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270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西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71-267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内科27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并发症原因分析。结果:发生静脉炎6例,导管堵塞2例,穿刺点感染2例,穿刺点渗血、水肿5例,血栓形成2例。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措施,规范了医护人员对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的操作行为,加强了质量监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129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发生穿刺点渗血7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2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105例病人置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无菌静脉炎、穿刺点出血、感染、穿刺局部疼痛、导管堵塞、导管渗漏、导管部分脱出,通过合理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可以延长PICC留管时间,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结论探索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方法,使PICC在解决输液通路问题方面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美国Arrow和巴德的PICC导管置管,分别为158例和32例.结果导管留置1 h~215 d,其中主要并发症占置管总数的比例为:机械性静脉炎15%,管道不畅11%,穿刺点感染10%,管道异位3.7%,管道感染1.1%,血栓形成0.5%.结论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长时间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在肿瘤外科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流程图实施护理。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应用本院自行设计患者《PICC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ICC理论知识、敷贴更换知识、换药及冲管知识、洗澡时PICC保护方法、穿刺皮肤护理、PICC外露管护理、PICC堵管原因、PICC导管脱落注意事项、手臂活动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管内导管感染、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管腔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图能有效提高肿瘤外科患者PICC置管知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在导管维护管理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导管维护质量。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424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在院内院外导管维护管理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24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在对其导管进行维护管理中出现并发症25例,占5.90%,其中院内维护发生10例(穿刺点感染1例、机械性静脉炎7例、导管堵塞2例),占2.36%,院外维护发生15例(导管滑脱2例、穿刺点感染5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破损4例、导管堵塞2例),占3.54%。结论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导管进行系统的维护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穿刺部位的感染率及拔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感染、堵塞、脱管、静脉炎等为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隔日换药可效地预防和减少感染;掌握正确换药方法可预防脱管的发生;用50 u/m l肝素钠溶液封管可预防堵管;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型号,准确测量PICC置管长度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置管患者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远期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讲解、答疑、现场演示、发放小册子、与患者互动等方式,针对PICC置管远期出现的穿刺部位的皮肤过敏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脱出及移位等并发症及拔管的注意事项、应对措施等实施家庭健康教育。结果 100例患者置管期间,8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过敏感染,占8%,未出现穿刺点化脓及留置管道溢脓现象;5例出现导管堵塞,及时处理后通畅;5例出现静脉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治疗期间导管耐受情况良好,无1例因并发症而拔出导管,导管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结论家庭健康教育在减少PICC置管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莹  朱娜娜 《上海护理》2010,10(3):58-6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32例,回顾性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中,置管时间10-183 d,平均118 d;出现穿刺点渗血2例,占6.3%;静脉炎2例,占6.3%;导管堵塞5例,占15.6%,送管困难1例,占3.1%;导管异位1例,占3.1%;局部感染1例,占3.1%。结论为防止PICC置管中产生各类并发症,需严格掌握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孙建  王枫  谢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9):33-34,37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109例血液肿瘤患者植入PICC导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3%。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脱出、血栓形成。结论严密观察,规范无菌操作选择适宜导管、正压封管,有效固定等措施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造成这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进行肿瘤化疗的127例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及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3.38%,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29%,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率5.51%;头臂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00%,明显高于贵要静脉2.41%和正中静脉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维护模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3M换药模式护理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而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叶明枝袁玲  李蓉梅 《现代护理》2005,11(15):1230-123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美国Arrow和巴德的PICC导管置管,分别为158例和32例。结果导管留置1h-215d,其中主要并发症占置管总数的比例为:机械性静脉炎15%,管道不畅11%,穿刺点感染10%,管道异住3.7%,管道感染1.1%,血栓形成0.5%。结论 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长时间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华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28-4428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总结40例重症肝病患者应用PICC在输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置管成功率100%,局部渗血率为100%,肢体水肿率为45%,静脉炎发生率为20%,导管脱出5%。结论加强重症肝炎患者PICC置管前的血管评估,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及时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应用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其化疗期间实施PICC置管,观察组提供患者优质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2周后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PICC置管穿刺点红肿、出血,导管渗液,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穿刺点红肿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期间PICC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网络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69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72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网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相关并发症、携管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局部感染5例、穿刺点出血4例、静脉炎3例、血栓2例、不完全堵管2例、导管脱出4例和轻度皮肤过敏6例,干预组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局部感染2例、穿刺点出血1例、静脉炎0例、血栓0例、不完全堵管1例、导管脱出1例和轻度皮肤过敏3例(P0.001)。干预组按时冲管、换药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网络干预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的、便捷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78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与116例传统的浅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作比较。结果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浅静脉化疗患者显著降低(P=0.023)。78例PICC置管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出现导管堵塞1例,心律失常1例,导管送人困难2例,导管脱出2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2例,接触性皮炎2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4例。结论PICC置管操作安全,成功率高。相比传统浅静脉化疗,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共有5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穿刺后局部渗血1例,静脉炎2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感染1例.结论:PICC置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月行PICC置管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后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3个月穿刺口感染、导管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因置管治疗产生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常规维护及换药,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漂移、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预防性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应用PICC进行预防性化疗的患者,观察其置管、带管及拔管全过程中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并与同期66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PICC进行化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同时,总结肝癌肝移植术后应用PICC进行预防性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2组在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非计划性拔(脱)管率、穿刺点局部愈合不良发生率、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面,肝移植组显著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均为0.结论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导管维护流程并做好患者的宣教管理,能确保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PICC进行预防性化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