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氧化氮对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对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 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硝基-L-精氨酸(L-NNA), 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NO水平, 采用Fura-2/AM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 观察NO对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 随着细胞培养液NO水平逐渐升高, 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逐渐升高[实验组NO水平、Ca2+ 浓度比正常对照组NO水平、Ca2+浓度分别为(3.82±0.53) mol/L比(2.62±0.55) mol/L和(894.48±93.01) nmol/L比(824.56±33.22) nmol/L, P<0.05]; 但进一步升高NO水平, Ca2+浓度却逐渐降低[实验组NO水平、Ca2+浓度比正常对照组NO水平、Ca2+浓度分别为(5.82±0.45) mol/L比(2.62±0.55) mol/L和(162.11±68.50) nmol/L比(824.56±33.22) nmol/L, P<0.01]。结论: NO对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低水平NO升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 高水平NO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钙离子(Ca2+)超载在高糖诱导成骨细胞株MC3T3-E1凋亡中的作用以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颅骨源性成骨细胞株MC3T3-E1,给予高浓度D-葡萄糖诱导细胞凋亡。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葡萄糖处理24和48 h后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 D-葡萄糖(35 mmol/L)处理24 h后,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ROS的生成。结果: MC3T3-E1高糖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早期凋亡率和总死亡率分别增加至(24.16±3.53)%和(63.74±4.32)%。高糖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在降低ROS水平的同时抑制高糖所引起的成骨细胞凋亡。细胞内游离Ca2+水平也明显增加,并且通过膜通透性Ca2+螯合剂BAPTA-AM处理后,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同时成骨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降低。加入镧离子(La3+)离子抑制储量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 channels,SOCC)可以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低高糖所引起的成骨细胞凋亡。在高糖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细胞内ROS和Ca2+的增加呈相互促进的关系。结论: 高糖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引起钙离子通过SOCC通道释放,造成细胞内Ca2+超载,从而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与病毒(HBV)前S1抗原及病毒DNA的相关性,并探讨联合检测对乙肝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和住院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HBsAg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前S1抗原和乙肝五项,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水平,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前S1抗原的表达水平和HBV-DNA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在不同HBV-M模式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3+5+组中HBV-DNA阳性拷贝数较高,多数高于105copies/m L;而1+4+5+、1+2+、1+3+、1+4+和1+5+组的前S1+与前S1-组相比,其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在HBe Ag+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HBe 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与HBe Ag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在HBV-DNA+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在HBV-D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前S1抗原可较好反映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情况,将前S1与乙肝五项和HBV-DNA进行联合检测可较早发现较低水平病毒的感染,其可作为抗病毒疗效的评判指标,对乙肝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放线菌素D(ActD)/TNF-α诱导的PC12细胞和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TNF-α组、ActD组、姜黄素组、ActD/TNF-α组和姜黄素+ActD/TNF-α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下列处理:倒置荧光显微镜普通光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C12细胞凋亡率; Fluo-3 AM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制备离体大鼠海马脑片,分组处理同PC12细胞,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各组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情况。结果: 10 μg/L ActD和50 μg/L TNF-α协同处理可导致PC12细胞明显损伤,而5 μmol/L姜黄素则可以减轻这种损伤作用(P<0.05);ActD/TNF-α可诱导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而减少ActD/TNF-α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此外,LTP实验也证实ActD/TNF-α可以显著抑制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而姜黄素可以拮抗这种抑制作用,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P<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改善ActD/TNF-α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维持胞内钙稳态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enextramine对神经肽Y(NPY)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影响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定量检测hVSMC的LDL-R表达的变化。