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腰背部肿块10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在腰背部发现肿块,不痛不痒。曾在外院就诊,拟湿疹予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效果不佳:后肿块逐渐增大,近1个月肿块加速增大、破溃,遂来本院就诊。皮肤科检查:腰背部一灰褐色斑块,直径4-5cm,表面高低不平,中央有结痂、糜烂、浸润(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因左前额部肿块1年余入院.患者20年前左前额部因黄豆大小肿块,曾行切除术.1年前肿块复发并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前额部见3 cm×2 cm×1 cm大小的肿块,呈淡红色半球形隆起于皮面,表面皮肤光滑,紧张,质地较硬,与皮肤粘连,但与深筋膜无明显粘连,无触压痛.肿块周围可见明显凹陷区.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中下层及脂肪内可见大量梭形细胞增生,细胞轻度异形,呈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CD34(+),波形蛋白(+),CK(-),S-100(-),上皮膜抗原(-).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切除肿瘤并行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后皮片生长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5个月. 主诉:脐窝红色丘疹4个月余. 现病史:患儿出生后半个月家长发现其脐窝有一红色丘疹,偶有少量出血,未予治疗.随着年龄增大皮损逐渐增大,为明确诊断,于2010年5月21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脐窝处可见一鲜红色丘疹,约0.5 cm × 0.7 cm,表面光滑湿润,质地柔软,丘疹表面及周围有少量渗血(图1).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不规则增生,可见细胞从复层鳞状上皮突然转变为肠型上皮,并伴有红细胞外溢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A、B). 诊断:脐部肠系膜导管息肉.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8岁.右颊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8年,原有皮损上缘新发结节并发溃疡2周.皮肤科检查:右颊部一纵向淡黄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疣状,无毛发,质地坚实.皮损上缘见一淡红色半球形结节.结节质地坚实,触之稍有浸润感,结节顶端呈火山口样浅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节周边表皮疣状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成熟皮脂腺小叶.肿瘤完全由不典型的梭形细胞构成,束状及弥散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梭形,泡状核,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角蛋白(CK)5/6(+),CK7(+),CAM5.2(+),波形蛋白(vimentin)(+),CD31(-),CD34(-),S-100蛋白(-),HMB45(-),A103(-),上皮膜抗原(EMA)(-),结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桥(caldesmon)(-),KP-1(-),Fas(+/-),Ki67(+,30%).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6岁。左面颊部肿物1年,明显增大1个月。皮损特点为紫红色球形肿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见团块状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突破基底膜;真皮全层见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浸润,巢状或片状分布,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少、嗜碱性,核大、散点状分布染色质,核仁明显,可见多数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K20(部分+),P63及CKH(鳞状分化的细胞+),Syn(+),CgA(+),CD56(+),LCA(-),CK7(-),S100(-)。诊断:皮肤Merkel细胞癌伴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左手背出现增生性结节伴溃疡2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年前左手背被烟头烧伤,自愈后留有瘢痕.12年前瘢痕处出现数个粟粒大红色丘疹,伴轻微瘙痒,未予处理.2年前皮损逐渐增大成斑块状,伴糜烂渗出,曾于当地门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可见3 cm×4 cm暗红色不规则形状斑块,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覆以脓血痂,结痂剥脱处可见溃疡形成(图1、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鳞状细胞增生,侵及真皮网状层,可见角珠形成,棘层上皮瘤样增生,棘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分裂相,真皮内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I-II级)(图3、4).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6个月,颈部、腋窝、肛周红斑3个月,加重1周。皮肤科情况:颈部、腋窝、肛周见紫红色斑块、糜烂;胸腹部、腰背部见粟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丘疹、紫癜、血痂、脱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灶状增生的组织样细胞,部分有核沟,其间见少量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CD1a(+),Langerin(+),CD68(+),LCA(-),CD117(-),CK(上皮+),Ki-67(约40%+)。诊断: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瘤1例     
