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俊喜 《海南医学》2009,20(1):115-117
鼻内镜手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已经广泛开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镜下直视手术,在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及解剖结构基础上,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内镜鼻窦手术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需要护理全面配合与支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将近年来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92例及不伴鼻息肉32例,且鼻腔解剖结构均有异常患者,全麻下行内镜鼻窦手术:经鼻内镜前筛切除术、全筛切除术、全蝶筛切除术及上颌窦口、额窦口扩大术等;并同理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行鼻中隔矫正术、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鼻中隔鼻甲切除术等。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并判定疗效。治愈94例(75.8%),好转26例(21.0%),无效4例(3.2%,其中2例再次手术后好转)。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对彻底清除病变、提高手术疗效、防止术后病变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鼻窦CT冠状位扫描对鼻内镜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汝环  谢金 《安徽医学》2006,27(1):42-43
目的探讨鼻窦CT冠状位扫描对鼻内镜手术的价值。方法将120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CT冠状位扫描所见与鼻内镜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窦CT冠状位扫描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9.1%。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指导鼻内镜手术有助于帮助识别鼻腔、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对于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难易程度的估计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腔解剖异常导致鼻塞、头痛、鼻出血、鼻涕倒流等症状,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何能在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保持正常的鼻生理功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鼻内镜技术在鼻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对125例有症状的鼻腔解剖异常患者施行鼻内镜下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镜手术是近10年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防止复发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我院耳鼻喉科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132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的处理与疗效分析。方法:对136例(254侧)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是否行中鼻甲部分切除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是否行中鼻甲部分切除与术后疗效及术后鼻腔的通气情况无相关性。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应在处理不可逆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的生理结构,这样既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也能保证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7.
121例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术后随访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冰  佟威  黄金忠 《广西医学》2005,27(12):2018-2019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常见治疗方法,但成功与否直接与手术操作术后处理有关。术后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及干血痂等易阻塞窦口导致窦121狭窄,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易致病变复发,术后的定期随访及用药是减少其复发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121例因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鼻窦术后的资料,观察其疗效,探讨鼻内镜鼻窦术后必需的随访时间、术后处理及用药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锦  郭敏  纳玉萍 《医学综述》2012,(24):4235-4238
鼻窦内镜手术中出血的处理是个重要问题。严重的出血会使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术者在解剖不清、模糊的术野中操作,产生严重的手术损伤和气房残留的风险增高。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对保持术腔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鼻窦内镜围术期治疗、麻醉选择、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技巧等进行综述,探讨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的策略,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邵军 《海南医学》2012,23(23):73-7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内镜下鼻窦、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内镜下鼻窦、鼻腔冲洗治疗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随访12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3例患者术后无复发,1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内镜下鼻窦、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光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08-220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13例,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2例。结果15例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8个月,复发1例,复发率6.7%。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应根据病变级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往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发病率高。随着鼻窦内镜的广泛开展,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鼻窦CT检查也是内镜鼻窦手术前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2007年4月—2009年1月我们对32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根据CT检查鼻腔鼻窦的变异情况和病变范围、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鼻-鼻窦恶性肿瘤在头颈肿瘤外科中较常见,由于鼻-鼻窦解剖部位深在,管腔狭窄,解剖精细,构造复杂,故开放性传统手术对鼻-鼻窦损伤和破坏性较大,并发症多且重,而鼻内镜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克服传统手术的这些缺点。本文就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优点、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方法及效果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及鼻腔疾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病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鼻部换药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指导术后配合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8例鼻窦及鼻腔手术的患者治愈74例,好转14例,仅有6例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及鼻腔疾病,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肿瘤患者所表现的患病状况,通过临床记录总结诊疗经验;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7月-2007年1月期间经治疗的4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记录及分析,并施以鼻内窥镜切除手术,总结所有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随访1个月-2年,仅3例复发,余者均未见复发病状。结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内镜、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及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I期、Ⅱ期和Ⅲ期病变,Ⅳ期病变则辅以传统鼻侧切开术为佳。鼻内窥镜具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原则。方法对404例鼻安内窥镜手术中19例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均为一般并发症,发生率为4%(19/404)。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与缺乏手术经验、不熟悉解剖结构、盲目操作、鼻腔结构变异等相关。详细的术前检查、术中精巧的操作和术后的定期随访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5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 3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2-36个月,4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11.4%. 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有效、安全的方法,具有微创、视野清楚、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乏鼻部症状的慢性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研究患者鼻腔解剖异常情况,慢性炎症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7例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等资料及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发现鼻中隔偏曲、中甲异常、下鼻甲肥大、孤立性蝶窦病变最为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3~12个月。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鼻腔解剖异常和炎症性病变是引起慢性鼻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瑞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30-130
目的:控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学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部分给予免疫治疗。结果: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黏膜,应与鼻腔鼻窦磷癌、鼻息内及翻性乳头状瘤相鉴别。其中8例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2侧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瘤切除术,术后均配合钴60放射治疗。10例中临床误诊2例,病理误诊2例,误诊率高。结论:本病在临床和病理学均可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金指标,手术则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收集138例经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复发。术后3个月、6个月主客观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充分矫正鼻腔解剖变异恢复鼻腔鼻窦正常引流,结合术后处理能够有效控制霉菌性鼻窦炎,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功能性鼻内镜外科(FESS)进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早期鼻内镜手术作为高端技术,仅在一些大医院才可以开展,随着国内鼻内镜技术培训班广泛开展,现在有条件医院均已开展了鼻内镜微创手术。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优势明显,传统手术方式仅能摘除鼻腔内表浅息肉,对鼻窦内病变无法处理,容易复发,而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不仅能够摘除鼻腔息肉,还可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解剖关系,恢复鼻腔生理功能。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09年4月~2012年6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36例,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治愈89例(65.4%),好转34例(25%),无效13例(9.6%),总有效率90.4%。我们认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