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冠状动脉血栓研究会1992年5月9日在东京召开了第15届大会,与会代表就溶栓后冠脉再通的诊断、目前溶栓疗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进行了探讨,基本概括了目前日本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方面的动态。一、冠脉再通的诊断方法经静脉的溶栓疗法(IVT)在日本已基本普及,但冠脉是否已经再通,尚缺乏十分精确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藤田卫生大学畏谷川、石井等。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6小时以内者,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并经静脉进行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前及再通后15、30分钟分别采血;对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急性期的抗血栓疗法 ,有溶栓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疗法。特别是溶栓疗法 ,如在超早期采用 ,可使血流再灌注效果显著。在缺血周边部 ,因血管内血小板活化、凝血机制被激活而形成纤维蛋白 ,导致微循环障碍。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就是以防止血栓增大、改善缺血周边部微循环障碍为目的而实施的。一、溶栓疗法现今在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中 ,有证据表明最令人瞩目的是溶栓疗法。1 静脉内给药 在美国的NINDS的报告中 ,就发病后 3小时内的脑梗塞患者静滴t PA(alteplase 0 .9mg/kg)或静滴安慰剂的效果问题做了讨论。这里仅指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过去27年中24例肢体急性严重缺血的Guo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尤其对术前溶栓治疗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在所有患者中,术前溶栓治疗改善了患肢末梢的血循环,术后血管造影显示9例患者中的6例血栓完全溶解,3例血栓部分溶解。与此相反,所有经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仍遗留血管的部分阻塞。全部病例中,截肢率为25%(6/24)其中包括4例因肢体不逆缺血坏死而行一期截肢,接受单纯搭桥患者的早期截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溶栓疗法可使闭塞冠状动脉早?再通。但静脉溶栓疗法(IVCR)时,若不进行冠脉造影,就不能知道冠脉是否再通。故作者在溶栓治疗前后进行冠脉造影,并详细观察临床各项指标,以期找到非损伤性判断冠脉再通的可靠指标。作者对56例为进行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而进行紧急冠脉造影的病例(男48,女8例,平均年龄57±9岁;前壁梗塞31例,下壁梗塞25例)进行了研究。首次冠脉造影发现梗塞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或伴有  相似文献   

5.
1996年,美国的临床实践中开始对发病3小时内的超早期脑梗塞、静脉内给予血栓溶解新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而在日本目前为止针对脑梗塞所承认的血栓溶解药只有尿激酶,其使用方法也只限于静脉内小量给药,数年前也开始了rt-PA的临床试验,但尚未获得承认。另外,在一些机构也试验了大剂量尿激酶的动脉内给药。一、溶栓疗法和溶栓药1.溶栓疗法的理论 脑梗塞为脑动脉闭塞导致缺血组织的坏死。应用血栓溶解药可使脑动脉的闭塞血栓在早期溶解,血流再开通,因而可以认为血栓溶解疗法是非常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是,陷入梗塞的脑组织一旦…  相似文献   

6.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PTCA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静脉溶栓疗法比内科保守治疗更能提高左心功能,改善预后。但是,溶栓疗法仍有不足之处。急性心梗者中只有33%适合溶栓疗法,其中20%溶栓后血管仍闭塞,45%的TIMI分级在Ⅱ级以下。治疗开始至再通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溶栓疗法适应证的判定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游离血栓造成脑主要动脉突然闭塞 ,导致远端立即产生神经脱落症状的脑缺血。在刚刚发病的脑缺血区域中 ,由于残存的脑血流不足 ,而立即发生组织不可逆性变化区域 ( ischemic core)以及由于周围残存脑血流尚维持在一定水平、脑机能停止的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尚可逆性维持 (缺血半暗带 ,is-chemic penumbra)的区域混合存在。心源性脑栓塞的溶栓疗法是对后者缺血半暗带的挽救方法 ,具有临床价值 ,因此在判断本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时 ,重要的是捕捉到缺血半暗带的存在。症状性脑缺血区域中缺血中心和半暗带…  相似文献   

8.
日本溶栓疗法的新动态1993年在日本第16次冠脉溶栓研究会提出静脉溶栓疗法,晚期冠脉溶栓采用t-PA和UK并用溶栓疗法,以减少发病6小时后晚期再灌注引起的院内心脏意外,维持左心功能。作为溶栓剂,t-PA通畅率高,再闭塞率也高,而UK则通畅率低,再闭塞...  相似文献   

9.
对四肢阻塞性动脉疾病向血栓内直接动脉注射尿激酶(UK)等纤溶性药物,促使血栓溶解的疗法(溶栓疗法)是最近引人注目的疗法之一。本法是经导管使UK浸透在血栓内以赋活血栓内的纤溶系统,提高局部疗效的方法。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以急性动脉阻塞性病例为中心,叙述本法的适应证和疗效。溶栓疗法的作用机制纤溶系的溶解血栓是纤维蛋白溶酶原通过赋活物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使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分解来完成。纤维蛋白溶酶原在循环血中存在,血栓内部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有纤维蛋  相似文献   

