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永青 《中药材》1997,20(8):431-432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笔者用中、西药合用,配制黛兰冰唑糊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处方 青黛10g、冰片3g、病毒唑片3.0g、板蓝根注射液40ml。  相似文献   

2.
患者,62岁,2008年6月初诊。患带状疱疹2月余,住院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右半身麻木疼痛,失眠盗汗烦躁,舌红少苔,脉沉细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证属肝肾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解毒通络。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10g,鳖甲10g(先煎),地骨皮10g,牡丹皮10g,赤芍15g,麦门冬15g,紫草10g,全蝎10g,  相似文献   

3.
本文自拟复方雄黄膏外涂治疗带状疱疹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2~58岁;病程2~10天,平均4.8天.药物配制及治疗方法:将雄黄7.5g,朱砂5.0g,蛇蜕3.0g,冰片1.5g4味中药研成细末(视皮  相似文献   

4.
疹痛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炎症及神经痛症,属于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畴。患病后大多数患者在出疹1~2周水疱干枯结痂,痛止病愈。但亦有部分患者留下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或麻木,顽固难治。2002—2004年,我们应自拟疹痛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为本院中医科患者,其中门诊42例,住院26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36~80岁,其中36~55岁19例,55~80岁49例;病程1个月~1年。68例均曾经中药、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结痂后病损区留下神经剧烈疼痛或伴局部麻木。其中后遗躯干神经痛32例,颜面部神经痛28例,四肢神经痛8例。1.2治疗方法予疹痛消治疗。基本方药物组成:丹参30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乳香15 g,没药15 g,延胡索15 g,郁金15 g,香附15 g,鬼箭羽10 g,丝瓜络10 g,忍冬藤20 g,生地黄20 g,白芍药30 g,半枝莲20 g,陈皮10 g,甘草10 g。加减:体虚加黄芪、党参;体实加大黄;火...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应用中药内服外敷合黑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0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10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20-80岁;病程最短l天,最长30天。治疗方法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g,栀子10g,柴胡10g,黄芩20g,泽泻12g,生地黄12g,生甘草6g,当归12g,地龙15g,豨莶草15g,徐长卿15g,川楝子10g。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治疗带状疱疹合并失眠、盗汗2例,处方用药各异,均疗效卓著。现录如下。案一:高某,女,62岁。2016年11月27日初诊。带状疱疹病史3周,经外院多种中西药治疗,皮损结痂,疼痛不减,眠差,入睡困难,每晚只能睡2~3小时,大便不干,夜间汗多。唇紫,舌尖红、苔薄黄,脉沉。诊断:带状疱疹,证属痰湿证,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茯苓15g,清半夏9g,生甘草、蜈蚣各3g,炒枳实、竹茹、陈皮、炒僵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补虚法治疗气血两虚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气血两虚型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选用八珍汤(人参15 g,白术12 g,茯苓15 g,当归12 g,白芍15 g,熟地黄9 g,川芎12 g,生姜9 g,红枣6枚,炙甘草6 g)加减治疗,对照组选用阿昔洛韦注射剂抗病毒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扶正补虚法在治疗气血两虚型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京万红烫伤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8岁,平均34.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各15g,木通、泽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中医学又称缠腰火丹,临床表现为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多为单侧性,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好发于肋间神经和颈神经,呈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或感觉过敏。近几年笔者共治疗63例带状疱疹,其中42例为肝胆湿热型,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如下。龙胆草12g,炒栀子10g,柴胡15g,黄芩10g,路路通10g,车前子13g,当归10g,地黄13g,牡丹皮15g,延胡索12g,甘草  相似文献   

10.
冰黛散治疗带状疱疹有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拟冰黛散于1983年至1987年治疗带状疱疹11例,临床效果显著。方剂组成:青黛50g,滑石30g,炉甘石15g,黄连20g,冰片3g(或麝香少许)。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贮存备用。冰片或麝香另研另存。使用时用麻油将散药调成糊状,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自拟的温剂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多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药物配制与治疗方法:取丁香、木香、肉桂各30g,五倍子15g,滑石15g,清半夏15g共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应用时先将脐部用75%的酒精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  相似文献   

