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动脉穿刺术已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开展。已成为常规操作。其术后处理不当会造成出血,皮下血肿,动脉闭塞,迷走反射等情况。现将我科对163例股动脉穿刺术后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评价股动脉穿刺位置的高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高血压拟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仅服用拜阿斯匹林,共317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Seldinger’s技术,进行股动脉高位、中位、或低位穿刺(血管穿刺内口至腹股沟韧带距离分别为0.1~1.5cm、1.6~2.5cm、〉2.5cm),穿刺后测量证实穿刺位置,分析穿刺位置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与股动脉高位穿刺相比,中位和低位穿刺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随年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操作手法正确时,术中穿刺次数增加并不显著增加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股动脉穿刺的位置过低和年龄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陈仁智  王艳红 《包头医学》2010,34(3):129-131
经股动脉穿刺是多数血管内介入性诊疗技术需涉及的第一步有创操作,为使血管内介入诊疗过程顺利进行,该操作尤为重要。但随着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各种经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亦有增多的趋势。在全面了解经股动脉穿刺的各种并发症,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按照正规程序操作后,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时积极处理可防止发生严重后果。故熟练的穿刺技术,轻柔的操作,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是预防经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介绍4135例股动脉穿刺发生的51例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其中渗血22例、血肿15例、高迷走神经反射7例、腹膜后血肿3例、股动脉股静脉瘘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果:除1例腹膜后血肿病人死亡外,其余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结论:各种并发症均有一定的原因,只要穿刺前积极预防一般可以避免,如果已发生并发症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处理可以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6.
许波  张爱娜  刘增强 《中外医疗》2009,28(28):149-149
目的探讨彩色多善勒对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方法以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股动脉穿刺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个别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为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578例股动静脉穿刺术的体会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动、静脉穿刺术的方法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4月行介入诊断和治疗的1578例病例资料,其中冠脉介入249例(单纯冠状动脉造影94例,PCI治疗155例),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72例.外周血管介入1257例。结果:一次穿刺成功1475例(93.47%),两次以上穿刺成功103例(6.53%).穿刺成功率100%。并发症:穿刺处局部血肿14例(8.87‰);动一静脉瘘1例(0.63‰);迷走反射3例(1.90‰)。结论:熟练掌握该技术的方法技巧,行股动、静脉穿刺是安全、可靠的介入途径,并对并发症处理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刘庆春  翟健坤  杨帆  肖建民 《中外医疗》2012,31(32):165-16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监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术后存在皮下淤血、软组织肿胀的350例患者进行彩超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并发症、并发症的种类及性质,如果确定为假性动脉瘤即用彩超引导压迫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30例发生假性动脉瘤,5例发生动静脉瘘,5例发生静脉血栓,2例股动脉出现管腔节段性狭窄(由于周围血肿较大压迫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穿刺的各种并发症能够作出准确诊断,并可指导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股动脉穿刺术无论是医学生,还是临床工作中的医生、护士都应该掌握。本文所介绍的股动脉穿刺术标本制作可清楚显示皮肤表面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时所穿过的层次。医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掌握股动脉穿刺术,给医学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标本;该标本对临床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可提高股动脉穿刺率,避免误穿,从而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壳聚糖止血海绵与人工徒手按压对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二科,经股动脉途经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0名,随机分为徒手按压组及壳聚糖止血海绵组,每组30例,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体外壳聚糖止血海绵止血效果肯定,操作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并且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P<0.05).结论 壳聚糖止血海绵对经股动脉穿刺的止血作用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动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患肢股动脉顺向插管、将导管插至股动脉内并留地管,经导管注入尿激酶、肝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疗效判断标准,分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本组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股动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的再通率高,药物用量少,并发症少,适应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2.
黄丽萍  罗利霞  吴同果 《吉林医学》2013,34(13):2555-2557
目的:观察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方法。方法:行冠脉介入治疗424例患者中经桡动脉294例,经股动脉130例,局部止血均使用止血器。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两组均出现与使用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局部水疱(8例及50例)。压迫性溃疡(2例及4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临床护理要注意与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UGTI治疗P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12例经皮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股动脉PSA进行了UGTI,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9岁~82岁,平均年龄(64.5±10.6岁)。造影术后发生5例,支架置入术后发生7例。凝血酶注射成功后平卧4h~6h,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1d~3d复查超声,30d临床随访。结果12例患者,瘤腔大小平均为(2.90±1.40)cm×(1.90±0.85)cm,凝血酶注射剂量为604.29±212.10(250~1000)U,11例患者一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1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min闭合。术后1d~3d随访无复发,30d临床随访无复发。结论UGTI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RFAS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的关系。方法:4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和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右股动脉造影,观察右股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计算狭窄评分。结果:冠心病组RFASS发生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明显增加,RFASS评分增大;RFASS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8.1%、80%。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者RFASS的发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冠状动脉程度越重RFASS的程度亦越重,二者间存在正相关。RFASS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欠佳,尚不支持其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RFASS及(或)双侧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否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李海华  唐红 《西部医学》2019,31(3):490-492
【摘要】 随着介入检查及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逐年增多,但仅部分能自愈。既往外科手术为“金标准”,但因其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使用受限。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经皮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因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甚至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方案。本文就该方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择期行CAG和PCI病人670例,按途径随机分为桡动脉组320例(包括2例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350例(包括10例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CAG和PCI的手术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CAG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6.9%,股动脉组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1.8%,股动脉组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桡动脉组有6例病人改从股动脉途径完成PCI。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1.9%,股动脉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途径与传统的股动脉途径相比能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但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术中持续指压止血法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选择性手术治疗IFAP的病例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修补动脉破口治愈,术后并发症4例.术中持续指压10分钟止血与传统动脉解剖控制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参数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FAP手术推荐采取小切口显露加局部指压10分钟止血法控制出血,必要时辅以破口下方双线悬吊牵引止血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表现为腹股沟部红肿疼痛肿块,24例伴搏动性,26例破裂出血;25例术前经彩超检查,4例CT检查;19例踝肱指数(ABI)0.48-0.70(平均0.61).25例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手术均采用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及股深动脉结扎、清创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肢体坏死,术后19例AB10.41-0.69(平均0.51).出院后随访19例(3个月-30个月,平均9个月)均有不同程度下肢间歇性跛行,其中4例病人于伤口愈合4个月至10个月后行股动脉重建,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 动脉结扎清创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简单、有效而安全,术后下肢间歇性跛行明显者可行二期股动脉重建术.  相似文献   

19.
罗旭  余萍 《吉林医学》2010,31(21):3401-3402
目的:比较桡动脉和股动脉的平均动脉压在危重患者中是否可以互相替代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有临床指征需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危重患者,分为高剂量血管活性药组和低剂量血管活性药组。同时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并记录。结果:桡动脉平均动脉压比股动脉高(3±4)mmHg(1mmHg=0.1333kPa),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动脉和桡动脉测量平均动脉压的数据可以互换。既使是接受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危重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并非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