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探讨,首次提出中药寒热平性药模型为"寒性成分+热性成分",认为平性药是一类具有独特药性特征和配伍规律的中药,每一味平性药都可看作是一个寒性成分和热性成分组配的天然复方;总结阐述了平性药"体平用偏"、"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比较当归的不同配伍药对当归-川芎和当归-白芍中阿魏酸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复方配伍后药物作用的改变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提示中药药代动力学可作为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中医复方用药的内在规律,揭示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原则科学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比较当归的不同配伍药对当归-川芎和当归-白芍中阿魏酸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复方配伍后药物作用的改变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提示中药代动力学可作为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中医复方用药的内在规律,揭示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原则科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药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中药药对实验研究的意义、思路及方法。认为可提供该药对配伍运用的原理;寻求该药对发挥最佳作用的用量比例;为含有该药对的中药复方提供部份实验资料或运用机理。并以药对的功用为依据,采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进行药对配伍前后的实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相近药名对药的配伍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药是构成中药复方的最基本单位,它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选用两种药物的配合使用,达到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副作用的目的,从而扩大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相近药名对药配伍应用的举隅,进一步说明对药在药物配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历代医家配方用药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数以万计的方剂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对药是指处方配伍中成对出现的药物(亦称姐妹药),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副作用。对药是单味中药与复方之间的桥梁,是复方的主干,也是配伍的基础,在经典中药复方中,往往含有一组乃至数组对药。其对药的配伍法则,有以下九点:(1)同类相须即两种对药相配伍,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2)表里兼顾即两种对药相配伍,既能治表,又能治里,达到表里兼顾的目的;(3)相互辅佐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种药物辅佐另一种药物,提高主药的疗效;(4)开合并用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开一合,一收一散,相反相成,使两种药物发挥更好的功效;(5)升清降浊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升一降,使脏腑气机升降调畅;(6)寒热并用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寒一热,寒热并用,达到兼顾治疗寒热病证的功效。(7)补气养血即两种对药相配伍,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8)滋阴助阳即两种对药相配伍,可以达到滋阴壮阳,阴阳双补的功效;(9)补泻兼施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补一泻达到攻补兼施的功效。刘尚义教授为全国和本省名老中医,善巧用药之功,对疑难杂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其独特之处,每每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8.
略谈中药《药对》王珍华浙江省临安县人民医院311300《药对》即为双味中药的配伍应用,在治疗上使其增强药力,减少副作用,产生不同效应与反应,即本草所谓"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这是配伍方法的精髓,亦是药物组成方剂的核心,因而研究药对在临床的应用有着重要意...  相似文献   

9.
平性药药性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探讨,首次提出中药寒热平性药模型为"寒性成分+热性成分",认为平性药是一类具有独特药性特征和配伍规律的中药,每一味平性药都可看作是一个寒性成分和热性成分组配的天然复方;总结阐述了平性药"体平用偏"、"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对配伍组合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组成简单却具备配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具有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奥妙的科学内涵,也是复杂方剂组成的基础.本文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其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与中药新药发现提供借鉴,为中药药对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心宁有效部位群抗心肌缺血缺氧处方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抗心肌缺血药心宁有效部位群配比与剂量,确定心宁处方组成。方法:以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方剂学配伍研究。结果:丹参提取物与B草SFE萃取物配伍后,与模型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极差大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抗心肌缺血作用优于B草萃取物,B草萃取物耐缺氧作用大于丹参提取物。结论:丹参提取物(A)与B草SFE萃取物(B)的最佳配伍比例为A3B2,心宁最优日服用剂量为低剂量(0.8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石蒜属13种(含2变种)植物的种间亲缘关系和同种不同采集地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佐证。方法 采用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石蒜属植物20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结果 从33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共扩增得到330条清晰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20条,占总带数的96.8%;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石蒜属20份材料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89;AFLP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同一采集地的材料亲缘关系更近;石蒜属植物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AFLP分子标记能有效区分石蒜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建设“中药标本数据库”为例,阐述“中药标本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开发的具体过程,分享了其成功的经验,并指出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由鱼腥草注射液停用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鱼腥草注射液停用后续效应的分析及其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探讨,揭示中医辨证论治和复方配伍在临床应用及中药新剂型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复方阿胶浆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阿胶浆采用阿胶配以红参、党参、熟地黄和山楂等组成,整个处方配伍精当,简练合理,效专力宏。近年来复方阿胶浆在基础科研、临床等领域的研究取得诸多进展,在多种临床疾病特别是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防治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研究发现的复方阿胶浆在肿瘤、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及妇科等临床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了复方阿胶浆保护造血系统,补血并升高血象,增强免疫,增加自身应对不良刺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化复方药茶饮料提取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药茶饮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药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并作为评价工艺的指标,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选复方药茶饮料最优提取工艺参数,单因素考察提取次数。结果药茶粉碎成20目,92℃热浸法提取2次,第1次加水量为药茶量的16倍,提取时间25 min;第2次加水量为药茶量的12倍,提取时间25 min。结论按此工艺制备复方药茶饮料可最大限度的保存茶香,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双参平肺方中不同配伍对知母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成分配伍研究影响复方提取率的作用机理。方法 根据处方中药含有成分的类别进行处方拆方、配伍,分为知母单煎组、处方合煎组、知母-皂苷类中药复方组、知母-酚酸类中药复方组、知母-碱基类中药复方组。以知母中芒果苷提取率为指标,分析配伍对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根据拆方结果,对显著影响芒果苷提取率的桑白皮,以其所含的生物碱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氨基酸等代表性成分进行不同配伍,考察桑白皮中成分对知母中芒果苷的影响,探讨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机理。结果 知母单煎、处方合煎、知母-皂苷类中药复方、知母-酚酸类中药复方、知母-碱基类中药复方配伍的提取率分别为97.33%、47.03%、94.08%、57.53%、34.31%;进一步拆分表明,处方中桑白皮与知母配伍时对芒果苷的提取率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桑白皮生物碱部位、DNJ、甘氨酸、β-丙氨酸溶液分别与知母合煎,芒果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6.64%、28.13%、40.75%、48.56%。结论 双参平肺方煎煮提取时主要是桑白皮、地骨皮影响了芒果苷的提取率,推测桑白皮中生物碱及氨基酸与芒果苷形成缔合物,团聚分子量增大,影响了芒果苷煎出时的成分溶出。   相似文献   

18.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相似文献   

19.
配伍是方剂的灵魂,复方中的配伍组合从总体上都实现了趋利避害,从而确保方剂增效减毒的总体目标。作者探讨了配伍组合在复方中的7种作用模式,展示了配伍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方剂配伍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