用药)引起的退药占50.4%,脑外、内科共占69.1%,抗感染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占退药的59.6%。结论:医生与患者应加强沟通,医院应健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管理规范退药程序,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或规范行为。方法从医院HIS系统统计我院2018年住院药房退药申请的科室、品种、剂型、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集中在:患者原因为退药的主要因素。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并规范退药行为的发生,医院应加强住院药房管理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退药体制:提高医嘱执行质量;完善药学服务、改善服务流程;并加强医、药、护、患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方法:对本院2013年7-12月住院药房2208张退药处方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8张退药处方中,根据退药金额和退药处方数统计,退药较多的科室为儿科和呼吸内科;各科退药原因主要有调整医嘱982例(占44.47%)、患者临时出院579例(占26.22%)、患者拒绝用药301例(占13.62%),而药物不良反应ARD退药仅62例(占2.83%);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共912例(占41.30%),其次心脑血管药333例(占15.08%)。结论:本院住院药房的退药量较大,不合理退药比例较高,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护药三方面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合理用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相似文献   

7.
贾增永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2-133,136
目的调查宿迁市医院门诊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宿迁市10所医院2011年1~7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4 275张,按退药品种、原因、退药患者年龄分布及退药科室,分析退药现象的产生及特点。结果退药处方以抗感染类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为1 130张和859张;退药原因中排名第1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占1 612张,其次为医师处方错误,占1 091张。结论建议医院建立相应的退药制度,加强退药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提高医患之间、药剂科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效率,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院部针剂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6月院部针剂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按科室分,退药多见于内科。按药理分,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物为退药首位。按退药原因分,患者拒用居各类退药之首。结论:退药增加了药品质量管理难度,建议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处方录入错误,加强药学服务,主动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诊疗质量,建立必要的住院药房退药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退药程序,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韩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842-844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退药人群进行现场询问,内容包括退药原因、退药种类、申请退药科室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1月27日-12月20日期间的退药情况。结果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退药原因的33.8%,其次为患者病情改变导致医生更改医嘱,占11.7%;退回药品类别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居多,占53.5%.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妇产科、呼吸科等科室。结论绝大多数的退药可以通过加强制度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60-163
目的 分析病区药房退药情况,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9年1~6月份病区药房6474张退药单中的退药金额、退药科室、退药频次、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1~6月份退药总金额为1 528 102.01元,约占药品出库金额的1.40%;全院30个科室均有退药,退药总频次达6474次,退药频次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21区呼吸科(14.84%)、18区心血管内科一区(12.30%)、7区神经外科(11.23%)、20区心血管内科二区(10.83%)、13区心血管内科三区(6.58%);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31.71%)、医嘱调整(27.57%)、药物不良反应(11.12%)、患者转科(8.03%)、护士医嘱录入错误(5.25%)、患者拒绝使用(4.80%)、药房无药(4.14%)、医生重复开具同类药品(3.82%)、患者死亡(3.55%)。结论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象涉及临床各科室,退药金额较大,退药原因较多,医院应当高度警惕退药带来的药品安全隐患,加强对退药的管理,严格执行退药管理制度,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减少不必要的退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艳  张婉婷  陈萍  何勇 《当代医学》2014,(10):128-129
目的: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成立处方点评专家小组,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小组每月轮流抽取周一至周日1d处方并筛选出普通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典型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提交药剂科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临床药学室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及上报医务处。结果2012年1月~2012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急诊普通药物不合理处方634张,全年合理率平均值为96%。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对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并反馈,提高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急诊普通药物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中药师记录医师超量用药情况分析,加强对中药超量用药管理,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规范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方法 回顾性对某院2007年-2013年中药师记录中成药处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超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07年-2013年中成药处方中医师处方用药失误30052例,占处方总数的0.57%,呈上升趋势.在医师处方用药失误中用药超量12147例,占医师处方用药失误40.42%,排在第一位;用药超量由2007年最少时235例,到2010年最多时3032例,增长了1190%;2010年-2013医师用药超量10221例,药师干预请医师签字确认或更改的为7412例,占超量处方的72.51%;在用量超量处方中,医师大多签字确认,只有严重超量或超极量的方更改处方用量.结论 医师处方用药超量现象逐年增长,造成中药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应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含西药成分中药、毒性药物及其复方制剂的管理和合理用药的宣传与指导,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我院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在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制订相应的医嘱点评工作规范,对我院出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综合点评。旨在普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适当选择药品,杜绝过度用药,降低用药风险,切实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共同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规范》中的要求,摸索制订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建立医嘱处方的界定方法,即将患者使用的所有药品医嘱,按照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医嘱到更改医嘱的第一天为止,界定为一张"处方";制订适合医嘱处方点评的标准和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其中不合理分为不适宜和超常处方两项。不适宜涉及:适应证、遴选药品、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重复给药、配伍禁忌或者不良作用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超常处方涉及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无正当理由未做病原菌检查及药敏性试验,开具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自2010年4月~2011年3月,利用"军卫1号"系统,共随机抽取360份出院患者医嘱,界定处方1 782张。处方合理率由65.7%上升为96.4%,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89.7%,其中以遴选药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约占60%;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由30%降至5%。结论处方点评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一种手段,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用药知识的普及,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患者的沟通,充分发挥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共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我院及基层医院临床治疗的用药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门诊处方16780张,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统计调查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426张,占调查处方的2.54%。结论:我基层医院用药仍存在很多不合理情况,需加强临床医师的执业技能培训,强化医师合理用药的观念,医师在加强合理用药的同时,药房工作人员也应加大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常洁 《当代医学》2013,(27):135-136,145
目的对住院病房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减少退药发生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底的967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统计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种类,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可行的退药管理程序。结果期间共计136931张处方,其中退药处方967张,退药率占0.7%,内科及儿科退药较多,原因中患者死亡及出院287张,占29.7%;药品不良反应177张,占18.3%,抗菌药物148张,占15.3%,呼吸系统药物121张,占12.5%。结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退药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处方点评与业务学习,杜绝不规范处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蚌医二附院临床药学室所建药历的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所建药历101份,分析、总结其用药情况,结合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资料判断所建药历的用药合理性,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药历共24例,约占总数的24%,主要表现在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正确、配伍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当、选药不合理、中药注射剂大于2种等方面,以选药不合理居首,占33%,少见重复给药和溶媒选择不正确。结论需进一步加强临床药学工作。药学人员深入临床参与查房,协助医、护及医院管理等工作,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促使本院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我院420份归档病历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调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加强临床药师与临床沟通交流,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7个外系科室2010年2月-2011年1月420份归档病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从9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不合理用药问题较突出的有,药物选择不当占25.07%,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占25.07%,给药次数不当占16.22%,联合用药依据不足占12.68%。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下半年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较上半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