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人路锁孑L手术治疗1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7例、大脑中动脉4例、颈内动脉1例。结果全部动脉瘤均获得成功夹闭,无死产病例,预后良好;术中5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均得到妥善处理。术后8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瘤囊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完好。结论经翼点入路锁孔手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时,手术视野显露良好,足以应对术中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翼点锁孔入路和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6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各1例患者则均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在发病后1~3d进行,均以直径2cm×(3~4)cm的微骨窗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结果 16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6例全部恢复良好。结论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微创、有效;完善的个体化术前设计、精湛的手术技巧及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优缺点,并与经翼点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相比较。方法采用一侧或双侧额骨小骨窗开颅,经额下入路对12例14个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实行显微手术,夹闭12个,包裹2个,其中3例在内镜协助下夹闭动脉瘤。结果12例均无死亡,得到随访的9例(随访时间1-6个月),都健康生存。结论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节省手术时间,术后可保持容貌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锁孔入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眉弓眶上和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36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7例。手术均为发病后1~3d进行。结果术中动脉瘤显露良好,36例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9例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可显著减小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1例。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经由头皮小切口,作直径约3cm的骨窗开颅,在充分释放脑脊液脑组织回缩后,从脑外间隙抵达深部病变;通过有序地解剖蛛网膜下腔,显露病变,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本组41次手术成功夹闭43个动脉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较常规显微手术入路更为微创、精细、准确、安全,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一种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特征、术中动脉瘤分离夹闭过程及术后复查随访结果。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定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行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经CTA或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2年,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24例(88. 9%),轻残2例(7. 4%),重残1例(3. 7%),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视野显露充分,动脉瘤夹闭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锁孔入路和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应用在前组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12月期间采用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2例,着重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尽管骨窗小,术中显露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本组病人出院时恢复良好,没有与入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瘤均消失,载瘤动脉通畅。结论 锁孔入路结合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和脑脊液引流,是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用于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选择2007-01~2010-12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围手术期积极控制脑水肿,防治脑血管痉挛,同时维持水电平衡,防治并发症等处理,全身麻醉下采用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充分显露动脉瘤远近端各级血管,缓慢夹闭瘤颈,清除池内血凝块,反复冲洗至清亮,打开liliequist’S膜。结果48例患者术后,随诊3月~4 a,平均(17.86±4.23)月,良好32例,轻残10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效果满意,手术中需要注意手术时期的选择、手术入路及技巧、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锁孔入路对85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实施手术治疗,其中75例行经翼点锁孔手术入路,10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骨瓣大小4 cm×3 cm。结果85例动脉瘤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1例出现手术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1-3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轻残3例(4%)。结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 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索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优缺点,并与经翼点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相比较。方法:在眉上顺额部皮纹切开皮肤,长约6cm,达骨膜,切口内侧起于近中线处,外侧达额突外侧1cm,将骨膜向两侧推开,切开颞线后方肌肉1cm。在颞线后颞肌下钻孔1枚,铣刀锯开2.0cm×4.0cm包括眶缘在内的骨瓣。弧形剪开硬膜,手术显微镜下抬起额叶直达同侧视神经,撕开视神经两侧蛛网膜,缓慢放出脑脊液,脑组织塌陷良好后,根据动脉瘤的部位,解剖外侧裂根部,如显露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解剖外侧裂根部1~2cm;或沿大脑前动脉显露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经额下入路对78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实行显微手术,夹闭82个,包裹3个,其中7例在内镜协助下进行动脉瘤夹闭。结果:78例因多发性脑梗赛死亡1例,得到随访的69例(随访时间1~24个月),都健康生存。结论: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节省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容貌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 对9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应用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翼点锁孔开颅后,应用手术显微镜初步显露动脉瘤后,置入硬性神经内镜了解动脉瘤颈及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动脉瘤夹闭后再次用内镜了解夹闭情况。结果 术后9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开颅进行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使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人恢复快,且不影响美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我科行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61例患者,其中Hunt-Hess分级Ⅰ级23例,Ⅱ级21例,Ⅲ级14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14例,前交通动脉瘤30例,多发动脉瘤8例。一期完全夹闭动脉瘤60例,二期夹闭对侧大脑中动脉瘤1例。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疤痕小,切口相关并发症少。经该术式夹闭71个前循环动脉瘤,包括8例多发动脉瘤患者。随访有98.3%的患者恢复良好,轻残1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微创、安全有效的入路,术前谨慎选择患者及充分手术经验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验证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1例,分析总结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中60个动脉瘤行夹闭术,3个行动脉瘤包裹术.61例患者中50例(81.97%)恢复良好;5例术后出现对侧偏瘫;4例出现癫痫;1例植物性生存;1例死亡.38例术后行DSA检查,14例行CTA检查,显示动脉瘤均消失,载瘤动脉恢复畅通;术后1~12月进行复查,7例出现精神障碍,8例术侧出现颞肌萎缩,3例患者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痊愈;7例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行积极抗凝治疗后痊愈;5例出现动脉眼神经麻痹症状,6~12个月后均恢复良好;2例因损伤眶上神经出现眼睑下垂;此外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出现脑梗死.结论 显微直视下切除或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一项有效方法,早期进行动脉瘤夹闭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经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的7例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共19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成功夹闭;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瘤颈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3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未出现脑梗死及颅内感染等。术后随访3个月~3年,根据GOS:恢复良好5例,中残1例,重残1例。结论 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可选择单侧翼点入路一期手术夹闭治疗,手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2月自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动脉瘤采用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结果 40例动脉瘤手术均一次性夹闭成功,术后三个月至半年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32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此19例中,6例手术经颞下入路,7例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枕下旁正中入路,1例经扩大颞瓣入路。结果9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5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后行瘤体切除,5例患者动脉瘤被成功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1例死亡。3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3月~6年,3例行瘤颈夹闭者见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包裹者动脉瘤瘤体增大,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突发破裂导致死亡。结论对于后循环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术中注意对神经及穿支血管的保护,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及疗效. 结果 本组动脉瘤均成功夹闭.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死亡2例,轻度残疾3例(1例遗留精神症状),恢复良好11例,完全康复19例.结论 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暴露充分、并发症少;夹闭动脉瘤前充分分离、清晰暴露“H”形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选择动脉瘤夹及血管穿通支的保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和相对适应证。方法:总结27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ACoA动脉瘤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27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但其中有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27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1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ACoA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例资料,均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35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夹闭,术后经CTA或DSA复查见动脉瘤颈夹闭满意,未见动脉瘤残留及复发。术后随访3~10个月,GOS:恢复良好30例,轻残4例,中残1例,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创伤小,可充分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夹闭满意,并发症少,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