Benextramine(B组)浓度设为10-5mol/L,NPY设10-8mol/L(N1组)、10-7mol/L(N2组)、10-6mol/L(N3组)和10-5mol/L(N4组)4个浓度,培养时间分别为6、12、24和48h。结果:对照组LDL-R表达的平均荧光值较高,介于2564-2649之间,且各时段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NPY组LDL-R表达的平均荧光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各benextramine组(P<0.05),介于1639-2512之间,其荧光值随NPY浓度增加而下降,N1-N4组分别平均下降15.64%、20.31%、22.58%和27.42%,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同时其荧光值也随NPY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6、12、24和48h时间段分别平均下降11.24%、21.29%、23.04%和30.38%,亦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效应。各benextramine组(包括B组、B+N1组、B+N2组、B+N3组及B+N4组)的LDL-R表达荧光值介于2554-2631之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P>0.05),且与NPY作用浓度及时间无关(P>0.05)。结论:NPY能导致hVSMC的LDL-R表达下降,benextramine可逆转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变化。方法: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对19例未临产和23例临产足月妊娠孕妇,剖宫产子宫下段平滑肌细胞进行负载,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分布状态及其浓度变化规律。结果:Ca2+在子宫平滑肌细胞胞浆内呈弥漫分布的颗粒状红色荧光物质,在未临产平滑肌细胞中分布和荧光强度均较弱,在临产子宫平滑肌细胞中明显增强。在未临产和临产子宫平滑肌[Ca2+]i分别为(35±8.1)nmol/L和(75±7.3)nmol/L,二者静息状态下子宫平滑肌[Ca2+]i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娩前后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含量的变化,可能为宫缩发生发展过程复杂的重要事件和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氢氟酸烧伤中毒对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早期凋亡百分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兔烧伤染毒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nnexin V变化, 以观察其早期凋亡百分率。用Fluo-3/Am荧光探针观察烧伤染毒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值的变化, 以观察细胞内[Ca2+]i的变化。 结果: 12只烧伤中毒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百分率显著增加, 烧伤染毒前后比较P<0.01。而12只烧伤中毒兔中8只染毒后1 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Ca2+]i显著降低, 烧伤染毒前后比较P<0.05。其余4只却表现[Ca2+]i染毒前后比较P>0.05。 结论: 本实验氢氟酸烧伤中毒使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百分率显著增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Ca2+]i却显著降低。提示氢氟酸烧伤中毒引导的细胞凋亡并非细胞内[Ca2+]i增加所引发。  相似文献   

8.
背景:肝移植后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有可能影响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肝移植患者后不同浓度他克莫司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 DNA含量的影响。 方法:纳入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受者23例,根据移植后12周清晨空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 10 μg/L) 9例和低浓度组(< 10 μg/L)14例,同时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 DNA。 结果与结论: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 DNA含量与CD8+CD152+呈正相关,与CD8+CD28+呈负相关。高血药浓度他克莫司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BV DNA高于低浓度组,其改变与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CD8+CD152+和CD8+CD28+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蕨类植物半边旗提取物6F对HL-60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Ca2+与6F细胞毒作用及诱导细胞DNA片段化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探针Fura-2/AM标记细胞内游离Ca2+, 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Ca2+]i;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成活率;二苯胺法测DNA片段化形成率。结果:6F作用后, HL-60细胞内[Ca2+]i显著升高, 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6F降低Bcl-2的表达;于培养基中加2mmol/LCa2+、或加1mmol/LEDTA络合细胞外钙, 或加4μmol/L钙通道A23187升高细胞内钙浓度, 均可增强6F的细胞毒作用, 但均不影响6F诱导细胞DNA片段化程度。加入250μmol/LZn2+可显著降低6F所致DNA片段化率, 并可增强6F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6F可显著升高HL-60细胞[Ca2+]i, 推测与6F降低Bcl-2的表达有关;6F诱导HL-60细胞DNA片段化可能是通过Ca2+-非依赖性DNA酶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