12.
于飞 《新中医》2010,(11):93-94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自拟中药方(柴胡、龙胆草、延胡索、香附、川楝子各12g,黄芪、蒲公英、丹参、白芍各30g,黄芩、生甘草各10g,当归、生地黄、赤芍各15g,全蝎6g,蜈蚣2条)联合梅花针、火罐治疗;对照组30例予复合维生素B片、甲钴胺片、阿昔洛韦片、芬必得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针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丹参川芎嗪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10mL静滴,1次/d;围刺治疗,1次/d。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300mg、维生素B120mg、腺苷钴胺片500μg,3次/d。2组均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70.0%。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丹参川芎嗪;围刺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自拟二黄膏治疗带状疱疹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雄黄、大黄各15克,柏树枝50克,冰片3克,麻油适量。配制及用法柏树枝烧灰,与雄黄、大黄共研极细末,麻油放在勺中用火加热,待沸后倒入上药混合之药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疏黄连汤合外涂清凉膏并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200例门诊患者使用内疏黄连汤(黄连12g,黄芩15g,山梔子、大黄各12g,连翘、桔梗、薄荷各15g,当归10g,木香、槟榔各15g,甘草5g),1剂/d,水煎600mL,早晚口服;清凉膏(石灰60%,香油15%,雄黄25%),早晚一次,外涂;针灸(厥阴、太阳原络配穴,手足厥阴、太阳部位、缪刺;透刺阿是穴:皮疹下透针)。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疹干痂脱屑、疼痛减轻及消失时间,遗留泡疹后神经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22例,好转7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内疏黄连汤合外涂清凉膏并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8年5月至2000年8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门诊患者28例,住院患者18例;年龄35~76岁.皮疹在胸肋部35例,额面部9例,下肢2例.本组病例符合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现代皮肤病学>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2治疗方法门诊患者予以聚肌胞2ml肌肉注射,每日1次,住院患者予以阿昔洛韦25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每日2次;中药以龙胆泻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5 g,栀子10 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大青叶30 g,赤芍10 g,当归10 g,桃仁、红花各10 g,全蝎10 g,威灵仙30 g,板蓝根30g,连翘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至400ml,分两次服,疱疹发于额面部加白芷10 g,疹在下肢加牛膝30g,7天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过敏、灼热、针刺样疼痛,红斑、水疱簇集成群。本文介绍对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疗效的外治方法。1.朱砂10g,冰片60g,茶油100ml,调涂患处,每天3次。2.炒王不留行粉,鸡蛋清调涂患处,每天3次。3.大黄20g,黄柏15g,冰片10g,共研细粉,用鱼石脂软膏调敷患处,每天1次。4.虎杖、黄芪、白花蛇舌草各100g,赤芍80g,冰片20g,共研细粉,用食醋调敷患处,每天6次。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自拟止痛方、止痛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 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3 6例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42岁 ,最大 79岁 ,平均 58岁 ;病发在腰肋部 15例 ,四肢及头面部 2 1例。均为带状疱疹消退后超过半个月以上皮损部位仍有明显的神经痛。2 治疗方法 止痛方 :当归、丹参各 2 0 g,白芍 50 g,柴胡、甘草各 10 g,白术、延胡索、郁金各 15g,全蝎 3 g。气虚加黄芪、党参 ,头面部痛加川芎、白芷 ,下肢痛加牛膝、防己 ,失眠加夜交藤 ,阴虚内热、大便干秘加麻仁、玄明粉 ,每日 1剂。止痛酊 :雄黄 10 g,…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1年2月~2006年4月门诊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18~30岁12例,31~50岁16例,51岁以上8例。疱疹部位发生在胸腹部30例,头面部6例。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以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治疗:龙胆草12 g,黄芩12 g,栀子10 g,柴胡24 g,当归24 g,生地黄18 g,车前子15 g(包煎),泽泻10 g,木通6 g,甘草6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2 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4讨论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皮肤黏膜病,以出现单侧带状疱疹密集分布的水泡和局部疼痛为特征。中医学认本病为感受外感毒邪,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胆火旺,湿热毒邪循经而…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又叫"缠腰蛇疮".笔者近年来用自拟"三黄散"外涂治疗带状疱疹10例,全部治愈,其中15天痊愈者3例,12天痊愈者7例.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连60g,黄柏60g,栀子60g,五倍子40g,冰片30g.共研成细末,加入麻油300ml,调成糊状备用.用法:先用消毒棉签及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疱疹处皮肤,将水疱挑破,使黄水流尽,再用药散均匀地涂于患面上,每日涂3~5次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