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性激素替代疗法(HRT)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自2006—01至2008—11,我院门诊应用倍美力联合醋酸甲地孕酮序贯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5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妇女中年后月经来潮停止的时间称绝经期。绝经前后的时间称围绝经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这段时间有长有短,大约从40多岁开始至绝经后1年到数年。这期间多数妇女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症状,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综合征。部分病员症状繁多,苦不堪言,到处求医。   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经常闭经或月经失调、绝经。在此时期,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生育能力消失,生殖器官也逐渐萎缩。一般发生在46~55岁(平均48岁)。这个时期长短不一,数月到数年。妇女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部分妇女可出现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状旧一。少数症状比较严重,常影响工作和学习。正确的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实施,有助于妇女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的发生。围绝经期妇女综合保健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症候群.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一般在女性处于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这些症状开始出现,并会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有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为3组:绝经前组(n=169)、围绝经期组(n=33)、绝经后组(n=98);测量其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BMI)。数据上传至Midways pro 6.1QCT分析系统,测量L1~L2椎体BMD、脐水平腹部脂肪面积(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及腹壁脂肪面积(SFA)。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体重、臀围、腰围、腰臀比及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前后女性体重、腰围及腰臀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的vBMD、FA、V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的vBMD与FA、VFA及SFA呈负相关,老年组的vBMD与BMI、VFA呈正相关(P<0.05)。绝经前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围绝经期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的FA、VF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绝经前女性vBMD与VFA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vBMD与FA、VFA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vBMD与VFA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组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生理时期两者关系各异,对于围绝经期而言,脂肪组织与雌激素可能共同参与对机体BMD的调节,因此需定期检测BMD及脂肪含量,对骨质疏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后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更年期症状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搜集进行子宫肌瘤治疗且未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组),3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剥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和2年分别检测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1.5年和2年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潮热出汗、感觉异常、焦躁、忧郁、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围绝经期症状,根据改良 Kupperman 评分法进一步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两组术前卵巢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术后绝经期症状各时间点均优于剥除组,其中术后6个月症状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剥除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功能各指标各复查时间点变化情况与围绝经期症状较吻合,其中术后6个月与1年的 E2、3个月与6个月的 FSH 及3个月、6个月与1年的 LH 水平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术后短时间内更少出现围绝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与血脂谱改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妇女性激素变化与血脂谱的关系,测定了608例绝经前、围经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雌二醇(F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等4种性激素及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E2水平(93.68pmol/L)较绝经前(26.33pmol/L)及围绝经期(259.67pm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2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62例患者为观察组,子宫切除同时保留输卵管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术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取尿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除术后3个月的E2、FSH以及LH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外( P<0.05),其余各时间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是14.5%,对照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是12.9%(8/62),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不会加快卵巢功能衰退,具有安全可行性,对于围绝经期且携带卵巢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可考虑子宫切除同时行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前扣带回区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方法 40例围绝经期女性为实验组,1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随访18~24个月,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检测其大脑前扣带回区GABA浓度,实验组分别于绝经前及绝经后各测量1次,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及出组时各测量1次.实验组于绝经后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评分结果分为焦虑组和抑郁组,分别比较3组GABA的差异.结果 焦虑组及抑郁组绝经后GABA水平较绝经前显著降低(P<0.05),并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抑郁组患者绝经后GABA水平较焦虑组患者绝经后低(P<0.05).结论 前扣带回GABA水平改变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联系密切,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症状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1~2011—12在我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6、12月血清性激素、盆腔包块、围绝经期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12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呈升高趋势,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则呈下降趋势;术后3、12月,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月观察组FSH、L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超盆腔包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可显著降低盆腔包块的发生率,同时对卵巢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后1年之间,可持续3~5年的时间。按照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为50岁来计算,围绝经期通常出现在45~5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治愈率80%,显效率8.2%,有效率6.1%,总有效率94.2%。结论:中药滋补肝肾,养心(阴)血,清热除烦或温补脾肾,舒肝解郁。西药有保持女性卵巢功能,补充基本营养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和平衡内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以确定最小有效剂量。方法:将48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即在诊刮术后口服米非司酮6.25 mg,1次/d,连服6个月,Ⅱ组于诊刮术后服用米非司酮12.5 mg,1次/d,连服6个月,观察两组间闭经、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激素水平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贫血得到纠正,治疗后两组血FSH、L 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中5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5例患者月经稀发量较少,9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5例患者停药后复发仍有不规则出血;Ⅱ组中停药后9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10例患者月经稀发量较少,4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1例患者停药后复发行子宫切除术。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而其具有抗皮质激素的副反应,对肝肾有一定的影响,选用6.25 mg,1次/d似乎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盆底超声形态学参数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80例临床诊断的围绝经期轻中度SU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80例排除SUI的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检查,测量盆底超声形态学参数及雌激素,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及其与SUI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膀胱后角(RVA)及雌激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ND在轻中度SU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D与SUI程度呈正相关(r=0.723,P<0.001);URA、RVA、雌激素在轻中度SU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Valsalva状态下,观察组较对照组膀胱颈漏斗形成率明显增高。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随雌激素降低,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改变,BND与SUI程度呈正相关,经会阴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视化影像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绝经后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上,女性约比男性晚10年,而且妇女的心血管事件主要发生于绝经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是妇女在绝经前受到雌激素的保护所致。现就围绝经期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肖英  王晶  李萍 《人民军医》2009,(8):545-546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缓解或减轻围绝经期症状严重者的痛苦,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因为HRT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其中HRT与乳腺癌的关系特别受到关注。现就性激素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出现的因调节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45~55岁的妇女。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治疗,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疗效不佳者需行子宫切除术,但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创伤。近年来我院根据中医学传统理论拟定中药方剂配合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BMD)。方法:经DEXA确诊为骨质琉松的人群分为三组:高原地区(海拔4200m)围绝经期妇女180例为A组,年龄45岁~50岁,均为汉族,移居高原20余年。中度海拔地区(海拔2260m)围绝经期妇女180例为B组,年龄45岁~50岁,均为汉族,移居西宁地区20余年。平原地区(海拔40m)围绝经期妇女180例为C组,年龄同前,均为汉族,世居南京。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RON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A组、B组和C组腰椎、大转子及股骨颈BMD。结果:A、B、C三组腰椎2~4、大转子、股骨颈BM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与平原地区无区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采用促排卵周期治疗,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注射,并指导同房,行黄体支持,回顾临床资料。结果:与疗前比较,疗后FSH指标、P指标、LH指标、PRL指标、E2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优势卵泡个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的20例患者中,成功妊娠率为45%。结论:采用HMG联合HCG诱导排卵,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可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性激素变化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15例绝经前健康育龄行经妇女(A组)及23例绝经后健康妇女(B组)的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血糖(G),胰岛素(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绝经后妇女E2,ISI较绝经前妇女明显降低,而G及INS水平明显升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妇女E2与ISI呈显正相关,而与G,INS呈显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减退,而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