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路径,对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牢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介绍了临床路径与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临床路径应用情况,认为临床路径与信息系统的整合,提高了临床路径实施的便捷性,也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杨淑美 《现代保健》2010,(25):124-12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9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甲状腺肿瘤手术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甲状腺肿瘤手术知识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临床路径管理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通过简叙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介绍护士在临床路径实施中参与临床路径的全程制定和修改,以及全程贯彻执行和督导的作用。结果:护士参与临床路径实施可使护士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提高本身的素质,有效地完善护理质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护理工作是临床路径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也只有各方面医疗服务人员团结协作,才能促使临床路径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黄敏  钟碧柳  徐广英 《现代医院》2012,(Z2):133-134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职业自豪感。方法抽取80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日常护理工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工作,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实验组在各项评价指标得分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CNP)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我国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孔玲 《工企医刊》2014,27(4):895-89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各60例。路径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通过出院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了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7.
钱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01-2501
目的 建立完善的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应用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进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也使护理质量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姝 《现代养生》2014,(18):190-19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秋燕 《现代保健》2009,(29):105-106
目的探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对手外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手外伤的患者,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护理,任务明确,有利于护理人员操作。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手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患者版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后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行心脏修补术的室间隔缺损的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实施患者版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试验组的住院周期比对照组的住院周期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患者版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地规范医疗及护理行为,缩短住院周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到护理活动中,增加患者的主动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住院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给予已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的Barthel指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康复单病种限价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方法采用同期队列研究对比传统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组)与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组)的护理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tthel指数评分),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掌握度,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路径组较传统组可提高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P〈0.05,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掌握度提高,P〈0.05,单次住院总费用下降986.33元,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提高脑卒中患者ADL,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表进行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用传统医疗护理。结果临床路径可使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了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艳辉 《现代养生》2013,(18):73-73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妇产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中实施流程护理路径,可提供提高护理质量及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克平 《现代保健》2011,(14):104-10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200例正常产褥期的产妇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进行护理,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对对照组的产妇进行护理。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产妇的新生儿的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护理路径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将理想的、规范的护理计划加以落实,是一种低消耗、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良好,是有效将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的临床护理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清建 《现代医院》2008,8(2):125-126
目的比较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非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术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将146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非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住院日、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方法:开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工作,实现医院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最佳方案及流程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信息化建设助力临床路径的开展。结论: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单在PICC置管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行PICC置管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采用专科护理单组成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陪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专科护理单作为护理路径的内容能增加对护士整个操作的指引性,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同时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于2006年4月~2009年10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与常规护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减少了4.3 d,卧床时间减少了18 h,费用降低了384.1元.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问和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另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的这一新的护理模武,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