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痛是十分常见的病症,有些人选择中药治疗,收到意想不到的良效。但其他人以同方同药治之,效果却不一定好,其原因在于虽同为腰痛,证候可不一样。"对病下药",易获奇功,此即中医中药精髓之一—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因此腰痛大都与肾有关。腰痛又有内伤外感之分,内伤主要是肾虚,外  相似文献   

2.
腰痛证治     
腰痛是临床常见痛证之一,可发生于腰部的一侧或两侧。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又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脏的关系极为密切。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带脉环绕腰部。督脉“并于脊里”,络肾。因此,腰痛与足太阳经、督脉、带脉亦有关系。腰痛的原因很多,但总不外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感受风寒,涉水冒雨,坐卧湿  相似文献   

3.
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痛证之一,表现在腰的一侧或两侧。因腰为肾之府,又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督脉“并于脊里”,带脉环绕腰部;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因此,腰痛还与督脉、带脉、足太阳经有关。腰痛的原因虽多,总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感受风寒,涉水冒雨,久居湿地,劳汗当风,衣着湿冷,外邪闭阻腰部经脉而作痛。跌仆闪挫,损伤经脉气血,导致筋络气血阻滞,瘀血滞着腰部而发生疼痛。内伤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亏损,年高精衰,房室伤精,腰中脉络失养而痛。  相似文献   

4.
滋肾化石汤治疗肾结石管见李德龙肾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之一,临床以肾绞痛、血尿为主症,属中医“石淋”、“砂淋”、“腰痛”等范畴。《内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又云:“太阳所至为腰痛”。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若精耗肾虚,则膀胱之气亦不足矣。《金...  相似文献   

5.
腰痛治肝法     
廖铦 《中医杂志》2000,41(5):277-277
腰痛的病位,不外在经在脏。在经多外感,病为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的经脉受邪,气血不通而痛,论治重祛邪。在脏多内伤,病属肾,腰为肾之府,虚则腰部失养而痛,论治重补。但于临证之际,有些腰痛,从肾、从太少两经论治,疗效并不确切。究其原因,为此类腰痛病变的原因为肝脏失调,病位偏在肝脏的缘故。如肝脏气血失调,影响循行腰两侧的足厥阴肝经,可产生腰痛。厥阴肝经在腰部与带脉相连,肝病失调涉及带脉,影响其经脉的循行部位,发生腰痛。因此,着眼肝脏气血,兼顾相关经脉,治疗以上类型的腰痛,就能取得较  相似文献   

6.
肾盂肾炎属中医"淋证"、"腰痛"、"虚劳"范畴.为上尿路感染,多为上行感染引起,血行感染很少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直接侵犯肾间质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除可有膀胱激惹征外,还可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及)扣击痛和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加减治肾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绞痛,为结石移动引起输尿管梗阻、痉挛、阵发性剧痛,先在腰部,沿输尿管向膀胱或向外生殖器、大腿内侧等处放射。发病急,疼痛发作时往往腰痛连腹、腹痛连腰。小柴胡汤为疏肝利胆,通调三焦,和解少  相似文献   

