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腔T管窦道造影预防拔管后胆漏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63例患者实行胆道T管外引流,拔T管前经双腔T管窦道胆道造影(治疗组),62例患者采用常规置管.拔管前行非窦道胆道造影(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多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平均拔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为36.2d。拔T管后发生胆漏6例,占9.68%;治疗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为16.2d;拔管后2例发生胆漏,占3.17%;治疗组的拔管时间与胆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拔T管前经双腔T管窦道胆道造影可客观地反映窦道的形成情况,同时辅以合理的护理,可有效地防止拔管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胆道探查术后T管早期夹管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经造影胆道正常,夹管24h后无不适,方可以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阻断了肝肠循环,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为了探讨T管早期夹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104例肝胆管结石病?..  相似文献   

3.
胡慧群 《上海护理》2006,6(5):36-37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应用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经造影胆道正常,夹管24 h后无不适,方可以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阻断了肝肠循环,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1]。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0月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124例,并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我们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4 d~7 d,腹部拆线后带管回家,4周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早期并发胆漏应用双管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对21例胆漏患者采用双管(T管、T管旁置管)低压负吸引流。结果21例胆汁外漏明显减少,1-2d完全停止,置管引流时间5-9d,平均6.2d,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胆道术后早期胆漏采用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术后患者的T型引流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108例胆道术后行T型管引流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108例胆道术后行T型管引流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T型引流管护理按照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堵管、胆漏、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2%;患者满意度为97.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道疾病手术患者的T型引流管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T管引流是外科医生的常识。常规拔除T管,偶尔有胆漏发生。我院近年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230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共有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年1月 ̄2004年12月期间230例接受胆总管探查的良性胆道疾病患者中常规拔除T管有5例(占2.2%)出现胆漏。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33 ̄72岁,平均50.2岁;拔管时间14 ̄21d。拔管前皆经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下段通畅,无胆管残余结石。拔管后很快出现右上腹烧灼样疼痛,24 ̄48h内疼痛波及全腹,发热。查体右上腹肌卫、触痛或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T型管早期造影夹管的临床护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型管的合适夹管时间以减少胆汁丢失的方法.方法将9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引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夹管组在术后4~6天行T型管造影显示通畅后即行夹管;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术后2周造影再夹管,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夹管组胆汁丢失量、胆汁中丢失的电解质的含量、输液量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造影,早夹管能减少胆汁的丢失,并发症少,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防胆漏T管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术后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率和拔管时间,探讨防胆漏T管预防拔T管后胆漏发生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将该院自行设计和制作的防胆漏T管应用于42例LCBDE患者中,每个患者术后每隔1~2周行T管窦道造影,观察窦道形成的过程和时间,在明确窦道完整形成后拔管。结果 42例LCBDE患者术后拔管无1例胆漏发生,平均拔管时间为4.8周。结论防胆漏T管能全程观察窦道的形成过程及明确窦道完整形成的时间,使临床医生真正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拔管,不仅完全避免了胆漏的发生,而且明显缩短了带管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夹管训练效果观察在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因尿潴留再置管拔管处置中的作用。方法将妇科手术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发生51例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2组,干预组26例,对照组25例,干预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观察夹管训练效果,根据有尿意感时单次放尿量来判断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拔管时机掌握。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拔管前2~3d予夹管训练,患者有尿意时放尿,无尿意时每2~3h放尿1次,遵医嘱随机拔管;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情况及再置管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第3次置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管训练干预能使妇科手术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拔T管后发生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后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我科 1993年 7月~ 2 0 0 0年 5月共置T管 437例 ,发生胆漏并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发生率0 91%,均治愈出院。为降低胆漏发生率 ,提高治愈率 ,本文对 4例发生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2 3~ 79岁。均为胆道结石患者 ,1例术前伴阻塞性黄疸 ,3例伴低蛋白血症 ,合并中度贫血及胆源性胰腺炎各 1例。均于术后 2周经夹管及T管造影检查未见异常后拔管 ,但拔管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出现腹膜炎体征 ,经B超及腹腔穿…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探查置T管引流术是胆道外科常见手术之一,胆道手术T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方可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使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进而影响疾病痊愈.我院2005年8月~2008年9月收治胆总管结石18例,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我们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术后4~7天,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胆道外科手术常需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拔除T型管时偶有胆漏发生,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本院对2003年至2007年发生胆漏的7例患者采用三管引流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胆漏是此类手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拔除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时发生,甚至做二次手术,一旦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达28.6%。本科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53例患者因各类肝胆管手术而留置T管引流,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有效防止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探查术后拔 T管虽是一项基本技术 ,但因拔 T管所致腹膜炎患者 ,时有发生。对我院 10 a来拔 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3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19例。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6岁 ,胆道结石 2 0例 ,胆管炎 9例 ,胆道肿瘤 2例。本组中 2 8例有合并症 ,其中肝硬化 7例 ,肝硬化腹水 4例 ,糖尿病 5例 ,心脏病 4例 ,肺气肿 3例 ,轻型胰腺炎 5例 ,其余 3例未发现合并症 ,在按规则拔除 T管后亦发生胆漏。本组 2 8例拔管前常规做 T管造影显示胆道无异常夹管 4 8h无不适 ,即行拔管 ,做 T管和窦道间隙造影正常 3例 ,拔 T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夹管时机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采取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夹闭T型管,即术后患者无发热,胆汁转为澄清,酌情夹闭T型管,先于进食前后夹管2h,逐渐增至白天夹管夜间开放,如患者无不适转为全日夹管。试验组根据术后胆总管压力监测结果确定夹管,即当胆总管压力小于2.1kPa(21cmH2O)时夹闭T型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经T型管监测胆总管压力,胆管流量及流量阻力,比较两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夹管时间及闭管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胆管流量、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胆管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夹管和闭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术后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T型管夹管时机可以促进胆道功能尽快恢复,可使T型管的夹管和闭管时间明显提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式对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4例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定时夹管排尿训练,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观察组尿管持续开放,直接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有无夹闭尿管,不会影响拔管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医用创面封闭胶在肝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用于肝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肝胆管结石部分肝切除患者以术中有无使用创面封闭胶分为A组(使用封闭胶)与B组(不使用封闭胶),每组90例。观察术后1-3d腹腔引流管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mL),常规待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时拔管,记录留置引流管时间(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d1、d2、d3引流量明显小于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A组有2例膈下积液,B组有9例膈下积液(P〈0.05);术后A组无广.例胆漏发生,B组有2例患者发生胆漏。【结论】创面封闭胶能明显减少肝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渗液及减少膈下积液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发生排尿异常的关系,以减少拔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 0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按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分为对照组630例,观察组370例,观察2组留置尿管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对于拔管后排尿异常者,实施对症护理.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为5.1%,观察组为12.7%,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采取对症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拔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排尿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拔管后发生排尿异常的关系,以减少拔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 0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按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分为对照组630例,观察组370例,观察2组留置尿管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对于拔管后排尿异常者,实施对症护理.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为5.1%,观察组为12.7%,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并采取对症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拔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胆道术后T管引流>15天的患者106例,对其T管延期拔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2001年1月~2002年10月胆道术后管引流>15d以上患者106例,年龄20~83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69例,中学以下37例。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由护士在确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相关因素判断依据:B超、实验室检查、术中诊断、拔管前T管造影确诊、ERCP确诊、胆道镜检查确诊、病理报告。拟做T管延期拔除的相关因素有胆道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