患者男,8岁.腰背部出现增生物7年.患者自幼发病,皮损逐渐增大,质软,花生米大,无听力异常及其它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家族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腰背部见一花生米大淡红色增生物,质韧,表面颗粒状,橘皮样外观(图1).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境界清楚的肿瘤细胞团块,细胞以具有S形核的梭形细胞为主,可见Verocay小体;有的有包膜,与周围结缔组织有裂隙(图2,3).免疫组化染色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S- 100蛋白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诊断:神经鞘瘤.治疗: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主因左枕部多发红棕色结节10余年就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枕部皮肤开始出现数个散在的红棕色结节,偶有痒感,无明显疼痛,丘疹受外力破溃后易出血.10年间,前述结节缓慢增大,数量略有增多.患者除前述皮肤损害表现外,未诉其他不适.皮肤科情况:左枕部皮肤见数个黄豆大小的红棕色结节,呈半球状,表面光滑,质地略硬(图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gE水平无异常.取枕部红棕色结节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真皮浅中层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突入管腔,部分细胞空泡化,管周可见呈团状的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有向淋巴滤泡方向分化倾向,以及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图2).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超脉冲激光去除所有枕部结节,创面愈合后,给予5%咪喹莫特软膏外用,1,2 3个月后停药,随访1年间,患者枕部未见新发结节,现进一步随访中.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6岁8个月.因头皮结节2年余,渐增大,于2006年6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枕部可见直径1cm的深褐色结节,质中,边界清楚(图1),与表皮粘连,有触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全血生化、乙肝5项、丙肝、凝血3项、血常规、尿常规、抗HIV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入院后行枕部结节切除.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见大量增生的细胞,细胞呈梭形、椭圆形,核呈椭圆形、圆形,可见核仁,并可见多核细胞及异形核(图2A).免疫组化染色:波形蛋白( )(图2B),CD68( )(图2C),SMA(-),CD34(-),Ⅷ因子(-),HMB45(-),S-100蛋白(-).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考虑为纤维组织细胞瘤,但部分细胞有异形性,故1周后再次行枕部结节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阴皮肤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临床、组织病理资料齐全的外阴侵袭性鳞癌,对其组织病理片、临床表现、肿瘤组织病理类型、癌巢周边区域表皮病变特点及临床-组织病理联系.结果:62例侵袭性外阴鳞癌中,临床表现为菜花状/疣状35例(56.5%),浸润性红斑19例(30.6%),溃疡7例(11.3%),萎缩1例(1.6%).4种组织病理类型中,寻常型占64.5%,其次为基底细胞样型和疣状型,各占14.5%,尖锐湿疣型最少,占6.5%.癌巢周边区域表皮病变中以轻度上皮内瘤变为主(38.7%),鳞状上皮增生次之(35.5%),中重度上皮内瘤变最少(25.8%).结论:外阴侵袭性鳞癌临床上以菜花/疣状表现最常见,组织病理类型以寻常型占优势;癌巢周边区域表皮病变以轻度上皮内瘤变、鳞状上皮增生为主,可认为是发生恶性肿瘤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81岁。因右颞部上方头皮出现增生性肿块4个月余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颞部上方出现一花生米大结节,偶有不适,搔抓后局部破溃、少量渗液,反复发作,自觉生长较快,于2009年11月来我科门诊就诊。发病以来未曾治疗,无全身不适,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颈部、耳后)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基本正常。皮肤科检查:右颞部上方5 cm×7 cm外生性实性肿块,基底宽,局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浅溃疡形成,伴渗液结痂,表面无毛发生长(图1),质地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3.
