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蒽环类失败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可评价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2例,根据预后三项分为2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42例;Her-2(-)组10例。以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1 h, d1,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半小时,d1,8,21 d为1周期。治疗至少2周期后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结果 Her-2(+)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57.2%,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28个月;Her-2(-)组总有效率(CR+PR)为40%,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3个月。1例2周期后肺肝转移病灶缩小,因脑部病灶增大转放疗科治疗。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皮疹,且经处理后可继续化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方面有较好的疗效;Her-2(+)疗效优于Her-2(-)者,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患者可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转移和多复发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56例术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用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结果 56例患者有效率62%,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受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TX方案)对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并观察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7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TX化疗方案,研究组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66.67%和疾病控制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和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4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5.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患者的食欲下降发生率为36%,低于研究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较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对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更有优势,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 (Docetaxol)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多西他赛剂量为 75mg/m2 ,第 1天静脉滴注 1小时 ,用多西他赛前 2 4小时口服地塞米松 7 5mg ,2次 /天 ,连服 3天 ;肺癌组联合DDP 70mg/m2 ,第二天静脉滴注。 2 1天为 1周期 ,治疗 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 12例 ,PR4例 ,NC3例 ,PD5例 ,有效率33 3% ;乳腺癌 12例 ,CR1例 ,PR3例 ,NC4例 ,PD4例 ,有效率 33 3%。全组 2 4例 ,有效 8例 ,总有效率 33 3%。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呕吐、乏力、脱发。白细胞下降达到Ⅲ、Ⅳ度的分别是 7例和 2例 ;血红蛋白下降较轻 ,仅 1例达到Ⅲ度 ;呕吐 4例 ,达到Ⅲ度为 2例 ;仅 1例出现皮肤毒性反应。结论 以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具有较好疗效 ,毒性反应轻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及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61.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蒽环类耐药的乳腺癌疗效较好,优于单一多西他赛治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希罗达2 500 mg/(m2.d),餐后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每3周为1个周期,4个周期结束,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患者。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每3周给药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乳腺癌15例患者用多西他赛80 mg/m2联合洛铂35 mg/m2,第1天给药方案治疗。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3周期。结果:乳腺癌15例完全缓解2例,分缓解7例,稳定2例,进展1例,总有效9例(60.0%)。Ⅲ~Ⅳ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5例(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3例(20.0%),非血液学毒性以疲劳乏力为主。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乳腺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0年7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以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0g/m2,iv,d1、8;对照组单纯予以多西他赛80mg/m2,d1治疗。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43例,11例CR、12例PR、11例SD、9例PD,总用效率53.5%;对照组45例,4例CR、5例PR、19例SD、17例PD,总用效率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多西他赛,出现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多西他赛,但经过处理后都缓解。所以在联合用药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积极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9.
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陆续在美国等多个国家用于临床,显示其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均有效,尤其对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较佳[1,2]。2003年7月~2004年5月,我科对40例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转移乳性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900mg/m^2,每天2次,21d为1周期,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者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均可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可逆性恢复,无治疗相关死亡患者。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顺铂(DDP)耐药细胞株释放的外泌体(Exosomes,EXOs)在细胞间可能存在的耐药信息传递作用及益气小复方对外泌体传递耐药信息的阻滞作用。方法:以三阴性乳腺癌亲本细胞MDA-MB-231及其DDP耐药细胞(MDA-MB-231/DDP)为模型,采用过滤离心法提取MDA-MB-231/DDP外泌体(DDP-EXO);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细胞DDP-EXO形态; Western blot检测其CD63、TSG101、CD9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追踪DDP-EXO与敏感细胞MDA-MB-231的相互作用; MTT法检测MDA-MB-231与DDP-EXO共培养后对DDP的IC50的影响及益气小复方干预DDP-EXO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后对DDP IC50的影响。