大鼠心肌细胞胞浆和核Ca2+震荡现象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多种刺激因素对细胞胞浆Ca2+([Ca2+]c)和核Ca2+([Ca2+]n)的影响,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关系及其机制。方法: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培养的心肌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胞浆和核Ca2+震荡的变化。结果:正常心肌细胞内核Ca2+的荧光强度高于核周与细胞浆,三者均存在小幅度的钙震荡,分别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0-5mol/L)、异丙肾上腺素(10-4mol/L)和三磷酸腺苷(ATP3×10-3mol/L),均使心肌细胞钙震荡幅度明显升高(P<0.01),L-型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5×10-4mol/L)、Ca2+-ATPase抑制剂thapsigargin(10-6mol/L)和KCl(20mmol/L)使钙的周期性震荡消失。用thapsigargin10-6mol/L预先阻断心肌细胞钙库的Ca2+摄取,去甲肾上腺素(10-5mol/L)则不能引起钙震荡和荧光强度增加。结论:心肌细胞胞浆和核Ca2+均能产生钙震荡,而钙震荡的维持则依赖于细胞外Ca2+的内流、胞内钙库的Ca2+摄取和释放以及正常膜电位的维持。核与胞浆Ca2+变化不一致,提示细胞核上可能存在相对独立的Ca2+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急乙肝)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慢乙肝急性发作)的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比较急乙肝和慢乙肝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有用的鉴别指标。结果 患者入院时血清中HBV-DNA定量已经阴转;当ALT降至400IU/L以下时,HBV-DNA定量阴转或HBsAg阴转或已经发生HBeAg/HBeAb转换;均可诊断为急乙肝。结论 上述临床指标有助于正确鉴别急乙肝和慢乙肝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2.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单纯HBsAg阳性及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随机各分两组,其中各一组作试验组,定期注射HBIG,另两组作对照组,不注射HBIG,然后随访并测定婴儿HBsAg。结果 注射HBIG组,对单纯HBsAg阳性孕妇及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出生婴儿HBsAg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IG对单纯HBsAg孕妇预防效果优于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结论 HBIG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减少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0 μg和20 μg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124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即10 μg乙肝疫苗组和20 μg乙肝疫苗组.婴儿于出生6h内及30 d分别注射200 IU HBIG,同时分别于出生24 h内、1个月及6个月注射3次10 μg或2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时以及1岁时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两组新生儿血清HBsAg、HBeAg及抗-HBe阳性率与滴度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血清HBV DNA水平均小于检测下限(500 U/ml).出生12个月时,所有124例婴儿血清HBsAg和HBe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清HBV DNA水平均在检测下限以下;10 μg和20 μg乙肝疫苗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0.3%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水平分别为325.5±342.2 mIU/ml和463.7±353.3 mIU/ml,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而且,20 μg乙肝疫苗组产生高应答抗-HBs(> 100 mIU/ml)的比例显著高于10μg乙肝疫苗组(P =0.035).结论 20 μg乙肝疫苗联合HBIG方案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10 μg乙肝疫苗联合HBIG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评价外源性注射HBIG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阳性孕妇200例作为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三组,HBIG 1组:同意孕期及产后注射HBIG者75例;HBIG 2组,同意产后注射HBIG者85例;非HBIG组不同意或因经济原因无法注射HBIG者40例。凡新生儿HBV-DNA(+),即表示胎儿宫内感染HBV;婴儿出生后6个月HBV-DNA(+),亦表示母婴垂直传播HBV。结果:孕28周时孕妇乙肝标志物各指标检测结果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IG1组经过产前3次HBIG注射之后,HBsAg、HBeAg、HBsAb阳性率与HBIG2组和非HBIG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三组孕妇在孕28周和产前血清中的HBV-D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乳汁中HBV-D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和6个月婴儿HBV感染率HBIG 1组〈HBIG 2组〈非HBIG组(P〈0.05,P〈0.01)。结论:肌注HBIG可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并可降低母乳喂养感染的风险,且孕晚期孕妇和新生儿均使用HBIG优于仅产后新生儿肌注。孕晚期孕妇肌注HBIG可降低HBV的传染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200IU(200IU/ml),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同时在出生后24h内注射HBIG200IU,然后在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每次10μg。B组:258例产前未注射HBIG和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的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在0、1、6(30μg、30μg、30μg)月龄只用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免疫。A、B两组婴儿都分别在0、3、6、9、12、24月龄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同时随访。结果A组的宫内感染率为3.25%,B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A组没有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婴儿,而B组中有7例婴儿发生慢性HBV感染,B组婴儿发生慢性HB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χ^2=4.41,P〈0.05)。结论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程感染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根据她们的不同情况和就诊的不同时期分为6组,Ms组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阴性的孕妇,根据就诊的不同时期分为Ms1组、Ms2组、Ms3组。Mse组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孕妇。MF组为孕妇与配偶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F组为孕妇为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各组采用不同的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结果 Ms1组230例中有22例母亲孕期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占本组总数9.6%)。