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顽固性鼻出血,是指短期发生的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中等量甚至大量的鼻出血而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等方法不能控制的严重出血,多是由鼻腔后段的小动脉或静脉丛破裂所致。既往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法,效果不甚理想,且并发症多,尤其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有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本科从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顽固性鼻出血45例,采用鼻内窥镜下局部填塞、双极电凝、手术等以及颈外动脉血管结扎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纳西绵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0例应用纳西绵和40例应用膨胀海绵用于鼻出血鼻腔填塞止血的效果及耐受性。结果:50例鼻腔行纳西绵填塞止血后3例再次鼻出血,40例膨胀海绵填塞止血后17例再次鼻出血。纳西绵止血效果好,头痛及鼻腔疼痛较轻,术后无需抽出,术后鼻腔粘膜反应轻,不良反应小。结论:纳西绵在治疗急诊活动性鼻出血有操作简便省时,对患者痛苦创伤小,填塞后无需抽出,是急诊治疗鼻出血可靠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出血填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鼻出血患者在填塞期实施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鼻腔、体位、饮食等生理舒适护理。结果:40例鼻出血病人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快了康复速度。结论:对鼻出血填塞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鼻腔填塞期的不适程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度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对看不到出血点或来势凶猛的鼻出血,通常采用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术,而填塞物的选择可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自2002年12月起,采用RHINO凝胶快速止血材料填塞鼻腔的方法治疗鼻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更好的治疗鼻出血提供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2010年01月我科136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鼻出血患者在止血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合理饮食指导及鼻腔填塞过程的有效性,并解决由此引发的不适,以上方法对于鼻出血的治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娜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42-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科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予凡士林纱条或止血棉填塞鼻腔,静脉点滴抗生素、酚磺乙胺、维生素C,辅以降压及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白茅根、生地、藕节、黄芩、侧柏叶、地骨皮、白芍、小蓟、仙鹤草、生甘草),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有效率为76.67%,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膨胀海绵在鼻腔填塞应用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46例鼻腔手术或鼻出血患者中均采用高膨胀海绵进行鼻腔填塞,观察效果。结果全部22例手术病人及21例鼻出血均取良好效果,止血效果肯定,并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另有3例鼻出血患者再次少量出血,经微波治疗后出血止。结论膨胀海绵在鼻腔填塞中效果显著,并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痛苦,但对动脉性鼻出血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鼻腔出血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和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鼻出血即定义为难治性鼻腔大出血。顽固性的鼻出血,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影响主要有: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脑血管意外、窒息,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寻找出血点,并用双极电凝予以烧灼止血。结果 67例中有61例鼻内窥镜下一次性烧灼治愈,3例经二次烧灼治愈,4例行鼻内镜下局部填塞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免除了传统前后鼻孔填塞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鼻内镜下明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鼻腔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予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结果:98例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经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在鼻内镜下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止血,对照组采取鼻腔填塞纱条,观察两组疗效、病情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鼻粘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无出现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同侧鼻腔未再出血。结论:经鼻内镜鼻腔电凝止血术疗效确切、复发出血少、痛苦轻、无显著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鼻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5例鼻出血病人在鼻腔填塞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低流量吸氧,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及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因顽固鼻出血转川医进一步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末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鼻出血病人行鼻腔止血后,精心的、高质量的护理是病人痊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最常见病之一。它通常是指鼻腔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后鼻孔流入到咽部。可由鼻腔疾病引起如鼻外伤、鼻腔异物、鼻腔肿瘤或鼻腔急性炎症等 ,亦可见于鼻腔干燥时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高热、血管疾病、血液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等 ,还可由颅底鼻窦、鼻咽部等处病变出血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的治疗及护理很重要。1.治疗方法1.1止血1.1.1简易止血法 鼻中隔前少量出血者 ,可自行捏紧两侧鼻翼 10~ 15分钟 ,冷敷前额或用浸有1%麻黄素生理盐水棉球塞入鼻腔 ,亦可按压耳屏前方 1.5厘米处数分钟。1.1.2填塞法 使用明胶…  相似文献   

14.
江燕 《环球中医药》2013,(Z1):211-2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预后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7例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探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效果良好,均未发生鼻腔粘连、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及时正确的治疗及加强对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了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鼻出血最理想的局部用药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区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新疆紫草油纱条局部填塞换药是治疗鼻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疾病,既往多进行鼻腔填塞治疗,但患者痛苦大,治疗效果差,而盲目填塞并发症多。本院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患者7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引发鼻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和分析42例高血压鼻出血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100%,无1例发生窒息死亡。结论:做好鼻腔填塞,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和健康教育指导,有助于患者安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对于鼻腔后部大出血,通常采用前、后鼻孔填塞予以止血,患者痛苦大,有时需多次填塞。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对37例(侧)非特异性鼻腔后部鼻出血患者在内镜下找寻出血点,然后予以微波治疗,收到满意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衄即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很多,一般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鼻腔填塞仍是本病有效的止血方法,包括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其它方法还有结扎供应血管,烧灼局部出血点  相似文献   

20.
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耳鼻咽喉科比较多见的急诊,中老年易发,男性多于女性,约1/3患者出血量较多,严重的可引起失血性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鼻出血可因鼻腔局部或全身病变引起,确定出血原因对后续的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止血方法多采用鼻腔填塞法,但对于一些顽固的鼻出血往往无效,我科近2a来应用鼻内镜对鼻腔填塞失败的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