10.
CT还是MRI     
现在,日本也能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并取得超越欧美各国的治疗成绩,从而证明日本具有较高的脑卒中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心脏疾病     
循环系统领域的进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疾病与相关基因的发现,其在许多疾病中的意义更趋明确。另外在临床方面大规模试验对疗效意义的评价在欧美非常盛行。强调以其结果为根据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本文将一年来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脏核医学五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一、冠心病1.冠脉痉挛的发生机制 人冠脉痉挛发生的机制是否一定有内皮损伤尚存不明之处。用小猪从心外膜侧慢性投予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使中层平滑肌发生炎症增殖性变化,制成冠脉痉挛模型。以此模型的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肌浆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广泛开展了溶栓疗法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于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时先有心收缩力降低,而后又改善,Braun-wald等将此种未发生心肌坏死的可逆性缺血状态称之为心肌顿抑(stuned myocardium,SM),而将临床常见的可逆性心肌缺血称为心肌冬眠(hibernatin。myocardium,HM)。指冠脉高度狭窄时引起的慢性心肌缺血、收缩力下降,经PTCA等治疗,血流改善后心功能又可恢复。以上两种可逆性心肌缺血常相混  相似文献   

13.
对占脑血管损伤70%的脑梗塞,曾试用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但其疗效未能获得一致的评价。应用尿激酶(UK)溶栓疗法也不例外,尽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作了禁用的结论,但在日本仍然广泛地采用小量静滴疗法。而且,目前,冠状动脉阻塞的急性期经皮冠脉内溶栓治疗(PTCA)的效果已被公认,开始对血流改善不佳的病例施行紧急PTCA疗法。基于这些情况,作者对脑动脉闭塞症的急性期试行了UK动脉内注入疗法。迄今为止,发病后24小时内施行本治疗的病例为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症14例,颈内动脉闭塞症11例,共25例(年龄54~85岁,男性12例,女性13例。) 通过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闭塞后,通过导管注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床上对心肌梗塞患者多试行溶栓疗法(PTCR)、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以及紧急A-C旁路术等冠脉血运重建术来抑制心肌坏死和缩小病灶。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等分析心室壁的运动情况,以评价局部病变心肌的生存性和判定上述手术的效果。在判定与评价血运重建术以及重建术后长期经过的新领域中,有学者提出,在最终坏死心肌与生存心肌之间,存在着所谓晕厥心肌(stunned myocardium)和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的病理变化。有报告,短时间重度缺血但在发病早期成功施行了血运重建术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以及伴有较长时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冠脉痉挛性心狡痛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在动脉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介入治疗伴发的慢性期再狭窄等缺血性并发症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其血管病变以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为主,因此在预防及治疗中,重点是使斑块稳定化及阻止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小板,作为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16.
据文献报道,在发病后3小时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塞,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酶(t-PA)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或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后6小时以内,pro-UK的经动脉局部溶栓治疗也能改善预后。所以,对脑卒中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的观点应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超声波诊断在急性期脑梗塞诊疗中的位置以溶栓疗法为代表的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在飞速发展 ,针对个个病例发病机制治疗的必要性在不断提高。据报道 ,头 CT检查时未发现异常的发病早期治疗方针的选定 ,对减轻后遗症的作用日渐增大。因此不允许仅仅依赖一般性检查。有关脑主干动脉狭窄、闭塞病变、残存脑血流的资料十分重要。入院后应立刻行头 MRI、MRA及脑血流SPECT,进行详细评价乃理想之举 ,但现实中急救患者多不能做得到。而超声波检查可替代这些检查 ,成为入院时血管、血流评估不可缺少的检查法 ,希望参与脑梗塞诊疗的医师能掌握其…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随着导管和套管器械的改良,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开发应用,使脑神经外科范围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已占重要地位。血管内治疗常见疾病和方法是:①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膜动静脉瘘采用栓塞术;②脑梗塞采用溶栓术和血管扩张术;③脑肿瘤用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冠状动脉内超声波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它是利用超声波断层的方法,显示血管的二维图象,用来检测冠状动脉的形态管径及血管壁的组织学性质;另一种是冠脉内的多普勒(Doppler flow v-elocity system),主要用来测定冠脉内的血流速度。日本的一些大医院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今年六月,在日本北九州市召开了日本第一届心血管介入性检查及治疗学术会议,对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在会上作了广泛的交流,现就会议交流论文并结合日本近期文献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微小血管性心绞痛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把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狭窄的痉挛,而出现心绞痛症状的疾患叫做微小血管性心绞痛,该病机理未明。曾有人提出其病因为冠状微小血管器质性、功能性异常的假说,但是引起冠脉微小血管异常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对微小血管性心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