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小型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加压包扎处理,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仅2例(4%)患者有小面积的皮瓣下积液,经皮穿刺抽液后愈合。结论采用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加压包扎处理,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唐汉钧教授扶正祛邪法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经验,并附乳腺癌术后肺转移、乳腺癌术后骨转移、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及脑转移验案3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伴发多原发恶性肿瘤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临床疑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66例(女164例,男2例,其中同步双乳癌3例,年龄22~80岁,平均45.2岁),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术后检查时间间隔3天-10年,平均2.6年.分别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和/或临床放化疗后随访结果为依据,建立最后诊断,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结果:166例患者中,诊断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110例(66.3%).术区胸壁复发18例(10.8%),区域淋巴结转移68例(40.9%).远处转移61 例(36.7%),其中术区胸壁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合并远处转移37例(22.3%).乳腺癌术后伴发多原发恶性肿瘤22例(13.3%),其中包括异步对侧乳腺癌7例(4.2%).51例(31.5%)患者PET/CT检查后更改完善了治疗方案.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对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区域转移淋巴结、远处转移及术后伴发多原发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黄连膏合生肌玉红膏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011年20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黄连膏和生肌玉红膏纱条,交替换药,每日一次。结果:14例患者溃疡修复,有效率70%,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是否能引起全身急性荨麻疹;方法: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行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区局部放疗;结果:连续5天行左侧胸壁、锁骨上区局部放疗后出现红斑风团、伴搔痒的急性荨麻疹症状;结论:局部放疗后可出现全身急性荨麻疹症状,但具体发病原因不详,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臂水肿,为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在治疗乳癌术后胸壁溃疡伴上臂水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时得到启发。先后治疗12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于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接诊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中最常见的、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使乳腺癌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但乳腺癌术后带来的乳房缺失与胸壁畸形等问题却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探讨背阔肌皮瓣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入门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结合术后放射治疗己成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及标准治疗模式。放射治疗仍是控制LRN复发的最有效手段,术后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不能替代放射治疗。由于乳腺在人体的位置较特殊,它高于体表,下面是胸壁,再下面是肺。为了使胸壁上面乳房肿瘤部位得到足够的剂量,又要保护胸壁下面的正常肺组织,所以治疗靶区的选择和照对技术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乳腺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简称(术后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乳腺癌,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具有现实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局部皮肤,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出现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水疱、糜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复发、转移因素 ,以寻求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综合分析 50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中 ,胸壁复发 7例 ,肺和胸膜转移 2 2例 ,骨转移 1 4例 ,肝转移 8例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6例 ,脑转移 8例 ,其中 1 4例合并 2个以上脏器转移 ;术后到确诊复发、转移时间为 3~62个月 ,平均 2 2 .6个月。结论 加强乳腺癌自查知识普及 ,提倡手术为主 ,提高综合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 ,建立随访制度 ,可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开胸术在我国不但广泛开展,且技术日趋提高,适应证的范围也扩增。过去通过肺功能测定决定患者能否接受手术的研究较多[1],但术后肺功能变化及肺功能代偿情况的研究较少。为了解术后肺功能影响因素,对30例行开胸术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胸壁肿瘤等的放射治疗中,因部分肺组织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造成损伤,而并发放射性肺炎,我们应用滋阴清肺饮治疗放射性肺炎3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42岁。2009年5月发现右乳肿物伴右腋窝肿大淋巴结,10月于某中医院行右乳腺癌切除术(保留乳头)+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5/20,免疫组化:ER(+),PR(+),her-2()。术后未作化疗。2个月后,右胸皮肤出现溃疡,自行外敷中药无好转,后溃疡逐渐增大,2010年3月初就诊于我科,查体:右胸壁可见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伤较根治性切除小,且保持了良好的胸壁外形和上肢功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2] .但该术式仍有一定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添了痛苦,而且还给患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陈海霞 《中医药导报》2012,18(8):119-121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乳腺癌术后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的疗效(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重建术中胸背神经的处理方式。[方法]43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时切取包括背阔肌及其表面的脂肪构成的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重建乳房。21例保留胸背神经,22例切断胸背神经,对比两种处理方式的术后并发症、肩背功能和美容效果等。[结果]43例即时乳房重建全部获得成功。随访1~37个月,保留与切断胸背神经的皮瓣存活率、对供区功能影响、美容效果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切断神经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更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中胸背神经不保留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女性癌瘤第二位。乳腺癌大部分为腺癌,扩散和转移非常广泛,因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对其生存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乳腺癌的治疗除手术切除外,放射治疗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乳腺的解剖和位置特点,胸壁下方就是肺组织,而需治疗的胸部靶区范围很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设野,摆位和照射技术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晓媚  吴东南  雷红芳 《河南中医》2013,(12):2140-2141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结果:对照组34例,优良3例,良好3例,有效16例,无效12倒,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34例,优良13例,良好1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安全高效,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乳腺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简称(术后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乳腺癌[1],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具有现实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局部皮肤,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出现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水疱、糜烂,继而发生湿性皮炎等,严重时可继发溃疡和坏死,从而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故乳腺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中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