Ms2组:372例中有37例母亲孕期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占本组总数9.9%)。Ms3组287例中有4例母亲孕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用过HBIG(占本组总数1.4%),与Ms1组和Ms2组母亲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率9.6%和9.9%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都非常显著(χ2=17.850,P=0.000);(χ2=20.311,P=0.000)。Mse组32例母亲在孕期都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占本组总数100%)。MF组72例中有20例母亲在孕期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占本组总数27.7%)。F组:48例中3例母亲在孕期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占本组总数6.2%);32例母亲在孕期用过乙肝疫苗接种(占本组总数66.6%)。各组共1041例新生儿生后24h内静脉血乙肝抗原抗体定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均为阴性。生后3个月至1岁随访检测婴儿静脉血1041例乙肝抗原定性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仍均为阴性。结论孕妇或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乙肝e抗原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孕妇孕期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否则不需要。父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新生儿生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否则不需要。所有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36例HBsAg(+)的孕妇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孕妇于孕28、32与36周分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双阳性注射400IU,单阳性注射200IU;对照组只作随访及常规产检。两组的新生儿在出生6h内、第1、6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5μg、5μg;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6h内臀部肌内注射HBIG 100IU。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血清中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及HBV DNA。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和HBV DNA阳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组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较对照组高,而HBV DNA阳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O.05)。结论HBsAg(+)的孕妇应用HBIG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而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明显提高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 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 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 HBV DNA水平下降率38.5 %(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 PBMC中HBV 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 和 HBVac 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 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 HBV 影响不大, 并不降低新生儿 PBMC 中HBV 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早孕孕妇中,绒毛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生情况,以及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选择自愿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孕妇50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实验组(20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物均阴性为对照组(30例)。分别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HBV表面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孕妇的绒毛细胞。结果实验组HBV—DNA阳性16例,阴性4例。HbsAg和HbcAg均阳性5例,HbsAg和HbeAg均阳性4例,绒毛细胞出现HBV的阳性染色;对照组HBV—DNA均阴性,HbsAg和HbcAg均阴性,绒毛细胞未出现HBV的阳性染色。结论在早孕人工流产术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中,乙型肝炎病毒可感染绒毛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 和p5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转染法把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转染进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用20 μmol/L pifithrin-α(p53抑制剂)孵育细胞24 h。实验共分为空白对照组、pEGFP-N2组、pEGFP-N2/XPD组、pEGFP-N2/XPD+pifithrin-α组和pifithrin-α组。使用RT-PCR法检测XP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 mRNA表达的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用bDNA法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可使得XPD mRNA表达增高,XPD表达增高能使得HBsAg、HBeAg和HBx mRNA表达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ELIS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能使得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bDNA结果显示,XPD表达增高使得细胞内核心颗粒中HBV-DNA含量明显减少,而pifithrin-α能抑制XPD的这一作用(均P<0.01)。结论: XPD能通过p53通路抑制HBV复制,所以XPD和p53可能成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