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DDP-EXO呈现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杯口状结构,直径40~100 nm; DDP-EXO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TSG101、CD9;用PKH67标记DDP-EXO显示,DDP-EXO可以被敏感细胞MDA-MB-231摄取;敏感细胞株MDA-MB-231与DDP-EXO共培养48 h后,DDP的IC50升高2.2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DA-MB-231细胞与DDP-EXO共培养,再予益气小复方干预后DDP IC50明显降低(P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外泌体可能具有传递耐药信息的作用,耐药细胞外泌体能够使敏感细胞获得一定耐药性,益气小复方可一定程度上阻滞外泌体传递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从贝伐珠单抗特点及其在各种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现状出发,探讨贝伐珠单抗应用于特定乳腺癌人群(如TNBC)或乳腺癌特定治疗阶段(如新辅助化疗)的获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侵袭性强、预后差,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TNBC的临床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进展。临床病理学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TNBC与Basal-like乳腺癌、乳腺癌1号基因(breast cancer 1,BRCA1)、p53等基因间的关系。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新辅助化学治疗、高剂量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深入研究TNBC的特征可为其治疗提供更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中p53和Ki6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233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4例(18.88%),非三阴性乳腺癌189例(71.1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p53和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和68.2%,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20.6%和47.1%)(P<0.05).p53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浸润有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94,P=0.000);在三阴性乳腺癌病例中,p53与Ki67表达不相关(r =0.134,P>0.05).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p53表达阳性者总体生存率低于p53表达阴性者(P =0.000),Ki67表达阳性者总体生存率低于Ki67表达阴性者(P=0.000);在三阴性乳腺癌病例中,p53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以及Ki67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总体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上调,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53和Ki67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但尚不能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转染雌激素受体β(ERβ)及其5-8外显子缺失异构体ERβ△5-8(文中简称ERβ△),试图了解ERβ单独表达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雌激素、三苯氧胺(tamoxifen)作用的反应性;探讨ERβ是否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测因子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①构建真核细胞表达克隆pReceiver-M72-ERβ及其剪切体pReceiver-M72-ERβ△。②脂质体法转染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设ERβ组、ERβ△组、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四组。③转染后荧光显微镜检,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等方法验证蛋白表达。按实验设计分别加入不同药物浓度的三苯氧胺、雌激素。④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结果①以IRES2-EGFP为蓝本改造的pReceiver-M72-ERβ及其剪切体pReceiver-M72-ERβ△成功构建。②转染ERβ后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减少,S期比例增加,克隆形成能力增强;转染ERβ△后细胞系相对活性及细胞周期未见明显改变;雌激素及tamoxifen对转染ERβ及其剪切体ERβ△的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ERβ单独表达促进MDA-MB-231细胞生长,增加细胞相对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转染ERβ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对雌激素及雌激素抑制剂tamoxifen无明显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 Lewis X(SLeX)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以符合条件的162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病理特点从病历获得,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住院随访、门诊随访。生存率估算应用 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 Log-rank检验。结果26例(16.0%)SLeX阳性(阳性组),136例(84.0%)SLeX阴性(阴性组)。阳性组有较高的 pN分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65.6%和85.8%,2组的RFS曲线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 RFS率与年龄、pN分期、SLeX表达状态相关(P<0.05)。结论 SLeX阳性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既往接受过蒽环或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以此方案一线治疗晚期TNBC 22例,其中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治疗17例,NVB+卡铂(CBP)治疗5例,全组共化疗86个周期,中位化疗4个周期(2~8个周期)。结果 2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5%),部分缓解(PR)9例(40.9%),稳定(SD)8例(36.4%),进展(PD)4例(18.1%),总有效率(CR+PR)为45.5%,全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8.2个月。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36.4%(8/22)、22.7%(5/22),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0%(1/22)。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既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晚期TNBC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是晚期TNBC一线治疗的有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细胞电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ELISA试剂盒检测IL-12、IFN-γ的分泌情况;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83、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比对照组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结论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其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一个乳腺癌亚型,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乳腺癌易感癌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tity genel,BRCAI)相关性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此类型乳腺癌对常规标准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对TNBC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miRNA-210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留取血清样本,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