8.
腰痛又称"腰脊痛",因腰为肾之府,故而历代医家从肾论治腰痛者甚多。但是临床有些腰痛单从肾的角度治疗效果欠佳,导师孙玉信教授从"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角度治疗腰痛,临床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9.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医学认为 :腰者肾之府 ,一般腰痛皆与肾有关。《医部全录》说 :“腰脊者 ,身之大关节也 ,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诸病源候论》认为腰痛有五 ,并指出风湿、肾虚、外伤等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金匮翼》云 :“瘀血腰痛者 ,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 ,一身之要 ,屈伸俯仰 ,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 ,则血脉凝涩 ,经络壅滞 ,令人率痛不能转侧 ,其脉涩 ,日轻夜重者是也”。笔者临床以三法治疗腰痛 ,疗效较佳 ,介绍如下。1 指针法  施术时 ,先用手或热手巾在患者腰部热敷 ,并搓摩约 3~ …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腰痛越来越成为人们常见的疾病。说到腰痛,很多人认为算不上啥大事。的确,在劳累后出现腰痛很常见,通常好好休息一下就能缓解。但严重腰痛也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此时无需忍痛,应尽快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中医药治疗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甚至会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腰痛又有外感与内伤等原因,但主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极少数真菌、病毒等)引起的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炎症,是尿路感染的重要分型,临床上有发热、腰痛、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在中医学中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按"湿热蕴毒下结于肾和膀胱"之病机,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主,而八正散为膀胱湿热证之主方,如热在脏腑,则宜加清泄之药。本研究以八正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甘宇梁 《新中医》1996,28(5):62-62
腰痛症的辨证施护甘宇腰痛的病因与肾有密切关系,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腰痛,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实证有外邪侵袭、跌仆损伤、摒气闪挫等,导致脉络痹阻,不通则痛;虚证为肾亏体虚,无以濡养筋脉,因虚而痛。本人经过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结合医师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腰痛治脾     
腰为肾之府,腰痛主治多以治肾,或以补阳,或以滋阴。殊不知因脾虚湿盛而致腰痛者有之,如《金匮要略》之肾着病也。《石室秘录》曰:“如人患腰痛者,人以为肾之病也,不知非肾乃脾湿之故。”固脾气虚中阳不振,以致水湿不运,浸于腰府,湿邪困着而阳气不化,故病家自觉腰痛重坠,如带五千钱。更有女子带下而腰痛者,仍属脾虚湿盛之故。临证若不详辨,以补肾为治多不效。因其病不在肾,而在肾之外府附着寒湿而成,所以在治疗中并不在于直接温肾散寒,主要是以暖脾土以达到去寒水之目的。故尤在泾曰“故其治法不在溫肾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使之腰脐之湿去,则腰痛自除。《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4.
腰痛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把腰这个局部与内脏紧密联系,用于论述其病因病机。本文对外感腰痛是在正气不足的前提下,外邪乘虚而入引发的病机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肾虚在腰痛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不论外感或内伤腰痛,日久都会累及于肾,造成肾虚,腰痛。  相似文献   

15.
腰痛腰痛是指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因腰为肾之府,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病因病机]腰痛的病因分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腰痛多由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阻滞经脉,留着腰部所致,或因寒湿内侵,经脉受阻;或为湿热交蒸,阻遏经脉;或由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瘀血留着腰部而致疼痛内伤腰痛则为肾亏体虚,或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  相似文献   

16.
腰痛常发生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因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密切。正如《外台秘要》曰:“病因肾主腰膝,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仰息,诊其尺脉沉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为紧脉,腰僵痛。”腰痛一证,符合祖国医学“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机理。  相似文献   

17.
"阴中求阳"法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腰痛腰痛有外感、内伤及外伤之别 ,由于肾虚所致的腰痛是临床所常见 ,因为腰为肾之外府 ,既须肾阴的濡养 ,又常肾阳的温养。肾阳虚外府筋脉失于温煦则腰痛 ,其特点是腰酸痛而软 ,下肢冷而无力 ,伴有阳虚或阴阳两虚症象。治以温柔养阳 ,少用或不用桂附。李某 ,女 ,4 7岁 ,1991年 12月 31日初诊。腰骶骨痛 5~ 6年 ,平素怕凉 ,每值冬季痛甚而不能料理家务。前医诊为肾阳虚 ,用人参、海狗肾、巴戟天、附子、肉桂、仙茅等温补壮阳之品 ,药后出现心烦 ,口干舌燥 ,咽部发堵 ,面红 ,汗出等症而来就诊。腰骶骨仍痛 ,活动受限 ,怕冷 ,两下肢窜痛 ,…  相似文献   

18.
1 概说 1.1 太阳的生理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  相似文献   

19.
腰痛腰痛之因,有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腰为肾之府,故无论何种腰痛,大多与紧有密切联系。外感之腰痛离不开湿邪为患,内伤之腰痛不外乎肾亏,故治腰痛药,大多具有祛湿或补肾之功。独活宜于风湿为患病证,且腰痛常连及足跟疼痛。徐长卿尤宜于腰肌劳损腰痛。因其又能祛风湿,故腰肌劳损夹风湿更宜。徐长卿、独活皆能祛风湿、止腰痛,以徐长卿作用强。五加皮以腰痛同时又腰腿酸软  相似文献   

20.
<正>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水火之脏”,“阴阳之根”。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属足少阴经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相络属,它们又在水液代谢方面直接相关。所以,肾与膀胱相表里。肾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生殖机能、生长发育、水液代谢的异常及脑、髓、骨和某些呼吸方面的病变。临床上常见肾的病症有:阳萎、滑精、早泄、腰冷腰痛、下肢痿软、气喘、耳鸣、耳聋、遗精、肾泄(泄泻)、癃闭、水肿、消渴、眩晕、骨骼变形、未老先衰、不孕、脱发、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