962412 咽喉上皮增生性病变和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时淑舫…//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125~129 对51例咽喉上皮增生性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及PCR方法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其中37例咽喉部乳头瘤样病变分为尖锐湿疣样病变、不典型尖锐湿疣样病变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3组。免疫组化检测HPV-Ag:第一组阳性率33%,后2组全部阴性。PCR检测HPV-DNA:前2组全部阳性,后1组阳性率10%。14例喉鳞状细胞癌分为鳞状细胞疣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0岁.因头皮包块2年于2011年1月1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部出现黄豆大小不等包块,起初仅2~3个,未诊治,包块数目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头皮部散在分布6个直径1.0~ 1.5 cm表面光滑的包块(图1),质中等,触之无明显疼痛,活动度欠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正常.取肿块行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开剥出6枚大小不等囊肿,切开囊肿见囊内容物呈胶冻样(图2),无明显异味.镜下可见—囊肿,境界清晰,囊壁由鳞状上皮构成,可见苍白色角质形成细胞,骤然角化,无颗粒层,囊腔内容物为均质的角化物(图3).诊断:多发性外毛根鞘囊肿.治疗:完整切除皮损,对位缝合皮肤包扎,创口甲级愈合,随访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56岁, 因头皮反复出现肿物7年于2020年3月就诊。患者2013年头顶部外伤后出现1枚直径约0.5 cm的灰红色半球状结节, 不伴痛痒, 搔抓后皮疹增多。2016年头皮肿物切除后行病理检查, 诊断为上皮样血管瘤。2018年, 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及颞部头皮再次出现类似皮损, 不伴痛痒, 于2020年3月就诊于我科。既往史:2016年左侧腮腺肿物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体检:一般状况可,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头顶部及颞部头皮共5个大小不一的灰红色半球形丘疹及结节, 最小约0.1 cm × 0.2 cm, 最大约1.0 cm × 0.8 cm, 彼此不融合, 表面光滑(图1)。2020年3月头顶部皮损病理检查:表皮轻度增生, 真皮全层不规则厚壁血管增生, 增生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突入管腔, 真皮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呈结节状浸润, 可见淋巴滤泡形成, 基质中黏蛋白沉积, 胶原纤维增生(图2)。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图3), IgG阳性细胞较多, IgG4阳性细胞数>50个/高倍视野(× ...  相似文献   

16.
表皮痣1例     
患者男,19岁,腰背部斑块10余年.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发现腰背部出现一个约黄豆大斑块,自觉轻微瘙痒,未经治疗,皮损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常自觉轻微瘙痒,于2006年4月来我科就诊.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肺、心、腹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左侧腰背部表现为疣状丘疹及疣状斑块,表面较粗糙,呈肤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可见灶性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诊断为:表皮痣,经分2次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且随访2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诊断:甲下梭形细胞恶性黑素瘤. 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破溃,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真皮层大量梭形细胞,部分呈巢状,细胞异形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图1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100蛋白(+),HMB-45(+)(图1C),P53(+),Ki-67 20%(+),CD34(-),CK(-).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皮肤软纤维瘤基础上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5岁。左手臂皮肤袋状突起10年余,迅速增大6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上臂伸侧有一2.5 cm×2 cm×2 cm暗红色不规则球形肿块,质中等,肿块随肢体活动可轻度扭转。皮损大体病理:球形肿块剖面呈灰白色,有蒂;组织病理:肿物表面多灶性坏死,瘤细胞呈巢团状向纤维组织内浸润,细胞核大、深染、多形,蒂部被覆皮肤基本完整,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变性,皮下见癌细胞浸润。诊断为皮肤软纤维瘤继发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由紧密着色菌感染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51岁.右手部皮肤溃疡及肉芽肿增生10余年.皮肤科检查:右前臂可见疣状和乳头瘤样增生,皮损形状不规则,呈污秽状,可见溃疡和褐色痂皮,部分瘢痕形成,部分压之有少许脓液流出;皮损表面散在黑点,边缘清楚,周围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的鳞状上皮细...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发生于腰背部的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6岁。腰背部肿块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厚度大致正常,真皮乳头水肿,可见一无浸润带,真皮全层灶性或弥漫性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异形,部分细胞核细胞质比例大,核仁清晰,并可见多数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CD20、CD45RO、CD79a、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MUM)-1、配对盒基因(PAX)-5阳性。诊断: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予以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肿块较前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